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景点景区 > 内容

“非遗+旅游”为全域旅游赋能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0-10-29

在今年的暑期档,福建省永春县旅游集散中心迎来一波接一波的小游客,各地的中小学生来到这里了解非遗文化,亲手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作为福建省单体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永春县旅游集散中心全力打造市级非遗文化研学旅游目的地,于2019年10月被评定为永春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非遗与旅游“联姻牵手”,通过整合资源、走进景区、活态展示,更好地释放非遗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同时也为永春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积淀 非遗资源“长”起来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北部的永春县古称“桃源”。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9.5%,绿化程度达到95%;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古名人辈出。

近年来,永春县充分挖掘县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构建传统文化人才培育新体系。据统计,全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包括永春纸织画、白鹤拳等;拥有省级非遗6个,包括顺德堂永春老醋酿制技艺、漆篮制作技艺、佛手茶制作技艺、香制作技艺等,以及市级非遗10个以及县级非遗60个;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7名、市级28名、县级93名。

据了解,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永春县就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对各类艺术品种进行挖掘、搜集、整理和抢救,先后出版了《永春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永春风物》《永春南音》等书。2009年,原永春县文化馆组织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9530条,详细调查2411个项目,编辑出版了近百万字的《千年非遗在永春》一书,使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得以留存。

创新 非遗传承“活”起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非遗能够不断激发旅游动能,增添游客游览体验。“永春县通过政策带动,积极实施优秀青年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传习培训基地+生产基地+市场集聚’的集聚区,开展非遗‘四进’活动,吸收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永春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道。

为了推动非遗传承,永春县还积极鼓励“师带徒”,不断培养非遗人才。据悉,永春县以现有9家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筛选一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拔尖青年,让大师通过“师带徒”模式,结对进行传统技艺的“传帮带”,并根据大师级别每月分别予以300元至800元的培训补贴。目前已带徒27人,获评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3人、初级助理工艺美术师资格6人。

同时,永春县积极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利用古厝、老厂房、旧仓库、传统文化街区等资源,改造建设一批新型文化众创空间,对新认定的按照级别给予3万元至15万元奖励。力争通过5年时间,培育100名优秀青年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约5名在福建省内享有较高声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此外,借助永春职业中专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泉州幼高专永春校区等培训资源,该县设立永春香、永春纸织画、永春漆篮等传统文化相关专业课程,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学校为基础、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传统文化基础人才培养体系,现已有45人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为永春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联姻” 全域旅游“亮”起来

近年来,永春县通过将非遗和旅游“联姻”,探索打造文旅融合的模式,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充分发挥非遗对市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2018年以来,永春县在旅游集散中心设立5个非遗文创体验馆,分别为纸织画体验馆、漆篮体验馆、老醋体验馆、陶瓷体验馆、香体验馆。永春县旅游集散中心通过前期免租金、低管理费等方式,吸引永春非遗传承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入驻,并建立“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分销、统一结算”的四统一运营机制,形成旅游集散中心与商家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推出不同的体验服务套餐价,惠及游客。今年以来,旅游集散中心与夏令营、研学团队合作,通过直播方式将非遗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吸引了众多的研学团队、学校等组织参与。依托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永春县的旅游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永春来,提升了宣传力度,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

下一步,永春县将进一步开发“非遗+旅游”相互融合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打造非遗文化空间,提升非遗场景体验。同时,以非遗体验为抓手,构建“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模式运营,实现非遗项目和旅游的共赢,让非遗“活”起来,也让全域旅游“亮”起来。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刘鑫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