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内容

“光明之城”泉州:焕新千年“海丝”路,谱写当代新华章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10-26

石湖港内有船舶停靠作业

10月的福建泉州石湖港,无人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运送着进出口东南亚等地的标箱;石狮服装城内,常能见到前来采买的中东商人;遍布的轻工业车间,生产着准备出口的货物;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作为联合国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曾经万国通商,鲜花着锦。宋元时期,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13世纪末,意大利商人雅各·德安科纳漂洋过海来到泉州时,称赞其为“光明之城”。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继续创造新的历史。

如今,这座城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交流合作日趋紧密,凭借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优势,再续“丝路”情缘,不断谱写“海丝”新华章。

从一艘船到一座港

“刺桐(泉州别称)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这是马可·波罗记录下的泉州。

想要真正认识泉州,还要从一艘船说起。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大大小小的福船安静陈列。“倘若在海上,这船只可高大如楼,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底尖上平的结构适合破浪远航,体现着中国精湛的造船技艺,也展现着泉州通向海外的壮阔历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陈颖艳说。

福船资料图(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提供)

泉州地区人多地少,百姓以耕田为生颇为艰难。为求生计,沿海的泉州人多下海贸易。唐时,泉州已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宋元时,泉州成为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通过港口,装满香料、楠木、象牙等洋溢着异域芬芳的货物,从远航而来的“蕃舶”上卸下。同时,一艘艘满载丝绸、茶叶、陶瓷的福船,又从泉州驶向远洋。

一艘船,承载着泉州出海的辉煌历史。而一座港,正在续写泉州关于“海丝”的新故事。

距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数公里的泉州石湖港,泊位上的货轮正在繁忙的装卸货物。

码头堆场上,核对员柯亦文正认真地核对进口入库的石材单据。这里是东南亚最大的石材集散地,硕大的石料从海外运抵泉州,存放在堆场,等待运往全国各地,以供建筑、装饰之用。

“石湖港有3公里长的深水港道延伸入蚶江港,海床为平底花岗岩结构,是天然良港,可供万吨级船舶停靠,是良好的深水锚地。”柯亦文已在石湖港工作了13年。忆及往昔,他直言:“变化太大了。”

刚到港口工作时,柯亦文还是名装卸工人,和工友们一起,从四面“铁墙”的货船舱底,将一块块重达几十吨的石头荒料,用铁绳捆绑,通过巨大的吊机将其吊到码头拖车上,“过去设备比较少,很老旧,货种也较单一,装卸速度也较慢。”

石湖港俯视图

搭乘“一带一路”的春风,石湖港接过“丝路海运”的接力棒,成为泉州港最大的集装箱航运物流作业区。

放眼如今的石湖港,泊位上巨大的货轮停靠,高大的龙门吊正装卸作业,无人集卡不断穿梭在码头与泊位之间。“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港口更智能,更美了。”柯亦文说。

今年2月,石湖港区5号和6号两个10万吨级新泊位正式投产,两个泊位总长度850米,填海总面积约49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20万标箱。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毅强介绍:“投产后,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石湖港,也让石湖港区迈入年吞吐能力超300万标箱的大型港口行列。”

泊位扩容,为更多货轮提供了栖身空间。今年4月,由沃德菲航运公司运营的“中谷珠海”轮和新鑫海航运公司的“SINGAPORE”轮先后分别从石湖港出发,驶向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来西亚巴生港,将婴儿纸尿裤、发电机组、鞋子等货物送往国外。当月,石湖港还开通了泉州一新加坡、泉州一马来西亚两条RCEP国际集装箱航线,不断扩大远航“朋友圈”。

截至目前,泉州市累计已开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外贸航线18条。“石湖港外贸集装箱航线当前覆盖远东、日本、菲律宾、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阿联酋等国家的主要港口,使从泉州出口的外贸货物辐射至全球。”傅毅强介绍说。

“海丝”商贸开新篇

拖鞋、运动鞋、高跟鞋、皮鞋……来自浙江侨乡丽水青田的吴建康,在此创立了福建金铨达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泉州晋江一栋四层小楼,专注于各类鞋业设计制造。

展厅在三楼,上千平方米的空间里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类鞋子。采访时,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客人正在展厅里挑选,计划采购一批回国售卖。

福建金铨达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摆满了各类鞋子。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商贸自古繁盛。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以轻工业发达见长,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泉州模式”和“晋江经验”。这里,诞生了安踏、恒安纸业、特步等人们熟悉的国民品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泉州积极谋划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重塑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和影响力。

彼时,吴建康就敏锐地嗅到了泉州发展机遇的气息,于是将生产落户此地,“这里产业链比较齐全,配套有优势。”

早年间,吴建康走南闯北做生意,最远去过意大利开档口卖皮鞋。后来,他携家人回国,开始在泉州创业,专注外贸鞋类的设计、展销,鞋子的生产则交给当地配套产业链,做出的各类鞋子远销亚洲其他国家及欧洲。近几年,他还在意大利罗马设立了仓库。

吴建康在和员工探讨鞋类设计细节。

乘着“一带一路”的顺浪,吴建康的生意越做越好。他透露,光是拖鞋,一年就能卖出3000万双,“无论我们把生意做到哪里,当地的中国大使馆都会给我们很多引导和帮助。过去,我们的产品要运输到欧洲,最快也要一个多月。现在有了中欧班列,我们的鞋子20多天就能运到,运输时间短了,成本也降低了很多。”他颇为感慨地表示。

不光是把产品卖出去,还有人谋划着将车间落地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杨利忠,就是其中一位。

这位身材微胖、笑声爽朗的企业家来自浙江诸暨,专注于PVC管道产销。22年前,杨利忠花28元买了一张绿皮火车票,从浙江摇摇晃晃28个小时来泉州投奔在当地工作的姐姐。

杨利忠在自己工厂里接听客户来电

作为敢闯敢拼的浙江人,杨利忠在泉州从PVC管道的销售代理干起,骑着摩托车干销售、拓市场,最终在泉州闯出了一片天地——如今,杨利忠已拥有了自营的管道品牌“丰果”,并开设了三家管道工厂。

四五年前,借着“海丝起点”的便利,杨利忠开始把管道销往东南亚等地,年销售额多时可达千万元。今年9月,他还专程到印尼考察,计划到当地建厂,把一些适合当地的生产线直接落地,“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选址意向。”杨利忠说。

“涨海声中万国商”。

历史上,作为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自唐代开始,泉州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还是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放眼现在,“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向海外。这座爱拼敢赢的城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交流合作日趋紧密,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持续升温。

据泉州海关统计,2023年1-9月,泉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206.5亿元,占泉州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6.5%。2013年10月至2023年9月,10年间,泉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2213.5亿元。泉州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成为泉州开放型经济新亮点。

泉州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相关负责人对潮新闻记者表示,泉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外贸经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经营主体有500多家,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同时,沿着“一带一路”,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国际化。此外,泉州通过营商环境提升,近十年来,“海丝”共建国家和地区还来泉州设立了企业88家,不断深化了国际产能合作,促进经贸发展。

八马茶业的铁观音

一杯茶里有乾坤

茶,是泉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溪铁观音。走在泉州安溪的乡间,随时都有袅袅茶香沁人心脾。

早在清朝年间,安溪人王士让发现一棵奇异茶树,精制成茶后,转至内廷,乾隆饮后赞其形沉似铁,美如观音,由此赐名“铁观音”。

而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是王氏第十三代王文礼,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著名的八马茶业董事长。

采青、晒青、摇青、团揉、烘干、分拣……在安溪的茶厂里,八马茶业公司创始人王文礼不仅向潮新闻记者讲解了铁观音的制作技艺,还讲述了一个跟随“一带一路”步伐,让中国茶走向世界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乌龙茶风靡日本。早在那时,八马茶业的前身福建安溪溪源茶厂就通过香港,将大量乌龙茶出口到日本。

茶叶要出口,最难过的是安全关。“当时,日本设立了276项农残与微生物检测,这几乎是世界上最严苛的茶叶进口条件,众多茶企被挡在了门外。”王文礼说。

制茶技艺传到王文礼这一辈时,他结合父辈的经验,实行标准化生产,由此保障了茶叶的安全。在276项检测中,八马顺利过关,和三得利等多家日本大型饮料企业都建立了合作。

王文礼接受潮新闻记者专访。

后来,八马茶业回到中国市场做内销。但王文礼心中,一直有个让中国茶走向世界的梦想。

2011年,八马赛珍珠铁观音全球品鉴会正式启航,2018年升级为“东湖之光”全球巡回品鉴会,由此进一步把产自泉州的铁观音带到了全球。如今,品鉴会已走过28个国家,75座城市,款待了192国贵宾,其中许多都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步伐,目的就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好茶的优秀品质,展示中国茶深厚的文化底蕴。”王文礼说。

今年5月21日国际茶日,八马茶业还受邀亮相联合国。王文礼也作为非遗传承人,向联合国嘉宾讲述中国茶的故事,展示中国深厚的非遗茶文化底蕴。

“放眼世界,打造民族品牌。一定要先聚焦在一个地方,稳扎稳打,再逐步扩大,这样企业会走得很稳健,同时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王文礼说。今年8月,八马茶业宣布,将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在海外开设八马茶业旗舰店,“如今,时机越来越成熟,“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茶品牌出海是水到渠成。”

除了茶,十年来,泉州随着“一带一路”出发,在沿途留下了许多丰富鲜明的文化跫音。

釉色光润明亮,如凝脂冻玉,泉州市德化县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早在18世纪,德化白瓷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风靡欧洲,被誉为“中国白”。如今,在当地出口瓷企业中,顺美集团是典型代表,已实现几千万件的年出口量,还在德国建立了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产品远销欧美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今年8月,“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走进德国法兰克福宫。 图源 德化官方微信公号

人偶同台,拨动手中的丝线,栩栩如生的木偶便开始演绎属于它的角色故事——这是泉州木偶剧。几十年来,泉州木偶剧团到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共参加演出300多场次,深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老百姓的喜爱。

来自泉州市文旅局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泉州先后组织200多个文化团组3000多人前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邀请50多个国家和地区、170个团队、2600多人来泉交流。

“一带一路”上,来自泉州的故事正不断续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