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108尊罗汉: 德化瓷雕再现“弘一手稿”风采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23-09-15

“弘一大师手绘的108尊罗汉图,再现于德化白瓷瓷雕!”昨日,记者欣闻此消息,第一时间联系了泉州德化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建忠,了解到他的德化白瓷瓷雕108尊罗汉系列作品已经酝酿创作了3年多,迄今设计创作了33尊,已经烧成18尊。作品甫一面世,便引起业界热烈反响,专家表示,未来108尊罗汉一起亮相,必将震撼人心。

弘一大师画作《托塔罗汉》

偶得:结缘画作 妙摹经典

艺术的创作不少源于灵感闪现,不少起于机缘巧合。如果不是恰好有幸观摩了弘一大师108尊罗汉手绘图,就不会有当前独一无二的德化白瓷瓷雕108尊罗汉系列作品。在德化至鼎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郑建忠看来,这是一种缘分,也像一种开示——指引着他在瓷雕创作道路上奋勇精进。

弘一大师是一代高僧,在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领域皆有建树,在绘画上多见的就是其绘制的罗汉图。这些罗汉图在笔墨上看起来较为松动自然,除了弘一书法中那份空灵安静的感觉之外,更多地显示出其生动多姿的一面。在弘一的画笔下,不管是穿针引线,还是悠然自得,每一个罗汉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动姿态和神情,从中也可看出弘一大师慈悲平等的菩萨觉地。

弘一大师的作品集给了郑建忠极大的启发:德化传统瓷雕以佛像为主,若能借鉴弘一的朱砂素描手稿,融入德化白瓷大型瓷雕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技巧,必将创作出一组不朽的作品。说做就做,从动手到现在,他已经在这个系列中摸索了3年多。整个系列作品体量大,共有108件;单件作品体量大,最高的罗汉有80厘米。“希望能够潜心创作,未来3—5年内可以完成这组大作品。”

经过二次创作,瓷雕《托塔罗汉》烧制成功。

精研:二次创作 融会贯通

目前,108尊罗汉瓷雕尚未有人做过,是唯一的,将开创德化白瓷瓷雕一个新的创作领域。这样的创作难度不可谓不大。熟悉德化白瓷的人都知道,从画作到瓷雕成品,中间要经历多少挫折。郑建忠深谙其中艰辛,除了日夜揣摩画作,还与研究弘一的专家、藏家交流,了解弘一大师对罗汉的理解。对弘一、对佛学有了更深的认知后,再来开展白瓷创作,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托塔罗汉》是郑建忠第一件创作成功并且烧制成功的作品。素描画作是平面的,而瓷雕是三维立体的。“原作是罗汉两脚站立,包袱放在旁边,瓷雕如果这样设计就容易塌软,难以烧成。”经过苦心思索,郑建忠对此进行二次创作,把包袱放在罗汉两脚中间,扩大了支撑面积,终于一举烧成该件作品。

当灵感和实践融会贯通后,创作的天地一下子就打开了。《欢喜罗汉》《镜面罗汉》《恭敬罗汉》……郑建忠的罗汉世界开始热闹起来,他对每件画作和瓷雕的理解也更加通透:《镜面罗汉》折射出人都有善恶两面,应该祛恶存善;《恭敬罗汉》则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除了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考验,比如《长眉罗汉》,根据画作的比例看,眉毛就有1米多长,想要烧制成陶瓷容易断裂。郑建忠尝试了多种方法,目前还未能将此烧制成功。在他的构想中,在108尊罗汉瓷雕系列作品创作成功后,未来计划以“一张弘一素描图、一件瓷雕作品图、一篇艺术创作心得”的形式,把该系列作品结集出书。

创作罗汉系列作品

悟道:揣度神韵 美在和谐

德化瓷雕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当前,在传统瓷雕的基础上,德化陶瓷艺人的风格正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作为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艺20多年来,郑建忠潜心塑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走出了一条“传统技艺+现代表达”的瓷雕艺术之路,数十件作品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工艺美术大奖,有5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大馆的收藏。2020年疫情期间,居家虽然无奈,却也给了郑建忠难得的创作时间。他开始研究德化传统瓷雕佛造像,目前已创作了10多件传统瓷雕(除108尊罗汉之外)。他坦言,有段时间接触陶瓷古玩,观摩了明代经典造像,一时兴起,便模仿创作了一件“瓷圣”何朝宗的《渡海观音》,探索传统工艺表现手法。2021年,他接着探索难度更大的实心瓷雕和大型瓷雕,同样小有成就。

“我们讲‘仿何’,难的是仿得像不像,但其实很难仿得非常像。”这种看似矛盾的现实,进一步激发了郑建忠创作的力量。在他看来,必须找到“瓷圣”经典造像的韵味,再融入自己的感觉,把它表达出来——“实际上,是达到一种‘舒服、和谐’的状态。”韵,是一种感觉,是内在的东西,只能感觉出来,这就是“悟”的过程。在佛造像方面,要了解古人对“庄严、慈悲”的理解,不一定是表面的美,更不是一模一样、千篇一律的美。

这样一个过程,锤炼了郑建忠对白瓷瓷雕艺术的理解。在108尊罗汉瓷雕的创作中,关键在于如何去挖掘罗汉的形与神。郑建忠认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经历和心境,观看弘一罗汉画作,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在他看来,传统,是可以突破的。瓷雕前辈们并非做到了顶级状态,当代艺术家通过努力,可以把瓷雕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度。这其实无形中契合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动态、良性的传承理念。

责任编辑:苏慧敏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