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兴通海运:搭建“兴”文化 再现航海梦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09-21

2001年,兴通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兴明成为福建省首批10位民营企业家党员之一。在党的引领下,兴通紧紧抓住港口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艰辛创业、奋发图强。

向海图生、向海图强。正如兴通领航文化展厅前言所书:兴通人不忘初心,赓续奋斗,历经艰难创业、聚力发展、荣耀上市和进军国际化等阶段,劈波斩浪,勇立潮头,不断谱写“爱拼敢赢”的航海篇章,也书写了泉州人自己的航海传奇。

“海”文化

一舢板摇出一部奋斗史

“从摇小舢板、睡船板,到如今当老板;当时拉板车、骑单车,现在开小车;过去开帆船、如今掌轮船;过去住破楼,现在盖大楼;当时爬楼梯,现在坐电梯;当时没地方打工,现在拥有数百名员工;当时四处求借苦无门,现在雪中送炭暖人心。”回忆往昔,陈兴明如此总结道。

出生于泉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庭十分贫困,陈兴明甚至连小学都没能读完。20世纪90年代初,睿智的他抓住了港口开发建设这个历史机遇,自力更生,用土地海域赔偿款购买了一条小木船,于1992年创建了肖厝湄洲湾海上交通队,专营港口服务业。

1997年,陈兴明以其敏锐的目光,看到了福炼成品油运输市场的前景,他大胆筹措资金,购置一艘2500吨的旧油轮,成立了“泉州市泉港兴通船务有限公司”,开始了他新的起点——从事航运的生涯。经过几年创业,该公司于2000年经交通部批准,获得了国内沿海、长江及珠江水系间的成品油、散装化学品运输的经营权;成为泉州市唯一一家获此经营权的航运企业。

“人”文化

船员党员离岸不离党

“发展只靠炼油厂,翻身不忘共产党。”兴通于2003年成立党支部,2015年成立党总支,是泉港区首家成立党总支的民营企业。

海运船常年在海上作业,船舶党建是兴通的特色党建。2015年10月,企业党总支实现了在船上建立党支部的构想,通过设立船舶流动党支部,兴通789党支部、兴通799党支部做到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保障到哪里,真正做到了船员党员离岸不离党。

同时,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党员的骨干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企业核心人才。先后组建了党员航运技术创新研发团队、党员海上溢油突击队、陈兴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引导党员在推动重点项目、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工作中树立先锋、表率榜样,发挥“硬核”作用:近年来,兴通党员海上溢油突击队多次参与海上溢油围控、海上溢油清除、敏感资源保护、岸线溢油清除、清污物资转运等活动,成功开展了多次清污、防污工作,为清洁海洋、保护海洋作出了贡献。

“家”文化

船员保留率近90%

为打造一支聚集战略持续提升的具有职业化精神和专业化能力的一流航运团队,兴通为所有船员提供定制化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企业文化、岗位职责、服务意识、法规培训、体系培训、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培训等,也为船员提供在岗培训包括在船技能及应急训练培训,为岸基员工提供全面的知识拓展培训,通过培训、轮岗、晋升等对人才定向培养,为公司的人才团队建设添砖加瓦。

而身处航运这一特殊行业,船员与家庭长期分隔两地,难以妥帖地照顾家庭。兴通搭建起“船员之家”,在“船员之家”,岸基员工与船员可以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船员可以在这里接受培训、阅读学习,提升职业技能,也可以在此短暂休息,调整工作状态。兴通股份“船员之家”被福建省总工会评为“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

为所有员工构建温馨港湾,是兴通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截至2023年5月,公司船员保留率近90%。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