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金 苍 绣

时间:2019-11-25 来源:

一、概述

金苍绣,也称盘金绣、金葱绣,是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等地的宗教绣用品。金苍绣是一种特长技艺,与唐时“蹙金绣”工艺有一脉相承之处(古史书中曾有记载, 白居易的诗中有“蹙金绣”、“盘金线”等词句,杜甫也有“蹙金孔雀争麒麟”的诗句,但其工艺已失传。从流传下的古代织品可以看出两者的工艺类似),即在罗缎的底子上面用金丝线绣出各种美妙的纹样。由于绣线包金箔其状如葱,而泉州方言里的“葱”与“苍”同音,民间也称之为“金葱绣”。金苍绣绣品多用于宗教用品,主要有庙宇绣品、道场绣品和阵头绣品,如佛服、绣佛、凉伞、幢幡、龙蟒桌裙、阵头绣旗等等,此外,朝服、戏服(包括木偶戏衣)、喜庆绣幛等也有用金苍绣的。其中,尤以龙蟒桌裙最能体现金葱绣的特点和工艺,龙蟒图案立体感强,龙头等部位突出,鳞片可以片片立起,栩栩如生。

金苍绣广泛流传于闽台、东南亚等地,是闽南文化源流和两岸神缘的历史见证。与其它刺绣艺术相较,金苍绣不以秀丽、雅洁为能事,而是利用金葱线的大量铺排突显出金碧辉煌、富贵华丽的审美效果,其最突出的技法“垫凸金绣”使刺绣摆脱了平面化单纯的装饰效果,具有了金属浮雕般的厚重质感,无论从技法、色彩,还是图示都具有浓郁的闽南地域特色。此外,礼失而求诸野,古时失传的“蹙金绣”工艺在今日泉州金苍绣上的生根发芽,对于民间工艺的再生不可谓不是一件幸事。

二、工艺制作

(一)原辅材料

较早所选刺绣用料,都是本地所产的“泉缎”即刺桐缎,后刺桐缎失传,未再生产,即选用江、浙产的丝缎,红色为主,次为素色,其它颜色较少,质地多样。一般根据顾客的需求或选取贵重的真丝或各类人造丝绸面料;金葱线多从江浙和上海等地购买,丝绒线则采自苏杭。另,许多台湾顾客在下订单时通常自行提供原材料,以确保产品质量。

(二)制作流程

1、工艺流程

泉州盘金绣品技艺繁复,主要包括画稿、打孔、绷布、印图、盘金葱平绣、盘金葱凸绣、上浆、组装这8道工序。具体的工序如下:

画稿。首先要在蜡纸上用铅笔勾画图案。金苍绣图案大部分来自前代人传承下来的手稿,有的在传承中为适应时代的审美要求又有一些的创新变化。一幅金苍绣的图案一般不是单个的,而是多个繁复图案的聚合,所以艺人们将之集合在一张纸上。以木偶衫为例,其构成包括前片、后片、肩片、衣领片、腰带、靠肚、旗靠等二、三十片,将之集合在一张图纸上,既不会乱,也不会浪费布料,而且不会因此遗漏了任何一个图案。

打孔。沿画好的图形轮廓线用较粗的绣花针刺出细密小孔,间隔约1毫米。小孔间隙不可过宽,否则影响图案的准确性。

绷布。将绸布紧紧绷在绷子上。根据绣品的大小,绣工自制长方形的绷子,有的长度可达好几米。

印图。图纸用夹子等材料固定在绸布上面,用颜色粉浆搽过图纸,将图印在布上。早期用矿物质颜料,当代艺人们改用油画颜料或丙烯颜料。为使图案清晰,深色绸布通常用白色颜料印图,反之用深色。

盘金葱平绣。金葱线比较粗,不是绣上去的,而是用红线固定将之盘成一些漂亮的形状,如龙、凤、江水海牙、花瓣等图案外轮廓。有些图案全部由金葱盘成,利用金葱的铺排造成富贵华丽的艺术效果,如江水海牙。盘金葱用针要均匀,一般隔个半公分订一下,转折处一定要订到,确保轮廓的完整与美观。一般两根金葱线并排一起订,现在为节约时间,一些作坊改用三根、四根同时订。其它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绒线绣制。

盘金葱凸绣,亦名“垫凸金绣”。为了达到美观效果,重点部分的图案要营造出浮雕的效果,如兽首、龙身、铠甲、题字等部分。传统垫凸金绣技法是在这些部位上缝上棉花团(用多大的棉花团根据艺人们的经验),后在最凸起的部位缝上粗线(如兽首额头、鼻头部位,呈“W”状),再在上面以金葱线精心盘出物象,以完全遮盖住棉花团为准。物象哪里该凹哪里该凸全靠艺人的经验,对技艺的要求很高;锦绣庄民间艺术园金苍绣车间林秀清对此进行了一些改革(姑且称为“改良凸绣”),对于要凸起的部位,先用布盖上缝制,在布与罗缎中间预留空间塞满棉花,以图案不会塌下为佳,以此完成凸绣工序,使图案变得立体。

上浆。由于绣品在绣制的过程中会产生线头,凸绣完成后,在绣品的背面,要涂上稀释的米浆,这样可以使线头紧贴在绣品上,不至于跑线,同时,也会使罗缎变硬变平整。(根据2014年12月对林秀清的采访整理)

组装。待米浆干后,进行烫平,然后根据绣品的用途,用浓米浆(现也有用白乳胶替代)黏合进行组装。总共要历经繁琐的八道工序,一件金苍绣品才算完工。

2、关键技法

(1)平绣,前述已谈到。

(2)凸绣,前述已谈到。

(3)荔枝跳,利用金葱的交错排列,造成类似荔枝表皮纹理的效果。技法:以棉花垫底,横向间隔缝上粗线,盘金葱时隔排高低错落,形成如跳跃般的形态,针法活泼生动。

(4)三叠线。以龙鳞为例,先以棉花垫底,边缘用绳子箍边,上盘金绣,最后用珠子亮片装饰,历经三次叠加,所以叫“三叠线”。

(5)菠萝凸。源自潮州绣,金葱线环绕盘旋,造成菠萝纹理效果。

此外,还有刻麟、龙鳞迭甲等技法,但艺人们埋头刺绣,对此没有理论上的总结。

(以上3、4、5种技法根据2014年12月采访林秀清整理。但陈美英认为传统金苍秀只有“平绣”和“凸绣”两种关键技法。)

(三)工装器具

金苍绣关键在于技艺,工具并不复杂,绷子、剪刀、绣花针以及笔、刷子、颜料等材料就足以让老艺人绣出精美的绣品。

当代为节约时间,许多作坊采取机绣与手工绣结合的方法,平绣部分大多由机器完成,凸绣部位人工绣制。拼接、组装、车边等工序有了机械的参与,省时省力,且更加平整美观。工具方面用白乳胶代替浓米浆,油画或丙烯颜料代替传统矿物质颜料等。此外,为了提高效率,原来一整幅作品由个人绣制的情况也发生变化,几个人合作,甚至将作品各部分图案分开绣制,再统一组装,这也是当代的革新。在不伤害核心技术的前提下,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三、工艺历史

泉州刺绣工艺历史源远流长。宋元之际,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巨港,而且是当时世界上产丝绸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泉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之一,与杭州并称一时之盛,所产丝绸被称为“泉缎” 又称“刺桐缎”,既是贡品,又是重要的外销品,以质地精良、花色丰富、轻精耐久见称。宋泉人苏颂有“弦诵多于邹鲁俗,绮罗不减蜀吴春”(苏颂:苏魏公集(卷7)〔Z〕.四库全书,167 .)的诗句,称赞泉州生产的丝绸质量,堪与生产丝绸历史更悠久的四川、江浙相媲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管理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从镇江迁来泉州,随带一批宗室染织工匠,传入织染新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泉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元代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谈到“泉州的‘刺桐缎’畅销于南洋和欧洲”,中世纪欧洲人以“刺桐”作为“缎子”的代名词,足见刺桐缎之盛名。有了刺桐缎的大量生产,刺激了泉州刺绣工艺的发展与繁荣。刺桐绣逐渐普及,还出现了专营的绣铺。宋元时,泉州古城内便悄然出现了许多专售刺桐绣的绣铺,时位于泉州城东隅的“衮绣铺”(“衮绣”,绣制朝服的缩称),更相传是当时刺绣业集中地。

明清时期,泉州地方戏曲日渐兴盛,绣制戏服、道具需求量不断增加,刺绣业也达到繁盛,尤其到了清末民初,泉州当地的绣铺便已达数十家,泉州城内的刺绣工人(连同裁制师傅和画师)一度达到数百人,产品销往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其中,道光二十九年间(1849年)开设在承天巷内的“得春堂”绣铺更是规模最大,名扬四方。“得春堂”创始人叫林的,林的传婿王宝善,王宝善传其子王祖芳、王松茂、王传芳等四人。“后王家伟为躲避国民政府抽壮丁,易姓陈,陈祖芳再传其女陈红娟、陈红凤及男学徒许玉芳等,历时400余年。比得春堂稍后的有王阿招在承天巷开设的‘日春堂’绣铺,因业务不敌于得春堂而迁往石狮。”(《泉州市志》,泉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2640)早期男子精于绣功,刺绣名家多为男性,这也构成泉绣的一大特色。

继清朝 “得春堂”后,近百年来,最有名的绣庄是柳姓艺人在现在的打锡街附近开设的“柳彩章绣铺”,柳查某(闽南话,意“女子”)广收门徒。上世纪20年代,柳家在现在的涂门街一带购地建房后搬到那里营业,苏进治11岁时,来到了“柳彩章绣铺”学习金苍绣,后来成了这家的媳妇,作为柳家的传承人继承了刺绣之法。同时期著名的字号包括“怡发绣庄”、“福记绣铺”等。

解放前夕,与其它工艺美术行业一样,刺绣业惨淡经营,绣工纷纷改行,刺绣行业一般只限于民间的女红。20世纪50年代初,泉州成立了民间合作社(泉州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的前身),将仍然从事刺绣的绣工们组织进入刺绣车间,车间内有七、八十名工人(2014年10月采访陈美英整理)。时刺绣名家仅存赖金狮、许玉芳(“得春堂”的传人)和苏进治(“柳彩章绣铺”的传人)。赖、许担任刺绣车间的主任,苏进治成了刺绣车间的主力,人称“阿进师”。此外,“晋江的石狮(时石狮仍属于晋江地区)、安海等地,惠安的县内刺绣艺人亦相继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业务转向戏衣,为专业和业余剧团服务,红彩、桌裙次之。”(《泉州工艺美术介绍》,周海宇、林建平编,泉州市工艺公司编印,1960年编印、1982年重印)

在经历了“大跃进”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近二十年的沉寂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了泉州工艺厂的辉煌时期,这也是泉州刺绣行业的鼎盛时期,除了刺绣厂的几十名工人外,外工达2、3千人(2014年10月采访陈美英整理)。刺绣品主要出口海外,成了创汇的拳头产品,这时期刺绣产品主要是“蓬绣”。此时,为适应市场的需求,金苍绣也开始兴盛起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许多工艺美术品类又走上了退工还艺、重返民间的道路,泉州的民间手工艺,也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分化和发展期。1992年,泉州市工艺公司开始兼并、改组、转让甚至解散,刺绣厂已名存实亡,仅遗十几名工人从事金苍绣,这些人不久后也陆续离开刺绣厂。进入21世纪后,民间工艺的生存空间日趋缩小,目前从事金苍绣的人数很少,掌握核心技术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且年龄偏大,呈现后继乏人的状态。

四、业态现状

伴随着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生产方式的变革、乡村生活方式的急遽改变以及民俗的弱化,许多民间美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与内陆地区不同的是,闽南是著名的侨乡,历代闽南人为了生存相继出国谋生,民间艺术成了寻根的重要途径。泉州传统民间美术的市场主要集中在闽南、港台及东南亚等闽南语系地区。作为维系乡情的纽带,金苍绣在海内外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前述提到,金苍绣广泛应用于宗教绣品与戏服中,泉州素有“宗教圣地”之称,宗教和民间信仰十分丰富,这使得金苍绣还有较广阔的市场应用;此外,泉州亦有“戏窝子”之称,高甲、梨园、木偶等戏对以金苍绣绣制的戏服有一定的需求。目前,从笔者的采访得知,金苍绣品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这些行业的的萎缩,金苍绣未来的市场状况令人担忧,况且,随着海外老一辈华人的故去,其后代是否对金苍绣保持这么强烈的兴趣,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

目前,金苍绣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从事人员匮乏、后继乏人以及技艺面临失传。首先,艺人年龄普遍偏大,从艺人数逐年减少。目前仍然从事金苍绣行业的主要有两个工场:原刺绣厂仅遗林守明与两名女工:陈美英(70岁)和罗浮(66岁),三人皆年事已高。笔者几度采访发现,坚持每日刺绣的仅遗陈美英艺人,罗浮由于家庭事由处于半工状态,另有女工许金治已于去年去世。其二是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的金苍绣加工车间。与鼎盛期的六、七十名工人相较,目前仅有十多名工人常驻车间,另有十来名外工散落在永春、安溪等县,来自刺绣厂的林秀清是她们的师傅。这些工人的年龄普遍较大,以60后为主,最小的工人亦是70后;第二,待遇低,门槛高。锦绣庄民间艺术园金苍绣加工车间常年招收工人,但工人流动性很大,许多工人因为待遇低,耐不住寂寞走了。笔者采访得知,车间工人每日工作9小时,每月休息两天,起点工资每月1500元,后根据技艺的熟练程度逐渐增加工资,但最熟练工人的工资亦不过两三千元,待遇实在不能算高。工人们如果要掌握较核心的技艺,通常要经历几年的练习,能坚持者寡;第三,工艺繁杂,后继乏人。目前掌握金苍绣核心技艺(“凸绣”)的只有寥寥数人,刺绣厂仅有陈美英一人掌握传统核心技术, 2014年11月,她收了一个徒弟,来自泉州木偶剧团的颜艺红,但由于其学艺的时间很短,技艺尚浅。而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的金苍绣加工车间仅有三、四人掌握核心技术(改良凸绣)。如果不加紧保护和传承,随着老一辈艺人的故去,金苍绣将来恐怕会陷入艺绝人亡的境地。

五、传承方式与路线

金苍绣的传承,与多数民间工艺一样,一般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为主,师傅口授心传,徒弟目识心记,靠着勤练不缀而掌握技法,并没有什么口诀,乏有理论上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以合作社的形式(泉州刺绣厂)生产,工厂内实行师傅带徒弟、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克服了传统家庭手工技艺传承所存在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等陋习,也改变了传统的师徒关系,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仍有一定的保密。这种新型的带徒方式,大大简化了传统的拜师仪式、出师要求等条件。

表一:历代金苍绣代表

表二:金苍绣传承路线

六、艺术价值

首先,“凸绣”是金苍绣最核心的技术,也构成了其重要的特色。艺人们用棉絮作垫料,敷上金银线绣出高隆的文字和龙首、兽头等,有的竟绣制高达十公分之高,技巧相当突出。这种富于立体感的技巧使刺绣摆脱了平面化的单纯的装饰效果,具有金属浮雕般的厚重质感。

其次,在用色方面富有闽南特色。金苍绣以龙蟒桌裙、彩眉在艺术效果上最有特色。其使用朱红缎子作底色,在着上金线绣,纹样边缘镶上绿色绢线。使纹样更加鲜明清晰,这种金碧辉煌的金线绣法,色感极为夺目。用色手法类似于闽南著名的古眠床、金朱漆篮的效果。闽南地区喜用红色、金色和黑色,按当地人的俗语云:红喜气、黑大方、金富贵。以红色作底子象征着喜气,金色,从质地和视觉上都能感觉到财富的重要性。这种色彩的喜好与国内其它地区较早期的名绣所采用的那种以深紫、墨绿诸类的浓暗绣地,以及近代绣品多以浅淡作底色的风格有着截然的不同。

第三,民间刺绣艺人在处理这样鲜艳夺目的平金高绣的作品时,特别大胆的是加强作品的造型性格,把卷曲粗大的龙须伸展于绣品之外达七寸余,如加冠的胡须也使用同样的手法,为其它绣品所没有。

此外,为使绣品更显得堂皇富丽,有时适当采用光洁而发亮的银色金属圆形泡子以及珠片等,使绣品生色不少。

七、保护措施

(一)抢救保护措施及落实情况

根据泉政办﹝2013﹞196号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关于泉州市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金苍绣属13项抢救保护性艺种之一。

金苍绣艺种历史悠久,地方特色鲜明,文化艺术价值较高,享有较高社会声誉。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从业人员年龄偏老,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由此,在保护方面,必须通过政策和资金帮扶,恢复开展作坊式生产经营,并带徒授艺培养后续技艺人才而得到传承保护。

具体的保护方案:

首先,安排传统工艺美术专项保护资金,资助创办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名艺人)工作室,由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授予“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保护单位”牌标”,目前,泉州刺绣厂被授予传承保护单位,并获得相应补助4万元,使得陈美英等人得以继续维持作坊式的生产。

其次,实施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名艺人)带徒授艺师徒双向补贴,重点培养后继人才。2013年至2014,共划拨带徒授艺师徒双向补贴6.48万元。金苍绣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继乏人的,对于老艺人来说,能多做一点活,多挣一点钱是最实在的事情,因此现在她们疲于应付订单,带徒授艺对她们来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长久以来,金苍绣是以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但由于收入低而又门槛高,老艺人自己对金苍绣技艺并没有太大信心,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传承。由此,要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就要开启“带徒授艺师徒双向补贴”制度,加紧培养后续人才。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上个月,陈美英顺利的招收了一名徒弟,尽管是兼职的,艺龄尚浅,但总算后继有人了。

第三,支持开展对外交流和参评参展活动。创造条件设立金苍绣技艺集中传承保护场所,征集优秀代表作品集中展示和宣传推介,提高大众对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濒危品种技艺的认识。对此,老艺人们是比较盼望的,如陈美英提到,也有个别年轻人报名要来学习金苍绣技艺,但刺绣厂破败拥堵的环境既没有多余的空间,也吓退了不少前来参观的人,如果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环境,并多宣传金苍绣,相信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这门技艺。

第四,与档案局联合搜集整理传承谱系、技法流派、名家名作、典藉记载、传统图谱,并永久保存档案馆。

(二)抢救保护建议

保护抢救的第一步在于保存和记录,要搜集整理金苍绣传承谱系、技法流派、名家名作、典籍记载、传统图谱、艺诀秘传、行规习俗等图文、视频资料,建立保护档案并作永久馆藏。目前,金苍绣历代作品,特别是名家名作绝大部位流往台湾、东南亚一带,本地几乎没有,如果再不加以整理、收集、记存,恐怕不久的将来,我们要研究金苍绣,就要到台湾做田野考察了。今日的金苍绣品订单依然以海外为主,在刺绣厂,除了老艺人手头在进行的几件绣品,基本没有成品保存,由于她们平时是有订单才做,做完后交付,手头没有遗存作品。另外,艺人手头有一些传统经典的图谱,但其并未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随意放置,破损、残缺严重。

因此,政府要建立专项的基金,尽量征集散落民间的金苍绣作品、传统图谱,向老艺人订制各类题材的精品,有机会回购一些精品,作为展示和传承之用;政府要与专家、学者联合,进行详实的田野考察,以文字、图像、影音的方式最全面的记存这门手艺,目前,笔者正在做这项工作。

另外,招工难一直是套在金苍绣技艺上的一个魔咒。锦绣庄民间艺术园金苍绣车间作为泉州最大的金苍绣作坊,一直面临着招工难题。金苍绣对技艺要求较高,刺绣者不仅要心灵手巧,而且要心静,耐得住寂寞,女工为佳。因此,林秀清提出可以招收聋哑人。经过笔者的多方联系,发现实际中存在一些困难。笔者联系到了聋哑人最集中的场所——泉州特殊教育和惠安特殊教育等学校,前者由于女生不多,且专业不合(他们开设了美容美发和油画,这两个专业的就业面和待遇程度都是金苍绣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没有合作意向,后者只招收中小学生,但表示出了强烈的合作意向,希望其初中毕业生可以进入工场,解决就业问题。如果能够由政府出面,创设一些优惠条件,促进双方的合作,形成双赢的局面,对金苍绣的生存状况的改变,将是事半功倍的有力举措。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