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宗教 > 正文
同安民间信仰与地名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三忠宫与三忠村

  位于洪塘镇三忠村前三忠宫始建于明代,主祀三忠王。南末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三月,元军攻陷临安(今杭州〉,南宋临亡,文天祥于江西抗元,兵败被俘不屈就义。陆秀夫、张世杰护幼主南逃,入闽后又避元兵追迫,沿小盈岭驿道进入同安,在三魁山一带驻跸。同安民众仰慕忠臣节义,于驻跸处建宫祀之,取名三忠宫,宫里供奉文、陆、张三位忠臣神像,虽然文天祥未到同安,但百姓因其忠义感人,故将三人汇祀,合称三忠王。三忠宫村也就以宫而名。

  碧溪殿与碧溪路

  位于大同街道溪边街的碧溪殿(龙虎宫〉,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始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福建水师提督吴必达(同安人)重修并增修山门。殿内主祀保生大帝。保生大帝即吴本,宋代同安县积善里白礁村〈今属龙海市)人,是个自学成才的民间圣医。他精于脉理、针灸、验方,终生施医济药,数次倾资赈饥,救人无数。相传他进京揭皇榜,治好宋仁宗母后的乳疾,号为神医。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敕建白礁"慈济宫"祀之。明永乐帝加封至至圣万寿无极保生大帝。碧溪殿所奉祀的保生大帝就是从白礁慈济官分灵而来的。为祈求保境,碧溪殿前的碧溪路就以殿名为路名。

  后炉宫与后炉宫巷

  位于大同街道后炉街的后炉宫,始建于明代,后被毁,一九九四年重建,主祀池府王爷,相传王爷姓池名然(榜名德诚),字逢春,明代南京(应天府)人。他是明万历三年(1575年)武进士,在赴任漳州途中经同安小盈岭时,遇天神奉玉旨至漳、泉两府布瘟减口,池然勇夺毒豆吞之,捐躯救民,卒于马巷,当地民众感其德,建元威殿〈池王宫)祀之,尊为“总巡王”。后炉宫是元威殿的分炉,也是后炉宫巷的专名。

  同安民间信仰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是同安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而以民间信仰命名的地名,则让这种地方特色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如能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研究同安民俗、挖掘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地名管理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