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剧装道具

时间:2019-11-25 来源:

一、概述

古城泉州一直被誉为“戏窝子”,有着丰富多彩的泉州地方戏剧剧种,如古老的木偶戏、打城戏、梨园戏、高甲戏等,这些戏种历经了晋、五代、唐、宋、明、清至今近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唐宋时期,随着泉州佛、道二教的盛行,在民间出现了许多金丝绒绣的佛装道袍及龙莽桌裙等宗教绣品。与此同时,泉州的地方戏戏班如雨后春笋,绣制戏服和道具的行业也随之兴起。从此,家庭式的绣铺作坊遍布城内郊外。与泉州地方戏同生存、共荣辱的具有泉州地方戏特点的戏剧道具制作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岁月的积淀,如今也与泉州传统戏剧艺术一起呈现着其精彩、辉煌和璀璨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魅力。

戏曲道具在舞台上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同于生活中的用具,而是经过夸张变形和装饰化了的舞台用具。道具制作前要先画出符合剧中人物情节的彩图小样,效果满意后再进行制作。而戏曲则是一种极富舞台感染力的行为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以歌舞表达故事情节是其一大特点。戏曲注重实际,既来源于生活又要艺术化地表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直都被人们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表演形式。在实际的表演中,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许多艺术元素是能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对表演者的表演艺术要求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差别只是表演形式上不同而已 “道具”最早在我国被称为“切末”,也被称为“且末”。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写意”是戏曲常常借鉴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直以来中国古代美学“写意”的虚拟这一特点始终是我国戏曲表演艺术沿用至今的技法和表演形式。

在演出舞台上,舞台虽小,但戏曲的表演艺术可以生动地演绎出江河湖海、万马奔腾、楼宇环绕、小桥流水……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戏曲表演艺术家精湛的演技和重要的舞台道具。在演出中,一桌二椅是戏曲舞台最重要的道具,也是戏曲中必不可少的万能道具,这一特殊而又平常的道具给观众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在山地可以被作为坡地,在河流可以被作为渡船,在野外可以被作为木桥、树木……这种看上去十分简单甚至简陋的舞台道具却承载着无限的表演寄托。道具的另一特点是其舞台装饰性。道具重要的特点还有指认性,其能使观者在欣赏戏曲时迅速地指认出戏曲内容的背景。

戏曲道具由最初的一桌二椅发展到如今数也数不清的舞台道具,让观众不能不感谢为之工作、为之奋斗、为之探究创新的戏曲舞台道具设计者。随着传统戏剧逐渐衰落,时至今日,泉州能够制作传统剧装道具的只有杨氏戏曲道具制作一家。从清道光年间,杨氏戏曲道具制作技艺的先祖杨永泰为了谋生,从小就到绣铺学艺。从此,杨氏家族便走上了戏曲道具制作技艺之路。到如今杨氏戏曲道具制作技艺已传承了五代人,这门手艺还是到了第四代传承人杨长生手里,才得到发扬光大,很多产品都远销国外,受到很多侨胞和外国人的喜爱并收藏,现在他的手艺还被评为非遗项目。杨长生曾被邀请到台湾、日本、美国等地进行交流活动,其多个作品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与泉州闽台缘博物馆收藏。于2011年四月五月批准为泉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该项目在《泉州市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三年行动方案》中属抢救保护类项目。

二、工艺制作

(一)原辅材料

纸、铁丝、胶、柒、金粉、墨汁、真丝绒球、丝绸、假发等。

(二)制作流程

剧装道具的制作通常需要画样、修坯、粉线堆画、搓铁丝、上铁线、打底、最后安装成型。一顶小小的布袋戏的冠冕,从设计画稿到最后成型大概得一周左右时间。

1、画样稿造型:靠想象力,将所要创作的道具雏形画在纸上,草图出来后,根据样图,用模具进行倒模。

2、修坯:用特制刀具在纸张裱褙后的模型成品上修出图样。

3、粉线堆画:将石粉与胶水按照比例调匀后,经大小不同的针孔挤出粗细不同的粉线,然后再粘在冠冕盔头等戏曲道具上。

4、搓铁丝:根据道具的面积大小,选用铁丝,用纤维较好的纸,搓卷成可以上胶的铁丝备用。

5、上铁线:将搓好的铁线沿着道具上构件捆牢固。这道工序不是适用于每件道具。一般是狮子头,盔头用得较多。

6、打底:将半成品道具,用特调的涂料粉刷,至少是三遍。等粉刷好的道具干透后再进行磨光处理。最后安装成型。

(三)关键技法

1、画样稿造型。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杨老总结出剧装道具制作的特点是:以传统戏剧的内涵为主,道具既要有鲜明的特色、又要符合人物和时代的特征。道具讲究轮廓分明,喜恶分明,色彩层次要丰富。在创作稿中对制作人的美术素养、造型能力、对地域颜色的掌握运用。

2、粉线堆画。将石粉与胶水按照比例调匀后,经大小不同的针孔挤出粗细不同的粉线,然后再粘在冠冕盔头等戏曲道具上。形成冠冕盔头上独特的纹理,产使之有浮线效果,成品后显出色块鲜明的立体感,这项工艺最早是运用在宫廷建筑的彩绘上,后被其祖父大胆地运用在戏曲道具的制作上,沿用至今。这要求艺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堆线的粗细和堆线的速度。

3、由于剧装道具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纸张,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怕湿不怕干,旧时一般采用火炉进行烘烤,现在则采用空调等设备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

(四)剧装道具工艺的当代创新

杨长生老人说“做戏曲道具是个苦活儿,而且制作工艺复杂,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能够耐下性子来学。”,戏曲道具形式造型多样,品种繁多。其制作技艺既包含了杨氏家传的手艺,又集合了装饰花纹、国画花鸟、木刻纹样、刺绣纹样等多门类艺术造型于一体。杨老目前的戏曲道具工作室主要承接两方面的业务:一方面是传统梨园、高甲、木偶戏的面具和头盔、狮子的制作。这方面的制作目前还是纯手工制作,业务量相对较少,主要销往针对闽南、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区域的剧院、佛堂寺庙等,在堆线的技法上进行了工艺创新的研究,较之前前辈传授的技法大有改进,同时制作工艺上不再是一人从头做到尾,而是采用了现代工业技术中的分工序、工位流水作业对于传统技艺而言这也是一种创新。闽南一带许多大大小小的剧团演出用的道具均出自杨长生之手,这也为他赢得了不少荣誉。几十年来,杨长生所做的戏曲道具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多项奖项,其作品在港、澳、台地区也享有一定的声誉。图1、图2是杨长生传统剧种道具的作品,图1中《金狮献瑞》更是受到当时国家主席的赞誉。图2左侧的布袋戏帽在2003年福建省工艺美术展评中获银奖,并作为珍品被收藏;图2右侧的京剧面具为用传统技艺设计的《“龙凤纹”面具》,在2007年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银奖。

图1  金狮献瑞

图2  布袋戏冠冕与京剧脸谱

另一方面是现代多用的装饰面具制作。杨长生的另一项绝活即是独一无二的“纸脱面具”,如各种脸谱、面具等市面上经常可以购买到的装饰用面具。杨长生表示,杨氏手工制作的纸脱面具和传统的面具相比,具有无毒、环保、轻便等特性,可用于戏曲舞台、化装舞会、墙面装饰等场合,并且具有浓郁的闽南特色,极富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些面具首先通过模具压出纸脱面具,之后再在其上进行创作。所使用的纸脱面具就是杨长生自己研究制作出的,该项技术已获得轻工部、省、市等多项奖励。面具的胚膜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和方法制作,然手进行手工堆线等工艺。这方面的制作已经可以实现工业化量产,同时面具还可以粘贴钻、珠、羽毛等装饰使面具更具现代气息,这部分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欧洲等市场。图3诠释了脱胎面具后期制作加工进程。

图3   纸脱面具加工

总之,杨氏剧装道具在历史演变下,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在绘画、材料、工具、表现形式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在技艺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反应了艺人们灵巧、聪明的智慧。

三、工艺历史与传承谱系

(一)历史

在闽南戏曲艺术中,戏曲道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因为在戏曲表演中,一个作品呈现肯定离不开道具的功劳,殊不知一个道具如果能运用得当,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是毫不夸张的。然而制作这些戏曲道具的手艺人,他们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戏曲道具在舞台上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同于生活中的用具,而是经过夸张变形和装饰花了的舞台用具。道具制作前要先审阅剧本、熟悉剧情、根据要求画出彩图小样,效果满意后在进行制作。自清道光年间起,杨氏戏曲道具制作技艺的先祖杨永泰为了谋生,从小就到绣铺学艺,从此,杨氏家族便走上了戏曲道具制作技艺之路。

1912年,泉州杨氏戏曲道具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杨春木,12岁开始跟随其父学习戏曲道具制作技艺,20岁就凭着精湛的制作技艺继承了祖传下来的纱帽店,主要提供舞台上各类戏曲人物所使用的戏服盔帽、兵器旗幡、舞狮舞龙等道具。

不过,这门手艺还是到了第四代传承人杨长生手里,才得到发扬光大,很多产品都远销国外,受到很多侨胞和外国人的喜爱并收藏,现在他的手艺还被评为非遗。于2011年4月5日批准为泉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年近七旬的杨长生老人自幼受到父亲杨春木的艺术熏陶,很快就掌握了戏曲道具的制作技艺。但是,时代在发展,戏曲道具也要与时俱进。1962年,为了博采众长,时年19岁的杨长生随李尧宝学习绘制图案,1972年又随江朝铉学习木偶头雕刻技艺。

近半个世纪来,杨长生在戏曲道具制作实践中,有机地把学到的多项技艺融合到戏曲道具的制作技艺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同时,他还将多元的制作技艺运用到花灯的制作中,堪称一绝。

(二)传承谱系

(三)传承方式与艺决

剧装道具制作业与传统剧种的兴衰共存亡关系密切,戏曲繁荣则制作道具的需求就大,人们就会趋之若鹜,若遇战时或特殊的历史时期,如“文革”时期,戏曲及其相关行业则会受到猛烈冲击,从业人员为了解决生计会被迫放弃手艺转业或改行。戏曲道具形式造型多样,品种繁多。其制作技艺既包含了杨氏家传的手艺,又集合了装饰花纹、国画花鸟、木刻纹样、刺绣纹样等多门类艺术造型于一体,由于学艺颇费时间,工艺复杂。早年间,剧装道具的制作人员一般与戏班子、剧院等是一体的,随着剧组到处漂泊,传承方式一般都是师傅带徒弟。近代以来,剧装道具的制作一般都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制作,订单多是会考虑临时招收学徒工。据介绍,在改革开放后泉州的地方剧种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泉州专门成立了剧装玩艺公司,当时就任命杨长生为负责任兼工艺师。目前除了杨老的妻子、儿子以及儿媳,跟着杨长生学艺的人并不多。泉州在做传统剧装道具的就只有杨氏一家,其作品也遍布闽南一带许多大大小小的剧团演出用的道具均出自杨氏之手,这也为他赢得了不少荣誉。

四、业态现状

自1976年“文革”过后,泉州戏曲艺术又迎来了新的春天,通过拨乱返正许多剧团陆续恢复重建,工艺戏剧道具也随之重生。1982年,为了应对传统戏剧艺术逐渐恢复重建的需要,泉州专门组织成立“剧装玩艺厂”,此后的几年,剧装道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随着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的介入,传统戏剧行业也备受冷落,自然戏剧制作也受到一定影响。杨长生一方面保留自己的传统技艺,将粉线堆画等技艺传承授予自己的家人,同时积极开发适应市场的“纸脱面具”,开发欧美市场。传统技艺与“纸脱面具”技艺互相交叉融合一些关键技术还是掌握在自己家人手中,杨老表示愿意传授他人,不过也表示之前有年轻人学习,但坚持不了多久。目前该项技艺学习从业人员共计不足10人。

五、保护措施

随着国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以来,给杨老在继续传承该项技艺时增添了信心。杨长生老人先后被邀请在泉州府文庙教授小学生画脸谱、受邀到闽台缘博物馆做展览等公益活动,使着一鲜为人知的行业技艺进入公众视野。

在谈到对剧装道具以后的发展时,杨老表示,剧装道具的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传统剧种和寺庙等纪念活动的开展。传统剧装道具的制做技艺与传统剧种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从目前国家进行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项目来看是一种好的举措,但传统技艺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也要进行一定的变革,找到自己适应社会需要的站位。

1、列入保护范围。根据泉政办﹝2013﹞196号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关于泉州市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剧装道具列入17项抢救保护性艺种之一,并划拨抢救保护资金3万元。

2、设立保护单位。授予杨长生工作室为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传统保护单位,支持和鼓励省级以上大师带徒授艺,并从带徒、工作室等各个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3、投入专项资金。三年来,划拨抢救保护资金3万元;师带徒授艺采取双向补贴的办法扶持,共划拨资金12.72万元;大师工作室补贴1万元;此类艺种共划拨16.72万元。

4、带徒授艺成效显著。正是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让年轻人能够专心学艺,传承人杨长生的徒弟杨宏达荣获2012年海峡艺博会银奖、2013年争艳杯铜奖、2015年争艳杯银奖、海峡艺博会铜奖。

5、建档保存。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与档案局联合搜集整理戏剧道具的传承谱系、技法流派、名家名作、典藉记载、传统图谱,鼓励将资料永久保存档案馆。

[责任编辑:刘鑫鑫]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