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德化昨晚飘雪 游客感慨:不用去哈尔滨也能看到雪了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1-23

小朋友在九仙山上堆雪人

石牛山下雪了

地上积了不少雪

“下雪啦,下雪啦!”1月22日晚7时许,德化县九仙山、石牛山山顶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让游客惊喜万分。

“来山上看雾凇,没想到却遇到了下雪,真是太难得了。”游客陈女士不顾严寒,站在九仙山气象站外,看着轻舞飞扬的雪花,感慨地说:“不用去哈尔滨,在泉州也能看到雪了。”

当晚,石牛山顶也飘起了雪花。不一会儿,屋顶、地面就覆盖上薄薄一层洁白的雪。

据九仙山气象站工作人员介绍,22日晚上7时许,九仙山顶气温降到-5℃左右,天空下起了小到中雪。由于九仙山海拔高,冬季气温比较低,最近三四年几乎每年都有下雪。

相关链接

古代 泉州有18场降雪记录

昨日,记者查找泉州府志、各县志及相关资料,能搜集到的泉州最早的降雪记录,发生在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至清代,泉州在古代降过18场雪。

明代泉州有记录的两次降雪,都在明嘉靖年间,一次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一次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4·祥异志》记载:“嘉靖十一年冬,泉州雨雪,次年大熟。”另有记录,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二月初六日,晋江、惠安、南安大雪。

进入清代,泉州的降雪一下子变得频繁起来,据不完全统计,有12次:

1.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安溪、德化等地大雨雪。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4·祥异志》:“(顺治)十三年正月大雨雪,平地五尺许。”

2.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正月,安溪大雪,三日方消。

3.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正月廿七、廿八两日,安溪积雪,四山皆白,三日方消。

4.清·雍正六年(1728年)正月初六,安溪大雪,平地积雪尺余,山头数日不化。

5.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二月初五,大雨雪。清·道光《晋江县志·卷74·祥异志》:“(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初五日,大雨雪三日,众山满白。”

6.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春二月,“雨雪下如跳珠”。

7.清·嘉庆十年(1805年)正月初三日,大雪。

8.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一月廿九日,晋江“天降棉花雪,尽日满山遍野,行走不得,大雨淋漓……而厝上路边,一望皆白,其形如棉花”。

9.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冬,晋江等地降雪。

10.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二日,“天降棉花雪,越初三早乃止”。

11.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一月初八夜,泉州城区大雪。

12.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冬,晋江等地降雪。

近年  市区飘雪引山路堵塞

谈到近些年泉州人的雪天记忆,不少人会想起2018年2月的那场雪。据说这可是泉州有气象记录后泉州市区第一次下雪。

2018年2月4日晚7时许,市区清源山上突然降雪。当晚寒风冷冽,但不少爱雪的市民或驱车或徒步上山观看。一时间,上山道路出现堵塞。当晚,洛江马甲、虹山、泉港涂岭、南安东田等多地迎来瑞雪,雪势还不小。这样的雪景,让不少市民惊呼:“原来泉州也会下雪啊!”

记者从泉州市气象台获悉,泉州下雪的记录不多,但近些年还是有几场雪,让泉州的小伙伴欣喜不已——

2016年1月23日清晨,德化大部分乡镇、永春桂洋和呈祥、安溪感德和祥华、南安蓬华出现小雪,九仙山雪深4厘米。

2018年2月3日德化九仙山出现小雪,4日夜间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泉州市区、晋江等地出现小雪(雨夹雪)。

2019年12月5日,安溪、德化、永春局部出现霰(指的是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九仙山出现雨夹雪和雨雾凇。

2021年1月7日夜间,德化山区部分乡镇出现小雪,1月10日夜间九仙山飘小雪。

下雪需满足这些条件

水汽饱和: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要大,并且是越大越好。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即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水量被固定下来,这个温度被称为露点。当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就会有多余的水分变成水滴或冰晶。

凝结核存在:在云层中,冰水共存使得冰晶不断凝华增大,最终形成雪花。这些凝结核可以是海盐、硫酸、氮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微粒,它们帮助水分子凝结成冰晶。

温度足够低:虽然不是所有冷的空气都能导致降雪,但如果冷空气足够强,即使气温不在冰点以下,也可能出现雪花。这是因为冷空气能够帮助将暖湿空气抬升,使其中的水汽凝结并最终以雪的形式落下。

综上所述,下雪需要的条件包括高湿度的空气、足够的凝结核以及低温环境。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