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手绘的108尊罗汉图,再现于德化白瓷瓷雕!”昨日,记者欣闻此消息,第一时间联系了泉州德化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建忠,了解到他的德化白瓷瓷雕108尊罗汉系列作品已经酝酿创作了3年多,迄今设计创作了33尊,已经烧成18尊。作品甫一面世,便引起业界热烈反响,专家表示,未来108尊罗汉一起亮相,必将震撼人心。
弘一大师画作《托塔罗汉》
偶得:结缘画作 妙摹经典
艺术的创作不少源于灵感闪现,不少起于机缘巧合。如果不是恰好有幸观摩了弘一大师108尊罗汉手绘图,就不会有当前独一无二的德化白瓷瓷雕108尊罗汉系列作品。在德化至鼎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郑建忠看来,这是一种缘分,也像一种开示——指引着他在瓷雕创作道路上奋勇精进。
弘一大师是一代高僧,在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领域皆有建树,在绘画上多见的就是其绘制的罗汉图。这些罗汉图在笔墨上看起来较为松动自然,除了弘一书法中那份空灵安静的感觉之外,更多地显示出其生动多姿的一面。在弘一的画笔下,不管是穿针引线,还是悠然自得,每一个罗汉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动姿态和神情,从中也可看出弘一大师慈悲平等的菩萨觉地。
弘一大师的作品集给了郑建忠极大的启发:德化传统瓷雕以佛像为主,若能借鉴弘一的朱砂素描手稿,融入德化白瓷大型瓷雕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技巧,必将创作出一组不朽的作品。说做就做,从动手到现在,他已经在这个系列中摸索了3年多。整个系列作品体量大,共有108件;单件作品体量大,最高的罗汉有80厘米。“希望能够潜心创作,未来3—5年内可以完成这组大作品。”
经过二次创作,瓷雕《托塔罗汉》烧制成功。
精研:二次创作 融会贯通
目前,108尊罗汉瓷雕尚未有人做过,是唯一的,将开创德化白瓷瓷雕一个新的创作领域。这样的创作难度不可谓不大。熟悉德化白瓷的人都知道,从画作到瓷雕成品,中间要经历多少挫折。郑建忠深谙其中艰辛,除了日夜揣摩画作,还与研究弘一的专家、藏家交流,了解弘一大师对罗汉的理解。对弘一、对佛学有了更深的认知后,再来开展白瓷创作,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托塔罗汉》是郑建忠第一件创作成功并且烧制成功的作品。素描画作是平面的,而瓷雕是三维立体的。“原作是罗汉两脚站立,包袱放在旁边,瓷雕如果这样设计就容易塌软,难以烧成。”经过苦心思索,郑建忠对此进行二次创作,把包袱放在罗汉两脚中间,扩大了支撑面积,终于一举烧成该件作品。
当灵感和实践融会贯通后,创作的天地一下子就打开了。《欢喜罗汉》《镜面罗汉》《恭敬罗汉》……郑建忠的罗汉世界开始热闹起来,他对每件画作和瓷雕的理解也更加通透:《镜面罗汉》折射出人都有善恶两面,应该祛恶存善;《恭敬罗汉》则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除了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考验,比如《长眉罗汉》,根据画作的比例看,眉毛就有1米多长,想要烧制成陶瓷容易断裂。郑建忠尝试了多种方法,目前还未能将此烧制成功。在他的构想中,在108尊罗汉瓷雕系列作品创作成功后,未来计划以“一张弘一素描图、一件瓷雕作品图、一篇艺术创作心得”的形式,把该系列作品结集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