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内容

非虚构类写作繁荣 报告文学应该死亡?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8-20

  近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引发了关于文学的思考和争论,最近,在获奖诗人周啸天被批为“打油诗人”之后,报告文学奖项再起波澜。

  作家阿来对作品《瞻对》零票落选报告文学奖表示抗议,再次让文学奖陷入舆论的漩涡,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报告文学本身的争论。不少批评者认为,报告文学尽管曾经辉煌一时,但在当前,社会对于报告文学的关注度已经非常低,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网民搜索呈现逐年稳步下降趋势,而在媒体关注层面,已经接近于零。”由此认为,“报告文学在接近死亡的今天,不如大大方方地退出舞台,为新生事物让出空间”。

  所谓新生事物,正是近年来开始兴起的“非虚构类写作”,非虚构类写作以现实元素为写作背景,以个人独立的调查、观察等作为写作方式,并且涵盖领域非常广,历史、社会、政治等无所不包,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欢和支持。非虚构写作在现在已经成为写作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又和传统的报告文学不同。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不论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还是非虚构类文学,拘泥于名词并无意义,更重要的是要看作品是否能够真正地反映我们生存的世界。

  那么,曾经盛极一时的报告文学为何走向没落,报告文学的未来又会如何?对此,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家叶匡政说:“实际上,在今天,以报告文学这种称呼出现的作品,在人们的阅读中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同时,商业化之下,不少报告文学的写作从美化时代,到美化个人,变成一种宣传手段,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报告与文学之间的矛盾

  北京晨报:报告文学死亡与否引起了很多思考,在您看来,它的存在状态如何?

  叶匡政:不可否认,报告文学曾经是中国文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曾经出现过很多在当时影响力极大的作品。但是在今天,以报告文学这种形式出现的作品,在大多数人的阅读中,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闻纪实写作、非虚构类写作等。

  北京晨报:有人认为这仅仅是称呼上的不同,非虚构类写作其实也是报告文学。

  叶匡政: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尽管从来源上来说,这两个概念都是舶来的,但他们出现的背景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报告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和新闻特稿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它还带有特殊时代的意识形态。报告和文学本来是意义不同的两个词汇,但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而被扭结在一起,成了一个另类的、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概念。一方面,既然是报告,那就是有对象的,这个对象,可以说是在向时代报告,向公众报告,但现实的操作中,很多时候,只是向上级报告而已。另一方面,报告文学却又并不那么“报告”,因为它往往过于倚重文学的手法,从而失去了真实性。两者之间的矛盾,最终使得报告文学在今天,已经慢慢地从人们的阅读中退出。

  短短几十年,报告文学经历了一个文学体裁从辉煌到落寞的全过程。同时,伴随着它的发展,争论也从未停息。如今,在沉寂了很久之后,因为一个文学奖而重新被人们想起,并且思考它的来处与去路。

  叶匡政说,“报告文学可以算作一种特殊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但它的非虚构也是有争议的。在今天,随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随着各种非虚构写作的盛行,随着报告文学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再想重新振兴报告文学已经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

  报告文学多是唱赞歌

  北京晨报:报告文学曾经盛极一时,为什么后来会慢慢没落?

  叶匡政:我们知道,报告文学和我们现在说的非虚构写作是有区别的,它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早期的报告文学暂且不说,比较近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报告文学非常辉煌,那个时代的作品,往往都带有非常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很少去展示人们生活的细节,而是更加注重对大时代的展示,这种展示是单极化的,是价值导向非常明确的。也就是说,尽管名为文学,但是它和主流价值宣传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多是歌颂时代的成就。

  北京晨报:这是现代人们对报告文学失去兴趣的原因?

  叶匡政: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必然有阴暗的一面,但报告文学几乎不会涉及这些。非常单一,在刚刚接触到的时候,可能人们还会有一定的兴趣,但在更长的时间里,因为它本身和人们的生活离得很远,因此必然不会有长久的影响力。

  欠缺专业的写作方式

  北京晨报:对于报告文学这个概念,究竟是报告还是文学,两者是否能够结合,都有不同的看法,您是怎么看的?

  叶匡政:报告文学的写作,往往是对现实或者历史的真实记录,这必然要求写作者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广的视野。比如说历史知识、田野调查的能力,乃至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因为写作对象的不同,所以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但实际上,从事报告文学写作的人,往往是从文学写作、新闻写作的领域转来的,他们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都有所欠缺,因此很多时候,非常依赖文学的手法,比如说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对人物行为、对话的描述等,这就出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写历史类的作品,作者根本没有接触过写作对象,怎么可能知道他的内心和他的对话呢?类似的情况很多,作者明明不在现场,但是作品中却有大量的现场对话,甚至人物的内心活动。

  北京晨报:报告文学也有文学的一面,这样的写作不是正常的吗?

  叶匡政:这就是矛盾所在,报告文学本身是个另类的概念,作者对于现实非常浮夸的想象,并不能给作品增色,反而使得作品失去了真实性。

  商业化时代的交易品

  北京晨报:对于报告文学在今天的处境,有很多担忧的声音,在您看来,现在的情况如何?

  叶匡政:在读者的阅读中,报告文学确实已经很少了。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文学写作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渐渐褪去,报告文学生存环境变了,商业化的时代中,报告文学也受此冲击,不少报告文学的写作,变成了商业交易的工具,变成了生意。一些写作报告文学的人,到各个地方去找企业家赞助,企业家付一笔费用,就给他写一篇作品,这也可以看做是另外一种宣传,报告文学从美化时代,到美化个人,成了一些写作者,甚至是文学杂志的生存之道。

  北京晨报:这样的情况对于报告文学应该是一种伤害吧?

  叶匡政:其实到此地步,报告文学就已经完全衰落了,尽管看起来,那些拿报告文学做交易的写作者,收入比正经写作要高得多,但报告文学本身,已经很难有再发展的前景了。

  非虚构关注真实的社会

  北京晨报:不少人认为非虚构类写作是未来重要的写作方式,您认为它会是报告文学的一个出路吗?

  叶匡政:我本身做过出版,因此对于非虚构类写作也有一些了解。在西方写作领域,非虚构写作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甚至比虚构类的写作更大。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偏重于对历史的保存、还原、发掘的,甚至成为一门学问。再有,重大的新闻事件也是重要的写作对象,新闻报道本身会因为追求速度而导致难以深入,因此总会有一些人对重大的新闻事件通过长时间的调查,最终重现事件的前后因果。这样的书卖得非常好,甚至很多时候,直到有这么一本书出版,这个事件才算是画上一个句号。

  北京晨报:非虚构类写作为什么如此重要?

  叶匡政:非虚构的写作大概兴起于在二十世纪初,当时西方有一种思想,认为现实的事件,早已经超过作家的虚构和想象能力,因此,非虚构的写作逐渐兴起,并且成为一个重要的写作方式。这样的写作,第一,遵循普遍的价值判断,第二,写作者有独立的立场,第三,更多关注人们真实的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的阴暗面,因此短时间内就受到了人们的认可。

  让非虚构写作更自如

  北京晨报:非虚构的写作需要什么样的基础?

  叶匡政:文学是虚构的写作,但实际上,它并非完全虚构的,它可以虚构人物、情节,但不能虚构人格,不能虚构时代的精神。非虚构的写作当然需要更多的东西,首先要有调查、还原真相的能力,这里的调查不仅仅是采访,而是要能够在纷繁的世象中找到真相。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够真实而顺畅地描述出事件的原貌。其三,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知识,非虚构的写作往往涉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必然要求写作者具备这些领域的基本知识。

  北京晨报:在国内,非虚构写作也很繁荣,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叶匡政:确实这些年来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人很多,但是一方面我们的非虚构写作发展时间不长,很多人还是存在过分依赖文学手法的问题,好的作品比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原因,非虚构写作的局限也很大。真正的非虚构写作,和报告文学不同,必然要站在公众的立场,真实的立场上,反映这个社会真实的状态。而且,一个作家写作,必然会关注那些别人忽略的、受伤害的、被人们遗忘的一面,而这样的真实写作又往往和主流的价值有差距,难以出版,缺少资助者,所以好的作品难出现。我想未来的非虚构写作,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得这样的写作能够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