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学术研究 > 正文
论闽南文化的双重性特征
发布时间:2013-05-27 来源:泉州网

  笔者在研究“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这一课题时发现,闽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内陆化、本土化和异域化的复杂历程,最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重性。

  闽南文化双重性的表现

  闽南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发展出来的地域文化。追崇主流和超越传统的有机磨合,铸就了闽南文化对中华文化传承和拓展的四个特质。

  1.一统性和草根性并存。闽南文化的一统性观念,首先表现在祖先记忆上。“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观念深深融入闽南人的心中。闽南人历来强调自己是中原士族的后裔,十分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积极举办书院,努力推行文化教育。朱熹曾盛赞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儒家文化的教育和普及,特别是朱熹过化闽南,给闽南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闽南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传承还突出表现在语言上。闽南方言保留上古汉语语言成分之多是汉语其他方言所不可比拟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多舌音”等重要语音现象还都保留在闽南方言中。晋唐以来,北方方言发生较大变化,为了保持与“通语”的一致性,闽南方言既保持历代相传的口语字音,又跟着通语增添直译音,逐渐演化出文白异读。据统计,闽南方言常用字中,40%以上拥有文读音。许多字还具有多个文读音。如“下”,闽南话白读音读 [ke22] (“悬下”),即“高低”的“低”,是秦汉音。文读音有三:读[e22](“顶下”),即“上下”的“下”;读[he22](“下愿”),意如“许愿”的“许”,是南朝和隋唐音;读[ha22](“天下”),即“天下”的“下”,是宋元音。

  闽南文化的草根性,首先表现在蔑视正统上。闽南人为了生存,敢于一反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积极从商,开辟海上作业新途径。宋元以来,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以及其后的漳州月港、厦门港,在对外贸易上长期影响着全世界。要求思想解放的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就深受海商文化的熏陶。他提出的反传统思想给闽南乃至全国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时代气息。闽南文化的草根性还表现为浓厚的乡土情结。闽南人十分重视对区域的本土认同,喜欢标注自己的祖先出处,如“西河衍派”、“九牧流芳”等等;又十分强调现实的传承及对祖上居住地的记忆。他们既重视精神上的远古寄托,又念念不忘现实的摇篮血迹。这种草根性还表现为多元信仰。古代闽越人有信巫尚鬼的习俗。汉人入闽之后,为了生存竞争、甚至因为要冒险犯禁,更是希冀“有求必应”的神灵庇护。因此,除了继承闽越习俗,他们还根据自己心中的意愿,随心所欲地去崇拜各种自然现象,崇拜鬼怪、崇拜俗神、崇拜境主、崇拜王爷。民俗信仰杂乱无序,没有一统的神祗。

  2.兼容性和排他性俱在。闽南文化具有强烈的兼容性。早在宋元时期,闽南重镇泉州就已经向世界开放,近如东南亚、东北亚,远及阿拉伯国家,都是这里的座上客。泉州呈现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有力地推进了闽南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世界瞩目的商业中心。各种宗教也纷纷介入,各自寻找立足之地。例如泉州,不仅有佛寺、道观,还有伊斯兰教清净寺、天主教堂、景教庵庙、印度教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宗教博物馆。闽南方言中的外来成分也显示了文化的多元性。例如,闽南话把肥皂叫“雪文”、手杖叫“洞葛”,就是源于马来亚语的sabon和tongkat;西红柿叫“甘仔得”,源于菲律宾他加禄语kamati;巧克力叫“烛龟蜡”,源于英语chocolate。闽南文化的兼容性,还体现在他们善于与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上。闽南人在外经商,足迹遍及全世界。但他们从不像西方殖民者,占人土地,夺人财产,强迫他族改变语言、改变信仰。近千年来的历史证明,闽南人的商业交流充分体现了和平互惠的兼容精神和国际化的开放心态。

  闽南文化的排他性不是那种传统说法上的封闭性,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坚韧不屈的民风上。闽南人崇尚自主,敢于抗争,反对约束,不守规矩;有时还缺乏理性、感情用事,争勇好斗。他们会为了某种经济利益产生冲突,发生宗族争端,引发封建械斗。他们喜欢族群认同、宗亲认同和乡党认同,注重同族、同乡、同郡凝聚,共同经商;会以大姓为王,凭藉血缘、地缘形成集团势力。在闽南社会中,普遍存在“卖三文钱土豆都想当头家”的心态,多数人不甘屈居人下当“伙计”;大融合大整合意识较差。

[责任编辑:伍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