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幕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9-11-24

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揭牌。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的“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 11月23日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28个国家(地区)近170位传承人、艺术家和国内外嘉宾共同见证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揭牌开馆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启动。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执行。展览展示以“一条海上丝路,万千非遗瑰宝”为主题,秉承“展示、交流、合作、共享”的策展理念,集中展示非遗大师们的匠心精神和立足于向往美好生活的独特艺术创造。

泉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61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4个,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泉州南音、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被誉为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

近年来,泉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泉州“非遗”瑰宝。硬件方面,已完成 “十百千基础工程”,建成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1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中心)、1000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示范点。软件方面,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活态传承理念,建立四级名录保护体系,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会,开展生产性保护和开发利用,让非遗融入千家万户生产生活。

泉州市市长王永礼表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延续展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努力打造成为海丝沿线国家非遗参观学习、教育培训和交流展示的重要基地。他希望,通过此次非遗展的举办,进一步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繁荣发展,并通过艺术交流、学术研讨,深度挖掘和阐发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永恒魅力的千年海丝文化。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张玉红表示,福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芳竞艳,是我国非遗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发祥地,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发祥地,依托“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海丝共建国家的人文交流,在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上先行先试,展现了泉州“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的持久魅力和崭新作为。

据悉,本次展览不仅能欣赏到泉州本土4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将近500多件作品,还可以体验国内各省市60多项非遗精品,以及来自国外11个国家体现本国艺术最高水平的17个非遗精品。其中,自意大利的西西里手绘马车,土耳其的湿拓画和伊兹尼克艺术陶瓷,突尼斯的手工挂毯和红珊瑚,南非的兽皮画,印度的卡拉姆卡里和传统陶器,约旦的马赛克拼贴,科威特的蛋雕,泰国的孔剧面具和五彩瓷,韩国的纸绳子编织,马来西亚的蜡染,伊朗的手工地毯等国外17个非遗项目和大师,现场向观众表演和讲述相关的文化和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非遗馆首次开馆展览,以《物华之美-民间瑰宝》《泉腔之韵-晋唐遗响》《民俗之风-浓情闽南》《天工之巧-匠心营造》四部分,集中展示泉州市十大类别4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共500多件。展览展示旨在弘扬和传播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现代社会增添光彩,给人们生活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文 张少君)

来源: 责任编辑:傅少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