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泉州文化产业网首页 > 东亚文化之都 > 闽南风俗 > 正文
闽台博饼习俗:中秋博状元 博得好运来
发布时间:2013-05-26 来源:海峡文创网

  中秋月饼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中秋佳节始于唐,兴于宋,明清以来,更是衍生出各种“大家乐”的活动,其中就包括中秋博饼。

  泉州中秋博饼又叫卜饼,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唐代的“进士饼”。唐时,钦赐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为“红绫饼”。清袭唐制,每年春三月文华殿设“经筵宴”,宴后均赏“红绫饼”。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出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欧阳詹后,民间对“进士饼”情有独钟,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泉州私塾先生中秋节给学童送月饼还叫“进士饼”。既有“进士”,就该有“状元”,于是,就有了“博”(掷骰子)的游戏。博得“状元饼”,求得好兆头。

  博饼流行的另一个助力是科举。古代中秋拜月是女人的活动,泉州中秋夜“听香”(寻求神明的启示)者多数也是女性,博状元饼则表达了男人“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的愿望,开始时是文人雅士的游戏,后来工商界开会、店铺也流行起来。先把中秋饼敬财神土地,然后“卜信杯”博饼,希望“博”第一。有的也就从俗改为掷骰子、博状元。

  中秋博状元的规则源于明代出现的“状元筹”(又称“状元签”)游戏。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一“状元筹”载:“取科目名色,制筹为局戏,岁夕聚博,以六骰掷之,得状元者为胜,取及第争先之谶,谓之状元筹。”全副状元筹有63支筹条,每支筹条刻有从状元到秀才的不同科名和注数,状元1支16注(最大),秀才32支各1注(最小)。中秋博状元一套会饼63个,与状元筹游戏规则基本相同,即两者科名相同、数量相同、骰子相同、博法相同,区别是状元筹玩的是筹,中秋博状元的是饼。用骰子做工具,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一种牌戏宣和牌,玩的就是骰子六面的点数,至于博状元的奖品中秋会饼,可以追溯到清代宫廷的中秋礼俗,也是从底层开始,由大到小叠放,按等级高低对应赏赐大小月饼。

  泉州博饼是中原文化和闽南文化、科举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从台湾史书也可以找出相关记载,既佐证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又印证闽台同俗的区域特征。

[责任编辑: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