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内容

图书出版持续向好 转型升级仍需发力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4-07-21

  《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发布后,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图书品种增速回落意味着什么,原因几何?出版业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应构建怎样的发展格局?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数字:品种增速回落4.7%

  解读:精品化战略初见成效

  “2013年图书出版业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图书品种增速回落4.7%,新书品种增长数量、速度下降,重版图书品种增长数量、速度提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调查统计中心主任张晓斌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秩序,抑制了部分教辅图书的出版;二是出版单位倾向于风险较小的重版重印图书。

  《报告》显示,在图书品种增速回落的同时,图书总印数增长也并不快(4.9%),低于总品种增长(7.4%)。“这意味着单品种印数仍在下降。”张晓斌分析说,图书平均印数从上世纪90年代后就呈持续下降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品种数量上升的原因,也有读者阅读呈分众化因素。

  在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看来,图书重印率提高是出版业经营向好的重要标志。新书增速回落,主要是受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品种增速显著回落影响。这首先表明图书出版机构的经营能力有所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也表明实施图书精品战略,引导出版单位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整顿图书出版特别是教辅类图书出版秩序初见成效。

  数字:电子书等营收仅增7.0%

  建议:探索特色数字出版模式

  “图书出版业整体持续向好。这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数字化阅读进一步普及、信息传播与获取方式深刻改变的态势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聂震宁表示,把图书与报纸的不同走势两相比较,图书出版显示了一定的稳定性、独特性和市场发展空间。“出版人应当增强发展的信心。”

  聂震宁还谈道,通过将2013年度图书出版业与数字出版业发展状况相比较,可以廓清对图书出版业生存状况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是数字出版增长31.3%,可谓增长迅猛,但是与传统出版业更具相关性的电子书以及互联网期刊、数字报纸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仅为7.0%,远远低于数字出版整体增速,特别是电子书收入与图书出版收入仍然不成比例。另一方面,图书出版业要深刻意识到数字出版是趋势,必须有效应对。“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与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的速度与质量,关系着出版产业的市场主体构成与规模效益。”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力度推动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图书出版业已经不是要居安思危而是要‘居危思危’,要在这一轮转型中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继续开拓,通过创新、融合、提高,探索具有图书出版特色的数字化出版模式。”

  数字:9家集团资产超百亿

  思考:中小企业发展应提速

  《报告》显示,以图书出版发行为主营业务的出版传媒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的由8家增至9家。在全国32家出版发行传媒和印刷上市公司中,市值增长前10位中过半数为图书出版发行公司。“图书出版发行集团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图书出版业的集约化程度持续提高。”聂震宁表示。

  在聂震宁看来,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排名前十的出版机构,均为尚未上市融资的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和单体出版社,排名前十的大学出版社也还没有上市融资,这些出版机构为我国图书出版业优质高效发展和规模扩张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通过上市融资、实现低成本扩张,是我国出版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但从图书出版的规律来看,图书出版扩张更重要的条件是内容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创新。”他认为,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有赖于直接从事图书产品研发、生产、经营的出版机构。

  聂震宁谈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出版业可以“制作和出版分开”的政策,许多民营文化企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条件。“从图书出版的规律和我国图书出版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图书出版业要实现优质高效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大中小并举、中小为主’的图书出版发展合理格局。”

  针对全国经济总体增长趋缓和数字化浪潮冲击形势下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张晓斌建议,出版单位应潜下心来,研究图书出版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读书和读者的真正需求,以更好地服务工作大局、服务读者。

责任编辑:林煜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