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内容

留人留魂留乡愁 见人见物见生活——福建泉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4-01-19

编者按

泉州是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城市品牌享誉海内外。泉州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遵循其内在的规律,统筹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做到“留人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得到了各界高度肯定。

中宣部部刊《宣传工作》、省委政研室《调研文稿》、省委宣传部《福建文化调查》等内部刊物以《留人留魂留乡愁 见人见物见生活——福建泉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作典型经验刊介。

泉州城西路像一张“弓”,西街的西段像搭上去的箭。(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福建泉州古称“刺桐”,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马可·波罗笔下的“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泉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泉州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亲自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福建泉州始终牢记嘱托,坚守“申遗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理念,接力保护传承文化遗产,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践证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关键是要坚持保护第一、强化系统保护,统筹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做到“留人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

泉州西街已成为热门“打卡”点(李雅真 摄)

坚持保护第一

“有为政府”为文化遗产保护

提供引领保障

留人留魂,首先要留得住;见人见物,首先要见得着。所谓“文物”,物之不存,文将焉附。泉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实现945处(国家级4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保护,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696个(世界级6个、国家级36个),留存大量宋元时期的文化瑰宝,赢得了“宋元看泉州”的美誉。

把保护文物作为城市规划的首要原则。泉州严格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予收储入库。20多年前,为了德济门遗址考古,泉州果断修改道路建设规划,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让路”。如今,泉州把古城整体纳入遗产缓冲区,实行严格管控。

把法律制度作为遗产保护的有力屏障。2017年以来,泉州相继出台《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等多部实体法。申遗成功后,迅速制定出台《“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挂牌成立文化遗产法治守护基地。

把部门联管共治作为文化遗产规范化保护的重要抓手。泉州文物监管部门与司法部门共同签署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行动备忘录,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察护宝”专项监督行动,市法院设立海丝史迹保护合议庭、巡回法庭,22个遗产点所在街道、社区相继建立了“爱护遗产公约”……

规划引导、地方立法、部门共治等方面的全方位保护,让泉州文化之“根”受到呵护,文化之“脉”得以延续。

泉州古城朝天门夜景(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实施整体保护

“点面融合”全面留存

展现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泉州的魅力不仅来自宋元时期刺桐城“梯航万国、多元包容”的气度,更来自抬眼可见、触手可及的海丝名城气息。一城之内,处处皆景。泉州坚持把遗产点本体的原真性保护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保护结合起来,按照“原真性保护、活态化利用、功能性提升、生态型修复、家园式共造”理念,划定近200平方公里的遗产区、缓冲区、景观控制区,高标准完成各类保护、整治和提升项目800多个,留住原住居民、保留原始业态、守护原味生活,打造“活着的古城”。

文物保护贵在“真”,拆“真古董”、建“假古迹”无异于买椟还珠。泉州将“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贯穿文物修缮保护中,依托闽南传统技艺,坚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有序对669幢传统历史建筑逐一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分批修缮,做到“原址、原状、原物、原汁原味”,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历史记忆。天后宫、泉州府文庙保护修缮工程,分别入选全国十佳文物修缮项目、全国优秀古迹保护推介项目。

用“绣花针”式改造手法推动古城提质,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要求,“穿针引线”重塑古城文化生态宜居空间,分期分批对29条古城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提升。泉州首个古城背街小巷改造示范项目——金鱼巷“微改造”提升工程,坚持“微干扰、低冲击”原则,在不改变原住民生活形态前提下,开展立面提升、管线下地、地面铺装、夜景优化、街道绿化等工作,通过活化老城街巷,保留不同历史阶段的空间片段。如今,古城街巷环境风貌得到实质性恢复,曾经紧闭的宅门渐次打开,给人带来亲切与惊喜。

泉州古城金鱼巷(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注重人城共生

“吾乡吾民”为历史文脉持续涌动流淌

提供守护和滋养

一方热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文脉。千百年来,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闽越人民,还是衣冠南渡的中原士族,抑或是顺风而来的夷人番客,当他们扎根刺桐,便成为城市肌体的组成部分、城市文脉的一个分子。每一处历史遗址、每一个文物古迹、每一种非遗文化,都凝结着泉州人的记忆情感,汇聚着泉州人的共同努力。

一直以来,泉州人民始终怀着赓续历史文脉的朴素愿望,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共谋、共建、共管”的理念深入人心。20世纪60年代,泉州南安人、时任泉州市长王今生,在开元寺危急存亡之时挺身而出,“要砸开元寺,请先从我身上踩过去”,以血肉之躯护住了千年古刹的周全。如今,遗产点附近的百姓争当历史的守护者,86岁的吴秀满每天早早打开千年“古海关”——泉州市舶司文史纪念室的大门,与老邻居们自发组建的“市舶司遗址文物保护小组”,20年如一日,既当遗址保护员,又当义务宣传员。“80后”泉州姑娘颜静怡是泉州文旅集团宣讲队队长,每天在红砖瓦厝中穿行流连的她,总是带着自豪与热爱,如数家珍般向游客介绍泉州历史文化。在泉州,上千名志愿者参与遗产一线保护管理工作,上千名义务遗产讲解员成为新“讲古人”,众多华人华侨自发捐赠海外回流的文物,广大乡贤群众、社会团体和华人华侨都以各种方式为遗产保护竭尽所能、助力添彩。

现在,与文化遗产共生共融已成为泉州人民的生活日常。夜幕降临时,人们漫步在古城西街、中山路大大小小的夜市里,感受朝旭楼的中西合璧,铁炉庙的神秘信仰,老宅的闽南风味美食,书屋的清雅,老建筑新业态的混搭,仿佛穿越着时光的走廊。充满烟火气的城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熙熙攘攘的人也滋润着伫立千年的城。可见,有了“人”的“城”才是有生命、有生机的,“古城”和“今人”是历史的连续体,也是生命的有机体。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加强活态传承

“因时而新”使传统文化瑰宝

绽放时代光彩

文化遗产来自过去、彰显于当下,开展保护利用需要通古融今,使其既沉淀历史厚重感,又体现时代创新感。泉州整合遗产资源,坚持守正创新,注入科技、金融、旅游、人才、生态等要素,融入富有时代气息的元素,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

无论是外卖随点随到的石花膏、土笋冻,还是兼具千年古韵和闽南特色的乡土乡音、宋元海丝宴,抑或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泉州花灯、梨园戏、南音等,都是泉州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生动案例。在中山路打造集交流、创作、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文化展示馆,在金鱼巷开设南音表演公益空间,在旧馆驿25号植入古琴等非遗元素,有效促进了传统非遗展示开发和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挖掘蕴含其中的永恒价值。在晋江梧林古村落,分布着一片华侨建筑的遗存,记载了一段段爱家报国的华侨故事。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许多华侨毅然放弃梧林宅子的装修,将这笔装修巨资悉数捐出支持抗战,因而在古村落中矗立了许多水泥裸露、装修未竟的“烂尾楼”,与屹立的近百幢古厝洋楼一道形成独特的风景线。这段历史赋予了华侨建筑爱国爱乡的精神意蕴,让古村落的传承保护更富价值内涵。

文化遗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泉州发挥汇通中外的天然优势,以“世遗+”多维传播方式,立足泉州这个世界的码头、中国的窗口,生动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泉州与世界海洋文明》的问世出版,纪录片《重返刺桐城》的全球热播,“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品牌标识的正式发布,海丝国际艺术节、中国电影编剧周、海丝泉州文学周等活动的生动演绎,向全世界传递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形象,展现了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中华气度。

泉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事实表明,文化自带价值,文化遗产决不是经济发展的“拖累”,而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动力所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蜚声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特色浓郁的古城文化品牌,不仅让泉州人民挺起了腰杆、鼓足了腰包、增添了神采,而且为泉州带来了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位居全省第一、增加值总量连续10年全省第一的效益和底气。“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文化氛围,海纳百川、爱拼敢赢的城市精神,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泉州、扎根泉州、保护泉州、建设泉州,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泉州新故事。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