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景点景区 > 内容

骑楼、蚵壳厝、番仔楼、红砖厝 打卡泉州建筑 寻找隐藏“彩蛋”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5-07-29

骑楼、蚵壳厝、番仔楼、红砖厝等独具魅力的特色建筑吸引各方游客探寻其中的传奇故事

打卡泉州建筑 寻找隐藏“彩蛋”

从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到如今的世界遗产城市之一,泉州的建筑史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

千年以来,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下,泉州孕育出了骑楼、蚵壳厝、番仔楼、红砖厝等独具魅力的特色建筑。这些凝固的历史乐章,仍在街巷间奏响着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律,等待我们去探寻其中的传奇故事。

泉州的每一块红砖、每一片蚵壳、每一道雕纹,都在诉说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胸怀。来泉州,不妨放慢脚步,在骑楼长廊听南音袅袅,在蚵壳厝墙根触摸海丝温度,在番仔楼庭院看云卷云舒,在红砖厝屋檐下细品闽南韵味,用建筑City Walk打卡这座城市!

商业与生活交融的骑楼

泉州中山路骑楼独具特色

融合多元文化的骑楼装饰

骑楼,是泉州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形式。中山路,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长达2公里多的中山路骑楼建筑,建成以来,至今依然保持着其建筑魅力和独特风貌。抬头,你可以看到一块块老店招,从中窥见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一扇扇形态各异的窗户,是闽南人审美的外在体现;还有一幅幅3D立体画——剪瓷雕,走兽飞禽与花卉树木在骑楼上活灵活现。骑楼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生动体现。无论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行人都能在骑楼的庇护下悠然逛街购物,而楼上的居民,推开窗户,便能看到楼下热闹的街景,感受着城市的脉搏。

打卡点:泉州中山路、泉州侨乡商品街

见证海丝文化的蚵壳厝

见证海丝文化的蚵壳厝

在泉州沿海的蟳埔、法石等一带,有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蚵壳厝,它是用蚵壳建造的房屋。蚵壳厝是中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享有“千年砖,万年蚝”的美誉。蚵壳厝的建筑特色十分鲜明。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红色砖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图案,那一堵堵的蚵壳如片片鱼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蚵壳厝建筑有浓厚的民俗气息,还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工艺学知识。盖“蚵壳厝”是一件难度不小的手艺活,师傅们要考虑房屋的坐向、用途等因素,对蚵壳进行筛选、清洗,然后精心砌筑。蚵壳厝具有不积雨水、冬暖夏凉、隔音效果好的特点,适合海边潮湿气候环境居住。墙体十分坚固,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如今,这些记载着泉州辉煌历史和“海上丝绸之路”灿烂文化的“蚵壳厝”,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和文化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

打卡点: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

中西合璧的番仔楼

番仔楼饱含着华侨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于一身

红砖厝与番仔楼相映成趣

番仔楼,又称番客楼,是一种中西合璧的闽南民居建筑。它多为民国时期,由闽南的南洋归国华侨所建。因为建筑样式与闽南传统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故被称为番仔楼。

番仔楼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闽南一带华侨多到南洋一带创业,归国之后便建造了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现存的番仔楼大部分是在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所建。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于一身,每一栋都堪称建筑瑰宝。其设计新颖,建造精美,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走进番仔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欧式风格的立柱和雕花阳台,仿佛让人置身于欧洲的某个小镇。仔细观察,又能发现闽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巧妙融合,如屋顶的燕尾脊、墙上的红砖等,彰显着浓浓的家乡味道。这些番仔楼不仅是华侨们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更饱含着他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每一栋番仔楼背后都有一段下南洋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

打卡点:泉州市鲤城区华侨新村、晋江五店市、晋江梧林古村落等

“最美不过闽南红”的红砖厝

红砖厝是闽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红砖厝里,抬头欣赏精美的木雕。

泉州府文庙里的网红打卡墙采用“出砖入石”建筑工艺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在泉州,红砖厝是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红砖厝的建筑风格独特,以红砖红瓦为主色调,搭配白色的石材,色彩鲜艳而和谐。其屋顶多为双坡曲形式,线条优美流畅。燕尾脊高高翘起,仿佛燕子的尾巴,灵动而富有生气。

走进红砖厝,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随处可见,题材丰富多样,有人物、花鸟、山水等,工艺精湛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看红砖建筑,必去泉州府文庙打卡。泉州府文庙整体建筑群在建筑的形制、风格及其营建方法上基本承袭了闽南传统,其红砖、红瓦、坡屋顶、燕尾脊极具泉州传统建筑特色,是宋代以来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成为闽系红砖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在泉州的乡村和城镇,还有许多红砖厝分布其中,它们或独门独院,或成群连片,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红砖厝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闽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泉州人的记忆和情感。

打卡点:泉州府文庙、泉州街巷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