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海丝群英” 闪耀刺桐史册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12-09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于昨晚隆重呈现。开幕式精心编排的大型情景音乐舞蹈史诗——《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创意感拉满,引发海内外观众的强烈共鸣。剧中出场的多位誉满天下的历史人物形象,让人感触颇深。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回顾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丝群英”的故事吧。

大型情景音乐舞蹈史诗—《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出场的多位誉满天下的历史人物形象(彭燕珍 摄)

拘那罗陀

译经泉州 世所景仰

拘那罗陀曾于九日山延福寺(曾名建造寺)翻译《金刚经》

印度僧人。拘那罗陀意即“真谛”。少时博访众师,学通内外,尤精于佛教大乘之说。带着“经论梵本二百四十夹”漂洋过海,于中大同元年(546年)登陆南海郡(今广东省南部)。太清二年(548年)抵达建康(今南京),开始译经弘法之旅。永定二年(558年)经江西至福建,后居于南安丰州九日山翻译《金刚经》等。《历代三宝纪》《续高僧传》等有其传记。

主要事迹 应梁武帝之请,拘那罗陀从扶南国(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泛海来到中国。适值时局动荡,战乱不停,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涯,先后辗转于建康、富春(今杭州市富阳区)、台城(今南京玄武区)、豫章(今吉安以北)、新吴(今无锡市新吴区)、临川(今抚州临川区)、晋安(今福州)等地。但其立场坚定,始终以翻译佛典为志。所译佛家经典甚多。由于他研寻教旨,通览所译,使得佛典经文能前后照应,相得益彰。他对自己的译本,还亲作疏解。又有僧人为之撰写行状,广传于世。

天嘉二年(561年),拘那罗陀从晋安郡乘小舟来到梁安郡(今泉州南安丰州镇),天嘉三年(562年)在此地的建造寺(今为延福寺)翻译出了《解节经》一卷和《金刚经》。据《续高僧传·真谛传》记载,拘那罗陀在梁安停留了近两年的时间,今南安九日山西峰犹有其“翻经石”遗迹。他的这段经历,也为泉州留下了与海外交流的最早历史记载。拘那罗陀后又至广州等地译经。

历史评价 在华20多年时间里,拘那罗陀所译经典甚多,故有“摄论开祖”之誉,又被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与鸠摩罗什、玄奘齐名。

马可·波罗

夸赞泉州 轰动欧洲

马可·波罗画像

意大利威尼斯人,世界著名旅行家。1254年诞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不少城市,包括他最钟情的泉州。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口述旅行经历,由人代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主要事迹 马可·波罗是首位向欧洲人正式介绍泉州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抵达元朝的上都(和林),从此侨居中国长达17年之久。在中国时,马可·波罗遍游各地,曾二度造访泉州。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冬末,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护送公主阔阔真远嫁波斯为王后,途经泉州城。据说随船带了大量的珍宝和中国特产。回国后,马可·波罗曾以街头宣讲的“口播”方式向民众陈述其在东方的旅行见闻,受到追捧,成了旅行家中的“顶流”存在。他还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向欧洲人描绘了自己在中国的真实经历,同时也对泉州作了引人入胜的叙述。马可·波罗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也令他一夜之间变成威尼斯豪富。

法石一带的码头曾是番舶客航汇聚之地

元代的泉州航海贸易繁盛,是名扬中外的贸易大港。马可·波罗对泉州港赞赏备至,并对泉州人的生活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其游记第二卷《刺桐城》一章里,马可·波罗称,离开福州“行5日毕,则抵壮丽之城刺桐。此城有一名港在海洋上,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赴西方诸国衡之,则彼数实微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其地堪娱乐,居民颇和善,乐于安逸。”相传,马可·波罗曾在泉州法石停泊补给,还从这里出发护送蒙古公主远嫁波斯。人们为了纪念此事,就把法石码头边马可·波罗走过的一条小巷和他喝过水的一口井,分别命名为“马可巷”和“马可井”。由于马可·波罗对泉州的宣传,使得泉州成为当时世人极其向往的“东方巨港”。

历史评价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引起巨大轰动。《马可·波罗游记》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哥伦布、达·伽马、鄂本笃、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等众多欧洲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在阅读《马可·波罗游记》之后,为寻访游记记载的中国,纷纷东来,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为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汪大渊

扬帆泉州 书载见闻

汪大渊像

字焕章,江西南昌人,元代地理学家、民间航海家。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至顺元年(1330年)便开始出海远航,由泉州出发,跨越亚、欧、非,再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至元五年(1339年)方才返回泉州。回国后,他整理手记,将海外见闻汇总写成《岛夷志略》一书。

主要事迹 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年)返回泉州。

汪大渊两次远航,历时八年,航程数万里,到过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沿途录记所闻所见。至正九年(1349年),汪大渊再次路过泉州,恰逢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命吴鉴修《清源续志》,以泉州系海外各国人物聚集之地,对各国风土人情应有记录,遂请大渊著《岛夷志》,附于《清源续志》之后。后来,汪大渊回到久别的故乡南昌,又将《岛夷志》节录成《岛夷志略》,并在南昌印行,此书才得以广为流传。

汪大渊著《岛夷志略》的态度是很严肃的,曾说书中所记“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岛夷志略》以地为纲,以事系地,记述亲历的国家、地区或部落寄碇名称219个,其中贸易口岸81个。《岛夷志略》翔实记载海外各国的地产和与之交易的商品。这些交易的商品,有些是中国产的,也有些是他地贩运的。该书记录经泉州港出口的商品90多种,绝大多数是手工业制品。根据书中所述,海外国家、地区或部落人民,几乎都对来自泉州刺桐港的商船敞开大门。

历史评价 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是一部有极高史料价值的古代世界地理志,同时也是中外延续友好交往的媒介,汪大渊在书内很多篇章记载了中国人在海外与侨居国人民融洽相处的情状。故而,汪大渊被后世称为中国中世纪伟大的地理学家、航海家、旅行家。西方学者则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何朝宗

艺塑泉州 天下瓷圣

德化陶瓷博物馆前的何朝宗雕像

生于泉州德化,明代瓷塑家。具体生于何时、卒于何年,历史上无明确记载,其故居在德化县浔中镇隆泰后所村。何朝宗是一代瓷塑艺术大家,他洗练细腻、流畅自如的瓷雕技艺堪称鬼斧神工,令众多瓷雕匠人们望尘莫及,被后世尊称为“瓷圣”。

主要事迹 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自幼受环境熏陶,喜爱瓷塑工艺,拜当地艺人为师。早年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观音、下尾宫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东岳庙的小鬼,形象逼真。这些泥塑有的保留至清末和民国时期。他在吸收泥塑、木雕、石刻等多种传统技艺长处的基础上,善于运用瓷器的胎釉质感特点,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的雕塑手法,总结出捏、塑、雕、刻、刮、削、接、贴的八字技法,注重表现形体的起伏节奏感,增加瓷塑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其主要作品有渡海观音、渡海达摩、盘膝观音等。

何朝宗的作品人物形象没有那种正襟危坐礼仪束缚下的沉闷压抑感,而是体现出一种自然、淡泊、空灵的艺术情趣,反映出创作者心灵深处一种始终坚守与保持理想人格形态的人生观。他的瓷塑,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对于中国瓷艺影响颇深。以何朝宗瓷塑为代表的德化瓷器,历来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品,也成了沟通中西文化艺术的媒介之一。

近现代,何朝宗的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美国纽约市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各大知名博物馆争相收藏,也受到国内外私人藏家的青睐。近年来,邦瀚斯、苏富比、佳士得等国内外各大拍卖行都拍卖过何朝宗瓷塑作品。

历史评价 何朝宗所塑造的艺术作品深得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上素有“东方艺术珍宝”“世上独一无二珍品”“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等赞誉。他雕成的观音像被欧洲人誉为“东方维纳斯”,代表当时瓷雕作品的最高水平。英国古陶瓷研究专家约翰盖尔甚至赞赏说:“何朝宗的瓷雕艺术作品,可与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相媲美。”

陈 偁

理解泉州 助推开放

陈偁画像

陈偁诗歌中称颂的“海丝”重要桥梁洛阳桥

字君举,宋代永安贡川(今三明市永安贡川)人。广州知州、秘书少监陈世卿之子。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历任漳州司法参军、龙溪县主簿、罗源知县、蔡州通判、惠州知州、宿州知州等职,随后召任开封知府,再改任尉州知州。不久后,两任泉州知州,向朝廷极力建议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经多年努力,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终于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专职机构),此举大大促进了泉州经济的发展。

主要事迹 陈偁(chēng)出身书香门第。天圣八年(1030年),年仅16岁的他中进士。先后任漳州司法参军、龙溪县主簿、罗源知县、蔡州通判、惠州知州、宿州知州等职,后被召任开封知府,再改任尉州知州。熙宁八年(1075年)、元丰二年至七年(1079—1084年)两任泉州知州。当时,泉州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但依朝廷法令,商人要到海外贸易,必须先到广州或两浙办理出入口公凭和完税手续。广州官吏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对泉州海商百般刁难,引发商人的广泛反对。陈偁深知海外贸易的业务发展不易,应当给予商人最大的便利,使他们能把握住商机,获得更好的收益。于是不断地向朝廷奏请在泉州设置市舶司。直到元祐二年,在户部尚书李常的坚持下,朝廷最终采纳了陈偁的建议,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泉州刺桐港宣告彻底开放。

历史评价 泉州市舶司的设立,对于古泉州来说意义重大,这是泉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从此泉州港逐步进入它的鼎盛时期,并在此后一两百年时间里,开创出一个东方经济占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泉州时代”。陈偁也因大胆提出设立泉州市舶司建议,为人民所铭记。在其卒后,得以入祀泉州先贤祠。

李 贽

哲蕴泉州 思想先驱

李贽画像

李贽故居

又名载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龙湖叟等,明代泉州人。李贽继承了泰州学派的积极思想因素,抨击程朱理学的虚伪和晚明政治的黑暗,在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在文学方面提出的“童心说”,强调真心,创作要“绝假还真”,这一倾向亦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主要事迹 李贽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出生地在泉州城南万寿路。25岁时中举,4年后谋得河南共城(今辉县)教谕之职,从此步入仕途,直至54岁辞官,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25年。李贽担任过地方教职、南北二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都是些中下层的官职。他的为官治事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三点:其一,政令清简;其二,为官清廉;其三,关爱百姓。李贽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要》《九正易因》等,明清两代均被列为禁书。《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肯定会遭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虽然反对将程朱理学扭曲演变来的“假道学”,但李贽却对儒家的“礼”做出了创造性的解释,并发展成为全面性的哲学体系。先秦儒家所提出的“德治”和“礼”,到了中国古代理学的后期,却变成了追求权力的手段,其语义已经不是本来的面目。于是李贽倡导“至人之治”,即营造一种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想做的都能做到的社会秩序。换言之,只有在这种社会秩序之下,人潜在的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至人之治”不是完全放纵的治理方式,而是有的放矢,切中实际。

李贽是一位敢于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的勇者,其思想涉及的面非常广,譬如,他倡导平等观,认为“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天下人人平等,没有什么高低上下之别;对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妇女,李贽给予深深的同情,为妇女所受不公平待遇鸣不平,被现代学者誉为“中国妇女人权思想运动的前行者”;他还提出“与世推移”的历史发展观,反对“践迹(踩着他人的脚步走)”“执一(固执一种定见而不前进)”的历史保守观;在宗教思想方面持宽容、开放态度,坚信“三教本一,三教平等”等等。因此,有学者认为“李贽是明朝中后期勇敢地站出来为新思想呐喊的旗手”。李贽还具有特殊美学思想,这突出表现在他的“童心说”中。李贽一再声称,人要成为保持“童心”即“最初一念之本心”的“真人”。在李贽看来,所谓“童心”,就是指人世间原始的纯正的情感,只有这种情感才能体现真与美。

在完成其仕宦生涯后,李贽转向对学术的全面求索。他辞官后,曾寓居于湖北黄安,后移居麻城维摩庵,过着半僧半俗的生活,被道学家们视为异端。万历十七年(1589年),李贽在龙湖芝佛院落发为僧,同友人一道在青灯古佛下讲学论道。由于讲学影响巨大且追随者众,李贽令统治阶级心生畏惧,他也成了“明朝第一思想犯”。万历三十年(1602年),李贽遭礼科给事中张问达疏劾,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为名下令逮捕了李贽。李贽在狱中呼侍者为其剃发,忽夺其剃刀自刎而亡,享年76岁。其实李贽本可以不死,因为皇帝对他最后的处分,不过是押送回福建原籍而已。他在不需要死的时候自杀,是“对专制腐朽统治的最后一次抗争,也是对自由的最勇敢的追求”。李贽辞世后,其作品和思想仍影响国内外,曹雪芹就是受到李贽影响而创作《红楼梦》一书;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先驱吉田松阴也是李贽的热烈崇拜者,他不仅熟读李贽的作品,而且多遍抄录其著作《焚书》《续焚书》《藏书》;在韩国、新加坡、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瑞士等国也都有学者从事李贽的研究。

历史评价 李贽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学者普遍认为,李贽是中国走向近现代的思想启蒙先驱者。2016年,李贽被列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发展史上的25位思想大家”之一。

郑 和

舶经泉州 远航开拓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州人,后获御赐郑姓,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先后七次受命下西洋,宣扬国威,沟通贸易,访问了亚非30余国,在我国和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主要事迹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永乐二年(1404年),为明成祖朱棣亲笔赐姓郑,提升其为内宫总太监。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明史·郑和传》记载他出使过的国家或地区,共有36个,包括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腊、黎代、那孤儿、沙里湾泥(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剌哇(今索马里境内)等。郑和下西洋与泉州关系密切。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中有福船型,这些船有的在泉州制造。泉州是宋元时期著名的世界大港,航海通商发达,有一批熟悉阿拉伯、南洋等地情况的人才,所以,郑和下西洋时曾在泉州停泊,等候风信,并招聘船舶技术人员。郑和下西洋时,沿途祭祀天妃妈祖,当时泉州天妃宫的重修,得益于郑和向朝廷的奏报。泉州灵山圣墓的《郑和行香碑》明确记载,郑和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十六日来到灵山行香。郑和为伊斯兰教徒,到圣墓行香是可以理解的。另据传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船队曾在泉州后渚港避风。惠安百崎郭仲远曾在渡口石亭摆设香案,率领族人恭迎郑和一行。后人称此亭为“接官亭”。

郑和奉命出使,是为与西洋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进行活动的。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为解决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为建立亚非国家区域间的和平局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海外诸国间种种复杂矛盾的逐步解决,“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亚非国家间的贸易交往、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国和沿途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也在这种和平局势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主要是开展贸易活动,以“朝贡贸易”为基本形式,同时推行“官方贸易”、带动“民间互市”等。郑和在东南亚曾于两处设立商馆,一处在苏门答腊北部的须文答腊,另一处即在马六甲。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为地方带去繁荣的机遇,引起世界的关注。

历史评价 梁启超认为,纵观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的航海伟人,“能与(郑和)并肩者,何其寡也”。孙中山则称,郑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现代历史学家、政治家们普遍认为,郑和维护正义、兼济天下的事迹,正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思想精髓。郑和七下西洋发展了亚非各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之间纵横交错的海上交通,沟通和加强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沿岸各国之间的联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泉州晚报社资料库)

点击图片进入海艺节官网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