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00后”小伙马奔 半年造出“掌中”微缩版古厝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4-18

作品被完美展示

这是一座名为“爱国楼”的古厝,风格上融合闽南红砖古厝和华侨番仔楼建筑特色,尽显“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这个仅40厘米高的微缩版古厝模型,就出自23岁的“00后”小伙马奔之手。

身为安徽人的马奔自幼在泉州长大,深受闽南文化熏陶,对闽南的红砖古厝建筑更是情有独钟。还在学校读书时,他就曾在游戏世界里设计搭建了晋江梧林古村落。去年毕业后,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制作了闽南古厝的微缩版模型,总共耗时半年多、纯手工打造。心怀对闽南古建筑的热爱,马奔还在尝试制作更多的古厝微缩模型作品,以别样的视角,向大众和海内外游客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马奔在制作新的闽南建筑微缩模型

雕刻拼接刷漆“做旧”

半年造出微缩版古厝

马奔祖籍安徽,自幼在泉州晋江长大,深爱闽南文化。因父母长期从事木雕工艺,他在耳濡目染之下,对闽南古建筑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徽派建筑等国内知名古建筑多是白墙黛瓦,倒是闽南古厝的出砖入石有着独特之美。”马奔说,中学毕业后他到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就读建筑工程专业。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越来越想亲手制作闽南古厝模型。

毕业后,他先到晋江五店市等较好地保存了闽南古建筑群的地方现场测绘、勘察、航拍、收集资料,从中了解闽南古厝的建筑结构、历史文化内涵等,并绘制了设计图。除部分参照晋江五店市的闽南古厝建筑样式,其他都是基于传统建筑工艺设计。

在马奔位于晋江的工作室内,一座微缩版古厝摆放其间。它宽50厘米,长60厘米,整个模型用PVC板、挤塑板、木板等材料做成,古香古色。其中古厝的红砖墙用PVC板,木门用切割的木条和木片拼成,墙上的“水车堵”用木片拼接,屋顶上的燕尾脊则是用木头雕刻。

“每个部件要做到分毫不差,不然就拼接不上。”马奔说,第一次做古建筑模型时,自己都是一步步摸索过来的,一步错了就只能重来。“光屋顶上的红瓦,就用牛皮纸重复堆叠了大半个月才做成。”

为了让建筑模型看起来更显古韵和传统特色,他用油漆反复调试上色“做旧”,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岁月的痕迹,古厝大门前的抱鼓石也依照明清时期样式设计,整个模型耗时半年多才最终成型。

曾将古村落“搬进”游戏世界

多元视角展现闽南文化

模型完成后,日前马奔将它带到晋江五店市等地做公共展示,引来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围观。他还把模型的视频发布上网,让网友们近距离感受闽南古厝之美。

马奔称,早在学校里时,他就有在游戏软件中设计闽南建筑的实践。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的那一年,他和几个同龄的小伙伴一起,在一款沙盒类游戏中还原了晋江梧林传统村落。

“现场测绘,一走就是一天,持续了两三个月。”马奔说,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多次到梧林走访,收集拍摄了2000多张航拍照片、全景图等,力求完整呈现传统村落原貌,再根据设计图用游戏里的方块像搭积木一样在虚拟世界中复原梧林古村落,并制成视频。“在游戏里共建造了60多座闽南古厝,每一座都用10万多个方块。”

从虚拟世界到微缩模型,马奔在对闽南古建筑的热爱中不断创新和实践,他的作品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

“有海外华侨联系我,希望能用微缩模型重现他们的闽南祖厝、番仔楼,用它们承载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马奔说,微缩模型是一种创新尝试,他想用大众更易接受的新想法,以新视角展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魅力,更好推广弘扬闽南文化。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