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语言:
上传作品

最新资讯

泉州市长康涛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康涛市长发言全文:

泉州人对“海上丝绸之路”有很深的情结,它是泉州人对自己祖先活动轨迹的认知,对本城市曾参与到这项全人类共同创造的伟大事业的自豪,也是激发泉州人缔造今日、开创未来的精神源泉。

自豪,是因为泉州人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曾经提供了一个文化包容、经济繁荣、自由开放的城市范式,这构成了泉州城市的特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文件指出:“在人类家庭里,每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特性和自己独特的价值,每个群体都对共同的文化财富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泉州的贡献,在于她在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这个重要节点,以其重要的港口城市地位,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

我将报告三个方面:一、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三、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一、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泉州先民很早就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但是泉州的地位是在港口的优势得到发挥以后才迅速崛起的。公元6世纪的南朝,印度僧人拘那罗陀就是这一时期来泉,在九日山翻译佛经《金刚经》。公元9世纪时,泉州与交州(今越南境内)、广州、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贸易港,“船到城添外国人”“市井十洲人”这些诗句,是对泉州港口初兴的形象描绘。

公元1087年古代海关--市舶司在泉州设立,泉州港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泉州以及附近区域的海商免去长途转运的麻烦,从泉州领取公凭(古代护照)便可直接出海贸易。

元代泉州首位由外国人担任的海关关长名叫蒲寿庚,在泉州政治舞台隆重登场,在他的推动下,泉州港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南巨镇。129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时描绘:“运到这里的胡椒数量相当可观,如果有一艘运载胡椒的船到亚历山大港,就有一百艘船运刺桐港”。 1347年来泉州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盛赞泉州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个旅行家笔下的刺桐城,倚重外向型港口经济,大力发展手工业,为港口提供更多的外销商品。泉州特有的丝织品—刺桐缎,也叫泉缎,品质极佳,是重要的外销品,也是高级贡品和馈赠海外诸王的礼品。英文、德文称谓缎为萨丁(satin),意思就是来自刺桐。刺桐是泉州的别称,宋元时期世界旅行家笔下富庶无比的国际大都会。

另一重要畅销世界的商品是外销陶瓷,泉州是古代中国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外销口岸,尤其是德化白瓷,流传到欧洲被称为“中国白”,广受青睐,被世界许多著名博物馆收藏。

海外贸易的发展高度,最终取决于船舶制造技术。1974年在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沉船,向世界展示泉州非常成熟的福船建造技艺,是20世纪中国重大的水下考古发现。

有的学者将海上丝绸之路称为“香料之路”,在泉州宋代沉船出土物得到印证,沉船出土香料共计2000公斤。除此之外。数量惊人的各种进口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入泉州港,再从这里销往内地,使它成为东方最大的商品集散港口。

泉州海商驾驶先进的木帆船依靠季风航行,顺着西南季风每年3-4月可航行东北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利用东北季风,每年10-11月可下南洋到东南亚、南亚、波斯湾,一直连接到东非沿岸和欧洲,与各国商人一起建构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国际性贸易网络。

城市的繁荣必定有其文化的亲和力,这也是古刺桐城让我们引以为豪之处。宋元时期,居住在泉州的各个民族可自由信仰自己的宗教,以至于元代被派驻泉州的主教、意大利人安德烈在写给家乡的信函中,还在纠结泉州的穆斯林和犹太教徒不肯皈依基督教,坚持信仰他们自己的宗教。

泉州是中国唯一发现印度教文物的城市。大约在13世纪,印度人在这里建了两座规模宏大的印度教寺。

泉州还有锡兰王子的后裔、故居和家族墓地。

明代是泉州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由于海禁政策的推行,泉州作为官方贸易港的功能逐渐退化,于是转型于依然繁盛的私商贸易,持续在世界贸易网络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泉州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浪潮。数以百万计的泉州人纷纷移居海外,他们最集中分布地是东南亚各国和祖国的宝岛台湾,从而使泉州成了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

刚才马来西亚学者介绍的娘惹,最早就是泉州男性移民与当地马来人通婚的后裔,所以他们讲的马来语,掺杂着很地道的泉州话。

回顾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发现,泉州港兴衰起伏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发展和繁荣鼎盛,是同步的发展轨迹。经验告诉我们,开放与对外交流关系到泉州这个城市的繁荣与兴盛,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包容则已沉淀为泉州这个城市永远的精神特质。

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价值

泉州海丝史迹可分为“港口和航海设施”“城市建设和外销生产基地”“多元文化史迹”三种。史迹以其真实性、多样性和完整性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泉州海洋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的繁荣。

(一)港口和航海史迹

古泉州港由系列码头群组成的,最重要的有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上的12个支港,即所谓的“三湾十二港”。

江口码头由晋江下游近20个码头组成,其中建于宋代的“美山”“文兴”两个码头的功能沿用至近代,是泉州沿江的集群商业码头。

石湖码头是宋元时期泉州南部海外交通的重要码头,也是明代私商活动、清代对台贸易和下南洋的重要港口。

万寿塔和六胜塔都建于12世纪,具有航标导航的特殊功能。船员一看到塔就知道到家了。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12-13世纪泉州官方为出航船舶举行祈风祭海仪式的碑刻记录。

真武庙奉祀泉州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10 13 世纪,泉州官员每年都在这里举行祭海活动。

泉州天后宫奉祀的妈祖,是泉州的第三代海神,宋元以后逐渐成为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中心。

(二)城市建设和外销生产基地

德济门遗址是泉州古城的南城门,也是古刺桐城最繁华的地方。

洛阳桥建于1053年,因沟通海港和内陆腹地的需要而建设的桥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的梁式石桥。

泉港土坑村港市遗址是明代的海港集市,商贸街坊。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是晋江磁灶窑的代表,这里出口的龙翁在东南亚最受欢迎。

德化窑系屈斗宫是德化陶瓷的代表性遗址。德化瓷随着泉州港的崛起而兴盛,远销世界各地,至今依然是德化县的支柱产业。

(三)多元文化史迹

泉州府文庙建于唐代,儒家文化以泉州文庙为中心,在东南亚各国传播很广,并且成为独具特色的孔教。

清源山老君岩造像雕刻于10 世纪的老君岩是道教鼻祖老子的石刻造像,它与清源山上儒、道、释、伊斯兰等宗教文化,构成这一时期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的典范。

开元寺始建于686 年,除了寺庙和东西塔展示闽南精美的特色建筑艺术外,还使用印度教建筑构件,反映了泉州文化的极大包容性。

伊斯兰教先贤墓是唐代来泉州传教的两位穆斯林先贤的墓地。墓地建筑回廊存有一方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祭拜先贤的汉文石碑。泉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至今生活在这里穆斯林家族后裔有六万多人,保留着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众多史迹。

清净寺建于1009 年,基本保持了宋元两代的建筑风貌,这座千年清净寺今天依然发挥重要功能,是泉州穆斯林活动中心。

草庵摩尼光佛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创始人的石雕造像。摩尼教创立于公元三世纪,唐代传入中国称为明教。

介绍了以上这么多海丝史迹,大家应该已经感受到泉州的文化包容,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中国化”的佛教,与伊斯兰教、印度教、景教、天主教、摩尼教等其他世界性的宗教长期共存,形成了东西方文明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景象。这是泉州为人类文明提供的一个不同文化之间和平对话、沟通交流的范例,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所在。

三、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泉州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历史遗存、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有自己由来已久的传统,这一传统使泉州的文物史迹在经历中国历代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中,能够较完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在这部分,我将介绍泉州人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认识,经过了从最初自发,到后来自觉的研究、保护和传承过程。

1940年代泉州一位名叫吴文良的中学历史老师,发现在泉州城乡散落许多各种不同宗教风格的石刻,出于对泉州历史的认知,吴老师意识到这些将是印证泉州历史的重要实物佐证。于是他徒步走向泉州城乡各个角落,潜心搜集深藏于城墙中、地基下、荒郊外的一方方碑刻,并在1950年代将一部分捐献给泉州市人民政府。在当时中国文化部的倡议下,1959年泉州决定创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从此泉州开启了对海上丝绸之路可移动文物的收藏、保护和研究。当时,使用的是“海外交通”这个概念,其内涵是“泉州人通过海洋交通与世界不同民族发生的商贸往来,以及引起的经济、人文和政治交流”。

1974年泉州港宋代沉船出土以后,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船史研究专家、生物学家等各领域专家,参与沉船的发掘、复原保护和研究,并于1979年在泉州创立全国性学术社团“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和创办全国性学刊《海交史研究》。

1987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丝绸之路”10年综合研究项目,全世界都特别关注到古代海路的世界文明中心—泉州。

19912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乘坐“和平方舟”抵达泉州后渚港,在泉州进行为期5天的综合考察活动。并在泉州举行了包括迎送仪式、考古、历史、宗教、文化贸易、交流等综合研究、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大型文物展览,组织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等系列活动。通过考察活动,国内外学术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理解从原来单纯的贸易往来,上升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包容。此后, 1994年和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先后两次与泉州合作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2006年和2013年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两次列入中国申遗名录。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亨利博士、尤嘎博士分别于2002年、2003年来泉州考察过。他们对“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的申遗努力,给予了积极评价,赞赏泉州“把文化遗址的保护放在城市规划中整体考虑,遗址的独特性在城市建设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福建省政府于2003年和2016年两次为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发布保护管理办法。2016年泉州市政府把《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确定为泉州获得地方立法权的首部实体法,充分显示泉州对于海丝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

泉州人十分珍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一批自觉保护、深入研究的地方精英,使一大批海丝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的史迹遗址得到保护和传承。

可以说,近几十年来泉州人民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从不间断、持续进行,并且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使海上丝绸之路精神根植于泉州人民的血液之中。泉州人希望这些珍贵的海丝文化遗产,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人民分享,并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可持续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希望确立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增进人类的团结和世界和平。我们相信,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将成为今日泉州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我们希望与世界人民携手,保护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上一篇:中国新闻网:大赛采风活动启动
下一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海峡文创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海峡文创网旅游频道| 泉州文化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