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亭店杨阿苗故居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3-10-22

亭店杨阿苗故居:闽南传统民居稀有珍品

  杨阿苗民居坐落在鲤城区江南街道亭店社区,至今保存完好,仍由杨氏后裔居住使用。该民居为闽南传统“雕梁画栋皇宫式”民居之典型杰作,处处散发传统文化的气息,2006年被评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2008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公布为省级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2013年3月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梅花井”

  布局独具匠心

  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49平方米。门前有宽大石埕,围以三面矮墙。外墙采用清水砖、砻石、辉绿石三种材料,形成红、白、绿相间的色彩效果,充满富贵气的同时又略显几分书卷气。

  整座建筑为三进五开间,带东西厢房。沿中轴线北进有斗门、门厅、天井、大厅、后轩,每落大小厅和后轩的东西翼各有房间2间,天井两侧有榉头、通廊;设6个边门通东西厢房;东西厢房各有独立通外斗门,门内有花厅,厅后为卧房,并配有天井,各自成一独立小庭院。

  全部建筑有大小厅堂(包括后轩)7间、大小房间(含榉头)26间、大小天井9个,以中轴主体建筑为中心,两翼布置小巧玲珑的5个小庭院,这种独具匠心的布局在当地被称为“五梅花井”。

  整座建筑为木石结构,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装饰着十分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和辉绿岩、花岗岩石雕,工艺精巧。

  18年建造“皇宫式”古大厝

  杨阿苗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宣统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历时18年,为菲律宾华侨杨阿苗所建。

  杨阿苗,原名杨佳奖。清末,杨阿苗的父亲离开家乡到厦门谋生,因聪明勤快被一位华侨带到菲律宾礼智省开垦种植园。积累了资金后,他改业经营菜仔店,兼收购当地土产苎麻、椰干等,逐渐致富。后来杨阿苗旅菲继承父业。亭店乡亲通过杨阿苗的引导,以及其他宗亲的相互扶持,旅菲人数逐渐增多,最多时达 600多人。杨阿苗发达后,这座豪宅应运而生。

  摹刻名家书法艺术杰作

  杨阿苗故居是院落式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典型。鲤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琪禄说,该建筑物本身的轮廓和造型具有雕塑的特性。在文化内涵上,既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氛围,又让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墙面的红砖拼贴和镶嵌等建筑风格,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类似,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特别是厅堂壁垛摹刻唐颜真卿、宋苏轼、明张瑞图、清吴鲁等古代书画家的书法艺术作品,在闽南民间建筑中并不多见。(记者 王金植 陈小阳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艾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