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从艺30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杨庆聪:坚守“匠心” 弘扬雕艺

时间:2019-03-21 来源:泉州网

从艺30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杨庆聪:坚守“匠心” 弘扬雕艺

杨庆聪、李幼琴夫妇时常在创作中产生思想碰撞,擦出艺术的火花。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首届技能大师、泉州市高层次人才……潜心雕刻艺术30年后的今天,杨庆聪拥有诸多荣誉。凭借精湛技艺、匠心理念、创新研究,他和爱人李幼琴的雕艺作品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他在追求雕艺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传统雕刻艺术的传承。

从“打石头的”到艺术大师

1987年,18岁的杨庆聪到惠安五中就读职业中专,希望改变家境贫寒的命运。他刻苦用功,掌握了扎实的美术功底。其间,作为优秀生,至厦门工艺美术学校学习一年。

毕业后,他被推荐到惠安石雕厂见习。此后数年间,他打石头、卖茶盘、办企业、当村支书……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但种种感悟也成为此后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创造艺术,艺术改变生活。”从艺30年来,杨庆聪坚守“匠心”,不断突破传统,敢于开拓创新,在石、木、玉雕刻艺术上均颇有造诣,其独创“造型大写意,细部小写实”的雕刻技法,基本保持原材料的天然造型,着眼于细部精雕,注重艺术“形而上”的升华,作品重在体现思想、情感的传递和表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神韵,实现从民间艺人到艺术大师的升华。以百态达摩系列作品为典型,每块石头被雕刻的地方不到整体的40%,每尊作品均根据天然造型体现悠远意境,细部雕琢尽显达摩神态和韵味。

“以前很多人说做我们这行是‘打石头的’,浑身都沾满粉尘。在被评为大师等头衔后,我们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他对去年海丝艺术节开幕式的情景印象深刻,“当时我作为受邀人才嘉宾代表,坐在开幕式现场第三排看着白岩松主持,突然间一种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夫妻携手碰撞出艺术“火花”

在杨庆聪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他的爱人李幼琴。作为影雕的杰出代表,李幼琴的作品以人物、山水、花卉等为主要创作对象,画面柔和、貌神统一、立体感强,影雕精品驰名中外。她在影雕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知疲倦,还经常因为过于投入忘了吃饭。”

杨庆聪和李幼琴经常在一起交流探讨作品创作。例如,在一幅惠女画中,俩人就惠女嘴唇右上位置是否有必要加一颗痣产生了不同看法;又如,在一幅描绘老人的作品中,双方又在老人的牙齿上是否该有个小洞争论起来……虽常有不同想法,但他们的意见最终总能达成一致。“有思想交流碰撞,才能擦出艺术的火花,让作品达到极致。”李幼琴说,“有时候感觉成品没达到心中要求,我们宁愿把它砸掉。”

2017年,杨庆聪和李幼琴同时荣获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公认的最高荣誉称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成为泉州首对同时摘得该荣誉的伉俪,在泉州艺术界被传为佳话。

希望传统雕艺后继有人

在杨庆聪的工作室内,记者留意到墙上挂着3个牌匾——杨庆聪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据他介绍,成立这些工作室的初衷就是想在创新研发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一批雕刻艺术人才,传承传统雕刻艺术。

在雕艺人才培养过程中,杨庆聪经常勉励学徒若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就要做到“四个三”,即:三术、三传、三利、三质。其中,“三术”要求学徒达到技术、学术和艺术三者融合。他认为,“技术是一种本领,学术是一种涵养,艺术是一种境界。”

名师出高徒。至今,杨庆聪的工作室已经培育200多名学徒,其中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15名,国家一级高级技师30名,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25名。杨惠山就是他的弟子之一,他专注于做好茶壶,目前已获得不少专利。

未来,杨庆聪打算建立一个雕艺体验中心,让更多青少年参观学习,现场体验雕刻的魅力。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