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泉”因有你】黄克晦:布衣游世 收山川风物入诗帘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11-24

人物名片

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亦号吾野山人,泉州惠安人。一生嗜学苦读,吟咏作赋乐于推陈出新,兼擅书画。无意功名利禄,多次拒绝入朝为官,一生不仕,故有“布衣诗人”之称。著有《黄吾野先生诗集》五卷。

核心提示

中国自古以来,诗人层出不穷,各领风骚。在明代的泉州惠安,也有这么一位诗人,他自幼嗜学苦读,能诗善书。年轻时游历南北名山大川,饱览胜景之余,各种绝句佳作亦是信手拈来。他一生布衣不仕,一副遗世独立的姿态,堪称“奇人”。此人便是黄克晦,号吾野。

沉湎书海

造诣日深

“直到明时尚不容,一身万死任西东。青山犹有当年宅,古木空遗百代风。地静沙禽巢翠瓦,春深野蔓上虚栊。江蓠荐罢孤舟去,棹唱含凄月影中。”这首凭吊苏轼的诗,出自明代惠安诗人黄克晦之手。虽朝代更迭,岁月流转,但人性底色的喜怒忧思,却是经年未改其色。黄克晦没有当过官,算不上功成名就。但他一辈子写诗,就像一位吟游歌者一般,在诗韵中,为世人找到了抚慰沧桑的解药。这大概也是人们一直怀念他的缘故吧。

克晦也曾赋诗赞美故乡崇武美景。图为崇武古城海景。

据莲城(崇武)黄氏家谱所载,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是崇武黄氏的第五代,高祖至崇武千户所担当戍卫,他的祖父怡斋(黄汉渊)则是商人,曾经跑商至北京,为人慷慨,产业尚可。后来,黄汉渊在崇武莲花山前建居。到了他父亲黄晚(兰轩先生)这一代,生计萧条,与贫寒相伴。黄晚虽“不窥生事而家贫”,但他“独好观诸子百家、方技稗谐诸书;善鼓琴,通医书,是个胸有大志而又不拘细节的名士”。父亲的多才多艺,对克晦爱好文学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打小起,黄克晦读书时“即出惊人语”,对接触到的经书典籍颇有自己的见解。又爱绘画,师事自然,常于“沙岸上画沙作山水景物”。

十多岁时,克晦随父亲前往永春拜访一位李氏藏书家。此人对小克晦十分喜爱,便留他在自家的书轩中读书。结果这一读便是十年,黄克晦也自此沉湎书海,且造诣日深。后来,黄克晦拿着自己的画作去向永春人颜廷榘(字范卿)求教。颜告诉他:如果你只会画画,那顶多是个艺士。不如也学写诗吧,诗入境界,则画艺也会超然。黄克晦顿悟,真就留在颜家学诗三年,逐渐诗风近古,“尽窥唐人之奥”。黄克晦后来写了《同颜范卿游海天寺》一诗相赠,诗云:“湖上虚亭江上楼,一樽随意俯沧流。朱旻正伏三庚火,绿树先函五日秋。云尽匡庐开九叠,天长梦泽入孤舟。黄昏归棹烟中发,渔唱村镫满渡头。”

厌恶战争

引发共鸣

诗界常说:诗是一道帘,暗藏对世界的一份惦念。帘外风浓雨重,帘内情又淡远。有时候,人在揣摩诗、诗也在揣摩人。年轻时黄克晦写下了很多诗,或许是由于性格较为内向,他鲜少与人分享。但一场劫难却改变了一切。

黄克晦路过洛阳桥所写的诗曾引起共鸣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蜂聚,乘坐大船从海道发起袭击,攻陷崇武长达40多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崇武所城志·克复崇武城记》载:“庚申夏四月,贼结巨艘从海道乘夜袭崇武,庶人不戒,贼入其蹂躏焉。”克晦的兄长也在这场劫难中不幸遇害。全家被迫徙居泉州城内避难。战乱带来的危害给37岁的黄克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士兵伤亡,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地区陷入惶恐不安之中。黄克晦也想与这悲惨现实进行抗争,但作为文弱书生,他仅有的“武器”就是诗词了。这一时期,他写下《乱后再过洛阳桥》一诗:“松花小径过柴车,乱石荒苔去去徐。数里一沾惊蛰雨,二旬三食洛江鱼。春来为客多堪恨,乱后空村有废居。安得闾阎无警报,在家长读古人书。”静谧生活被蛮横打破,抗击倭寇、平息战火成为大众共同的愿望。而克晦的诗此时被传播了出来,引起沿海百姓的共鸣。

随着克晦的诗越写越多,被世人传诵的诗句、诗篇也越来越多,他的名声也随之远扬。在泉州,无论高官、士绅或学者,读其诗后,都争着要同他结识。在此期间,黄克晦与颜廷榘、林云程、詹仰庇、周良寅、黄凤翔、叶春及、丁一中、张程等社会名流,结社酬唱、研习经典。而且,他还结识了当时在家丁忧的思想家李贽和屡遭弹劾的抗倭名将俞大猷。清代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5·司徒何镜山先生乔远》一文还称,何乔远还与友人杨道宾、庄履明、李梦麟、黄吾野结社,有“温陵五子”之称。这情景可谓“群星荟萃”。克晦的诗歌以山水、题画、唱和居多,格律严谨,内容丰富,故诗名颇高。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称:“山有武夷,人有孔昭。”将克晦的才华比如武夷山般雄峻;俞大猷亦赞扬克晦:“精思若得鬼神功,无敌应登李杜坛。”

悠游四方

触摸现实

然而,杯酒弦歌的日子对于内心渴望自由、梦想在远方的黄克晦来说,毕竟是种“负累”,他在《题海山渔樵歌》中就报怨:“哪知避乱此城中,礼法纠缠劳憧憧。”也正因此,他在几年后便开启了悠游四方的吟游生涯。

隆庆间(1567—1572年),克晦离家出游,由两粤入楚、吴,抵金陵;又历齐、鲁、燕、赵,登泰、恒、嵩、衡诸岳;甚至数进庐山与武夷,足迹几乎遍及全国,见识固然拓宽了,他的诗画功力也得到同步的增长。克晦所到之处,咏景抒情,留下诸多佳句名篇,“人物鱼鸟佳丽,莫不供其点缀题咏,而公之墨妙笔精,若化工无复遁形”(见黄吾野《墓志铭》)。他在游历广东博罗县罗浮山时,曾作《飞云顶》一诗,诗云:“仰见天宇旷,俯瞰坤轴浮。远海露微碧,杯水覆堂坳。”游粤还有《舟中望罗浮》《七星岩得含字》等诗作,往赣则有《入彭蠡湖口作》《宿开先寺望香炉瀑布之作》,至吴有《燕子矶》《石城霁雪》,入楚有《浔阳舟中怀古分得何字》,抵洛有《风雨饮天中阁》《嵩阳宫三将军柏》等,大有将山水尽收于诗之势。

克晦以布衣身份游走天南地北,虽地位略显卑微,却能帮助他避开权贵视线,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现实,见证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并将之映射于自己的诗作当中。当克晦抵达江苏铜山县的吕梁洪时,发现这里的统治者疏于治理洪水,河口屡屡决堤,洪水淹没百姓家园,于是写下了《吕梁洪得沙字》一诗:“满目惊涛撼客槎,伤心万古此年华。旧河屡决徐州野,新水全沉故老家。风雨只今愁白日,鱼龙何处避黄沙。临流思禹心无极,苹蓼萧萧只白花。”为洪水肆虐下的黎民叫苦喊冤,“临流思禹”更是以怀念大禹来暗讽地方官的无所作为。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克晦第一次进京于萧寺壁上题诗,诗气纵横,大有“拔地一朝鸣”的势头,声名大作。在京期间,他著有《北平稿》《楚游集》《匡庐唱和集》,其诗韵愈发古朴深邃,“情自景生,语必自铸,气完而神定,色浑而味永”。据说有一年元宵节,京都大放花灯,克晦所作的画作《雪里梅花雾里山》轰动都下,因此受到神宗皇帝召见。神宗开口要留克晦在京城做官。但克晦无意仕途,婉拒神宗。后又得知母亲生病,遂离京返乡。

眷念家乡

笔墨留情

清源山清源洞外的蓬莱石门

归乡后,克晦寻找泉郡诗社旧友,唱酬自乐,泉州清源山、南安九日山、惠安大岞山等处迄今留有克晦诗作。《清源山志》录有其诗《登清源绝顶眺望得“高”字》:“蹑屐名山顶,长风吹布袍。寥寥双眼阔,眇眇此身高。四幔青天影,一杯沧海涛。寻常只强健,倚醉首重搔。”另有《清源洞分得‘堂’字》:“飞萝影外敞僧堂,啼鸟声深客座凉。出树低云初渺渺,渡江片雨忽茫茫。千湾白处皆烟浦,万点青中各水乡。莫道闲岩惟暂宿,归期来日总俱忘。”对于家乡景物的眷念,溢于言表。

九日山秦君亭曾留有克晦足迹

由心而作的诗,方是好诗。九日山也是克晦数游之地,留下了《宿雨登隐君亭奉次张植田公韵二首》《泛舟游九日山分韵》《中秋夜游九日山》《姜相峰》《延福寺》等诸多诗篇,其中诗句“人有千年想,山余九日名”成为九日山的传世写照之一。

“海门深处”四字摩崖石刻

崇武景区内立的“黄吾野诗碑”

在崇武古城南郊的一处岬角,只见那里的峭壁间有“海门深处”四字摩崖石刻,此四字正是黄克晦所书。而在今古城景区入口不远处,立有一块石碑——“黄吾野诗碑”,时刻提醒着游人,曾有一位著名诗人在此留下足迹。诗碑背后还录有黄克晦的一首七律诗:“薄雾登城暑气微,风含睥睨欲沾衣。青山满目渐高隐,白发盈头爱落晖。水带平芜双鸟下,云连古寺一僧归。深杯未觉黄昏尽,渔火遥生垂钓矶。”

明万历八年(1580年),克晦的好友、一代名将俞大猷病逝,克晦闻此噩耗,哭断肝肠。为悼念好友,他挥毫写下五律《挽俞都督》三首,其一诗云:“大星落东海,涕泣满城哀。百战功徒在,千秋梦不回。云销天地气,世绝古今才。寂寞廉颇馆,空余吊客来。”流露浓重的哀惋情怀之余,又充满凄凉寥落之情。

万历十六年(1588年),克晦年逾花甲仍践京师旧友之约,第二次进京。在京师住了两年后,与友人苏浚登泰、嵩二岳。万历十八年(1590年)6月间,克晦染疾返泉,隐居于泉州开元寺。同年8月28日,于穷愁潦倒中去世。好友、户科给事中周良寅为其作《墓志铭》。

潮乐村内的“黄吾野(克晦)故居”

如今在崇武镇潮乐村内有“黄吾野(克晦)故居”,为闽南普通民居建筑,门面不大,黄墙、简瓦、灰泥,亦无雕饰,较好地映衬了这位“布衣诗人”的身份。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