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传承】泉州花灯传承方式多样:技艺跨千年 学徒遍全球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2-23

【传承】

技艺跨千年 学徒遍全球

“灯彩”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如今传承方式多样,有全家41名成员齐上阵,还有花灯课程进校园,更有“洋徒弟”上门学艺

在泉州,花灯传承是有一套的。有全家41名成员齐上阵,组成花灯制作“流水线”;有非遗项目进校园,校本课程让孩子们与花灯技艺“亲密接触”;泉州花灯还吸引了不少外国爱好者慕名登门体验。

花灯体验活动

家族传承

花灯技艺代代传

元宵来临前,是国家级非遗“泉州花灯”省级传承人曹淑贞和她的家人最忙碌的时刻,家族的41名成员都参与到花灯的制作中。在泉州,花灯制作技艺多以家族传承为主,在曹淑贞家,这门技艺已传了4代。曹淑贞和她女儿李静咏是省级非遗传承人,曹淑贞弟弟曹志猛、曹聪明、曹志雄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曹淑贞在制作花灯

说起传承,年过七旬的曹淑贞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当时,她常看自己的爷爷和爸爸在家制作花灯,公鸡灯、莲花灯等。传统的泉州花灯在两位长辈的巧手中诞生,还细心地喷涂上好看的颜色,受到了曹家亲朋的喜爱。曹淑贞常给父亲打下手,也因此对扎花灯产生了兴趣。1966年,15岁的她进入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做学徒,跟随卢金钗、陈浪、陈天恩学习彩扎和花灯。从此,花灯成为她一辈子的事业。

“我们家族都从事花灯制作,所以孩子从小就被带到花灯坊里打下手,从简单的搓绳子、穿小灯笼开始做,慢慢也就学会了。”曹淑贞说。

在国家级非遗“泉州花灯”市级传承人林守明、林伟忠父子的泉州花灯传习所里,林伟忠正在加紧制作一盏龙灯。他从八九岁开始跟着父亲扎灯,帮忙刻纸、粘布,从最简单的花灯工序开始做起。“我父亲1963年进入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先是学了竹编和刺绣,后来因为对花灯感兴趣,开始扎花灯。1985年,开办了花灯作坊。”林伟忠说,他高中后就跟着父亲系统地学习花灯制作,妻子在嫁给他后开始学习制作花灯。如今,学设计的孩子也一起帮忙,一家人走上了花灯传承之路。

国家级非遗“泉州花灯”省级传承人陈晓萍是彩扎大师陈天恩的儿子。他告诉记者,自己一家4代人做花灯,他7岁起学做彩扎,16岁进入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工作。如今他做花灯已有50多年。陈晓萍的女儿陈熙雅是“85后”,也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泉州花灯”市级传承人。她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自创了一套又快又整齐的针刺方法,且在花灯绸布上亲笔绘制工笔画,做出的花灯光彩夺目。

陈晓萍介绍龙形花灯的制作心得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多位非遗传承人都有在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学习和工作的经历。20世纪60年代,刻纸和花灯大师李尧宝就在该公司,据了解,当时他收了近20名学生。李尧宝的女儿李珠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泉州花灯)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从事花灯制作。李尧宝的外孙女黄丽凤是泉州李尧宝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泉州花灯技艺传承人才济济。据悉,泉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泉州花灯)代表性传承人李珠琴、蔡炳汉(已故)、许谦慎,还有陈晓萍、曹淑贞等省级传承人,更有刚过而立之年就成为市级传承人的陈熙雅等年轻力量。在泉州花灯匠人的守正创新中,泉州花灯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创意花灯

传统花灯

非遗进校

花灯课堂成常态

2020年起,林伟忠开始每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花灯技艺带进小学和大学里。“每周有三堂大学的选修课,还有小学的延时课,加上进社区的活动,一年加起来要做上百场。”林伟忠告诉记者,自己还在学习通平台上给孩子们上过直播网课。

一些孩子通过校园里的非遗课堂迷上了花灯技艺。在一次花灯制作体验课后,他们找到了林伟忠的花灯传习所,前来观摩花灯的制作。“有三四个孩子一来就是大半天,安安静静地看我扎花灯。只要有时间,家长就会带他们过来。进校园的这三四年间,可以感觉到家长和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也越来越重视了。”在林伟忠看来,非遗进校园让孩子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传统艺术的普及和非遗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开始,我觉得做花灯骨架不就是折几根竹子,再用胶水粘一下吗?哪有那么麻烦。第一节课上,我第一次刚绑好,一拉,松了;再绑,又松了;再试一次,还是松了。一连试好几次,一直都绑不紧,我的耐心都快被它磨没了。好在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让我完成了花灯骨架。”“还记得当初我在制作花灯骨架时,我的花灯骨架多次散架,是老师手把手指导我,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授给我们。在此期间,我不仅学习了如何制作花灯,还学到了做事要坚持不懈,这是我珍贵的回忆。”……从传统的骨架绑扎到绷布,再到贴花样,曹淑贞在泉州五中桥南校区手把手地教授学生花灯每一步的制作技艺。在课堂上,孩子们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和传统手工匠人的不易。

据悉,2021年春季起,曹淑贞和她女儿李静咏成为泉州五中桥南校区的特聘教师,设立了“泉州花灯曹淑贞传习所”,开设了泉州花灯技艺校园传承的校本课程,和学校的美术老师一起开展花灯制作技艺教学。学校还增设了花灯展厅,在校园走廊上布置了学生花灯作品展览,让学生增进对花灯技艺的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泉州花灯是福建省著名的手工技艺之一,在这一年的彩扎灯学习中,我收获颇多。在泉州花灯福建省级传承人曹淑贞老师的指导下,我深刻了解了花灯的历史,且初步学习了制作花灯的技法。她女儿李静咏老师是彩扎花灯省级传承人,教给我们的彩扎技巧让我们认识到了泉州花灯非遗这门选修课程的乐趣!我想对曹老师和李老师说:‘谢谢你们教给我们的这门技艺,我会把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泉州五中桥南校区2023级7班的学生石良继说。

走向世界

“洋徒弟”主动上门学艺

去年10月,林伟忠的泉州花灯传习所迎来了一位从俄罗斯来中国学习中文的留学生。这位“洋徒弟”得知到林伟忠处可以体验学习花灯制作后,约上两位中国的同学前来,并详细拍下了花灯制作的过程。这并不是林伟忠的第一位“洋徒弟”,之前,他还接待过来自德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他们不少是通过网络上的报道和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布的相关信息自己找上门的。

林伟忠的“洋学生”来自俄罗斯

曹淑贞也有不少“洋徒弟”。2005年以来,就常有来自海外的院校组织师生来泉州找她学习彩扎花灯制作技艺。她告诉记者,只要学生上门了,她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有时,花灯坊里学生多得都挤不下,其中不少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不仅有“洋徒弟”上门,还有不少国外的花灯爱好者慕名前来,找她制作花灯。20世纪90年代,就有一对来自日本的母女找到她家,希望能够订购一盏花灯,还有加拿大的客人为订购花灯千里迢迢运来木材。最令曹淑贞印象深刻的是一对美国夫妻在看过新门街的灯展后,被泉州花灯的技艺所折服,决定订一盏花灯运回美国。人生地不熟的两人费了不少功夫,沿途挨家挨户询问,终于找到了位于水门巷的曹淑贞花灯坊。当时,曹淑贞被这对夫妻的诚意感动了,特地设计制作了一盏莲花葫芦灯,寓意吉祥如意。美国夫妻花高价运费将花灯运回美国后,还特地给曹淑贞打来电话,告诉她这盏花灯赢得了邻居和亲友的称赞。

陈晓萍也有不少国外的“粉丝”。十多年来,他带着泉州花灯到多个国家,受到了外国朋友的欢迎。“在国外,不仅是成年人欣赏我们的花灯,小朋友也非常喜欢。印象最深的是去法国和迪拜,虽然他们的文化和我们截然不同,但孩子们都被泉州的花灯吸引了,很感兴趣。”

传播文化

讲述传统习俗和故事

“一盏花灯里藏着诗、书、画。比如,花灯上常用的‘福’字多运用名家书法,中国画也是花灯中常运用到的元素,这都是值得大家细细品味的。花灯不仅仅照亮了非遗技艺的传承,还是中华传统文化、闽南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陈晓萍看来,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其中不仅仅蕴含了匠人的精湛技艺,也讲述着一个个文化故事。

花灯传播“福”文化

元宵看灯,除了看热闹,还能看文化。陈晓萍说,与花灯有关的传统故事是讲不尽的。“我们所说的花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其实被称为‘灯彩’,这里就能引出‘张灯结彩’的典故。”他介绍,“张灯结彩”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在非遗传承人看来,花灯须守护和传承,创新也是少不了的。如今的花灯,除了结合现代的声、光、电让赏灯人耳目一新,从生肖上“做文章”也能让传统的花灯保持住“新鲜感”。陈晓萍认为,花灯同样能够让人了解中国的生肖文化,例如今年泉州引来百万游客和市民打卡的“十龙九子”,以艺术装置和花灯为载体,让游客和市民记住了龙九子的名字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对传统的中国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中山路上,两盏蟳埔女花灯引来众人驻足观赏。簪花的蟳埔女孩摇着头,脚上停留的一只声控小鸟时不时发出悦耳的鸣叫,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和相机记录。来自北京的游客周女士一边拍摄视频,一边向女儿介绍蟳埔女。在她看来,赏花灯不仅是看热闹,还能看到地方传统文化和习俗。

蟳埔女造型花灯

作为蟳埔女造型花灯的创作者,陈晓萍也乐于让大家了解更多关于泉州的传统文化和元宵习俗。“泉州传统的花灯有公鸡灯、兔子灯和鲤鱼灯。公鸡灯尤其受泉州人的喜爱,因为鸡代表‘吉’,灯又有‘添丁’的意思。以往元宵时,泉州的孩子会提着公鸡灯出门‘游灯’、赏花灯。通过看花灯,我们可以讲传统,看历史,感受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