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上》MV截图
洛阳古街示范段揭幕
非遗表演闹古街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周年之际,昨晚,台商投资区洛阳桥畔,以“新邻居·新丝潮”为主题的洛阳古街示范段揭幕仪式在洛阳桥游客服务中心广场隆重举行,谭晶献唱的《洛阳桥上》歌曲及主题MV正式发布。
千年古桥融合非遗文化
文脉传承唱出时代新声
“洛阳桥风雨渡千年。多少来多少往,多少人走过洛阳桥上。多少手牵手,南北成双。多少梦里见宋朝姑娘……”现场,由一级演员、歌唱艺术家、洛阳桥文化推广大使谭晶献唱的《洛阳桥上》歌曲及主题MV正式发布。一句宛转悠扬的南音曲调开场后,谭晶深情细腻的歌声在千年古桥上久久萦绕,荡气回肠。
MV的镜头从洛阳桥开始,这座世界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谭晶身着宽袖摆香云纱服饰,行走在斑驳的桥面上,宽袖拂过石桥的凹痕,仿佛与千年时光轻轻触碰。
“多少来多少往,多少人走过洛阳桥上”,歌声响起时,蝉鸣与浪涌交织,古往今来的画面在眼前流转——北宋匠人用牡蛎固基、船形桥墩的智慧,如今依旧在潮水中沉稳伫立。桥上熙攘的人群里,洛阳镇阿嬷戴着艳丽花头巾兜售螃蟹与冰棍,桥下渔民收着牡蛎,渔船上的流行音乐惊飞了红树林的白鹭,古今交融的画面,是泉州最生动的日常。
张氏大夫第的古厝风情,洛阳古街的市井温情,石碑群上刻着的《万安桥记》与时代故事,还有海丝艺术公园的当代雕塑与滨海浪漫线的活力,都在MV镜头里一一呈现。当地人那句“想知道关于洛阳桥的任何故事,我们都能告诉你”,更是道出了这片土地对文化的坚守与热忱。
作品以洛阳桥为背景,融合南音与现代音乐元素,嵌入梨园戏、提线木偶、蟳埔簪花、洛阳舞龙队、泉州地术拳等非遗项目,将世界遗产洛阳桥的千年古韵与闽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生动展现。
“我与洛阳桥都是‘传递者’——它传递潮汐的韵律,我传递大地的歌谣。”在最新一期《Voyage新旅行》杂志中,谭晶受访中这样表示。身为音乐人,她多次到泉州采风,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并将闽南传统元素融入音乐创作。作为洛阳桥文化推广大使,如今,她站在千年古桥上,用空灵嗓音诠释了古桥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新声,成为洛阳桥文化传播的全新载体。
该作品由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管委会出品,著名导演、词作家王平久作词,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赵嘉霖作曲。目前,歌曲已登陆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主流音乐平台,MV也在爱奇艺、小红书、视频号等多渠道同步上线。
打造洛阳桥世遗文创小镇
千年海丝记忆启新篇
洛阳古街是泉州的“活态读本”。昭惠庙、张氏大夫第等古迹林立,石雕、影雕等非遗项目在此传承,红砖古厝里藏着古早味与千年航海记忆。如今,新老店主将传统与创意融合,老建筑里有了新潮店。古街成了有颜值、有文化、有趣味、有烟火气的“四有”打卡地,承载千年海丝记忆的古街开启新生篇章。
台商区以“世遗新生”为核心,打造洛阳桥世遗文创小镇,含文旅街区与古街更新。本次示范段涵盖蔡襄广场至古街西段及桥头区域。
今后,洛阳桥世遗文创小镇还将规划数字世遗、主题美食馆、泉州风物、直播基地、主理人文化街区等多元业态,约 200个品牌,预计年底完成设计报批和开工,争取在2028 年开街运营。
文脉的传承需要载体,也需要打动心灵的旋律。接下来,台商区还将依托全媒体宣传矩阵、推动校园改编传唱等多种方式,让《洛阳桥上》成为展示区域文化魅力的响亮名片,持续推动世遗保护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使更多人借由歌声与影像,领略洛阳桥的千年风华,感受闽南文化的迷人韵味。
来 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