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巷遇·台魁巷》:朝鲜战场军医与英国俘虏生死缘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12-29

巷 | 遇 | 档 | 案

台魁巷

台魁巷

空中俯瞰台魁巷。(郭晓斌 陈晓君/供图)

地理位置

泉州市鲤城区台魁巷

所属社区

泉州市开元街道新春社区

台魁巷

A 地名由来

台魁巷

台魁巷位于鲤城区开元寺东边,南起西街,北抵大寺后路口,长约250米,依偎在东塔畔,朝见晨光照古塔,暮闻风钟洗耳声。

据官方资料记载,明代泉州状元庄际昌为这条巷子的一处庙宇题写“雁塔钟灵”的匾额,希望泉州出更多“台”(宰相)和“魁”(状元),于是这条巷子被称为“台魁巷”。也有研究者认为“雁塔”还可以写为“燕塔”,因为许多燕子在古塔上筑巢,傍晚还可以看到百燕归巢的景象。

在明代以前,台魁巷称为“奇仕巷”,泉州才子刘昌言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32年)进士。据《泉州府志》卷五十四载:“太宗顾昌言曰,卿忠孝两全,东南一奇士也。”台魁巷刘府前立了一座“奇士坊”,巷以坊名,因此这条巷子称为“奇仕巷”。而巷中的临水三夫人庙,也就称为“奇仕妈宫”。

由于紧邻东塔,台魁巷又称为“东塔边巷”。此外,巷内有一“白塔”老字号疔疮膏药店,巷子也被坊间直接称为“白塔巷”。

闽南俗语中有一句“宠儿刣瓜”,也与台魁巷巷名有关。在民间传说中,这里有一位瓜农宠溺儿子,一次赴宴没带儿子去,夜晚被响动惊醒,赫然发现头边的西瓜上插着一把刀,儿子仓皇而逃。后来儿子从军报国,回来忏悔,故事流传开来,这里便被称为“刣瓜巷”。在闽南语中,“刣瓜巷”与“台魁巷”谐音。

B 巷子看点

台魁巷

台魁巷不长,却内涵丰富,这里不仅有清代开设的老字号中药铺、在福建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仅次于妈祖的女神“奇仕妈”,还有在朝鲜战场上可歌可泣的人道主义事迹、中国羽毛球队第一任队长的光荣往事等等,充满传奇色彩。

台魁巷37号

医生黄远:

军医战俘生死缘

台魁巷

在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中,黄远医生推着自行车走出位于台魁巷37号的家门。

一个是来自中国泉州第一医院的医生,一个是来自英国莱斯特郡的高中毕业生,两个人的命运却交织在一起,共同书写一段传奇的故事。

在台魁巷37号,黄远医生的儿子黄祥君讲述这段往事。这要追溯到半个世纪前的朝鲜战场上,1950年11月,英国陆军第29旅开赴朝鲜战场,两个月后在汉城以北地区与中国志愿军部队遭遇,被打得落花流水,34辆坦克、240辆装甲车和汽车被志愿军击毁或缴获,一批英军官兵被俘虏,19岁的坦克兵彼得•劳雷就在其中。

这个高中刚毕业不久,想到东方看世界而参军的懵懂小青年,被俘后又遭病菌感染,生命垂危,急需青霉素治疗。而青霉素又是当时战场上紧缺的战备物质,这一难题摆在来自泉州台魁巷的军医黄远面前。

黄远生于1919年,当年31岁,他的成长经历非常丰富,出生于广东汕头,成长于福建厦门,在香港英文中学念高中,又从内地的医学院毕业,随后在泉州第一医院担任医生,医术高明,精通英文。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抱着为国效力的信念来到朝鲜战场,担任军医的同时还做部队的翻译。

当时全团仅有10支青霉素,这就是战场上的救命药,非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黄远请示团长后,将10支青霉素全部用在身患急性肺炎、已高烧41摄氏度的劳雷身上,将他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

而在英国,政府已经给劳雷的父母和女友发送了阵亡通知书。英国的报纸《工人日报》发出的消息却说,劳雷只是被俘,并未阵亡,而且还得到了宽大待遇。这一消息令英国政府大为恼火,称如果拿不出证据,将查封英国《工人日报》。

消息传到朝鲜战场,上级给出的命令是,一定要保证劳雷的生命安全。得到这一指令后,黄远医生向上级表示,要保证劳雷的安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劳雷和自己同吃同住,时刻观察,不让病情出现反复。这一要求马上得到同意,就这样两人在艰苦的朝鲜战场上,共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日日夜夜。而《工人日报》发回的两人在朝鲜战场上的合影,彻底证实了英国当局的失误。

台魁巷

英国报纸《工人日报》刊发的《黄医生和彼得,1951》的图片,证实了劳雷在中国,并未阵亡。

1952年11月,黄远医生回国,劳雷也于1953年被遣送回英国,两人失去联系。直到1984年广交会上,一个英国商人谈及交易对中国如何有利,担任翻译工作的黄远医生轻描淡写地说,中国人也曾对英国人宽厚以待。对方打听之后非常感兴趣,联系英国报纸发表新闻,很快联系上一直期待感恩的劳雷。

台魁巷

劳雷回忆在黄远医生救治下,死里逃生后的复杂情绪。

1988年,此时已经在一家电力公司任电气工程师的劳雷,不远万里来到泉州,看望当年的救命恩人黄远,两人一起度过了21天。远来便是客,黄远医生还承担劳雷在中国境内的各项费用。

台魁巷

两位异国兄弟多年后在中国重逢时的合影。

两人在战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培养出的友谊,是真挚而深切的。据黄祥君回忆,此后劳雷曾6次来到泉州看望救命恩人,由于担心款待不周,家人还打算安排劳雷到宾馆住下。劳雷听后马上摇头说,我和黄远医生是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战场上一起住过的朋友,与那里相比,这世界上哪还有更坏的住宿环境?在家里住就非常好了。

台魁巷

这是黄祥君珍藏的一份英国报纸。2001年9月,当地媒体《莱斯特水星报》以《战士与朝鲜战场上的救命医生会面:友好的敌人团结一起》为标题,报道黄远医生与劳雷见面的新闻。

2001年9月,黄远医生收到劳雷夫妇的盛情邀请,前往英国,两位异国兄弟又在一起度过了半个月的美好时光。劳雷深情地对黄远医生说:“我是半个中国人,要用有生之年为英国和中国的友谊而努力。我要让我的子孙后代记住你黄远医生,记住中国!”

2016年,黄远医生去世,他与英国战俘之间的友谊,在中英两国的两个普通家庭中仍将延续下去。

台魁巷10号

林家:

羽球国手添荣光

台魁巷

林健康医生讲述林家光荣往事。

台魁巷10号是林健康医生的家,他退休前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林家走出好几位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羽毛球队第一任队长林建成。

林健康介绍,父亲林铁垣是集美师范第一届毕业生,母亲杨孔雀也是毕业于集美师范。父亲家境贫寒,毕业后和母亲结婚,两人从泉州到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城市巨港当老师。后来父亲就任巨港一小校长,母亲也当教导主任,而一位叔叔也在印尼开办橡胶厂。

林健康从小立志学医,考大学的时候,他将所有志愿都填写与医学相关的专业。老师让他考虑一下当时比较热门的农业、科技专业,他说他的志向就是治病救人,非医学不读,后来果然考上了医科大学,成为一位优秀医学专家。

1939年,林健康的二哥林建成在印尼出生,开始在巨港一小读小学,后来到巨港中学读书。因为当时印尼人喜欢打羽毛球,父亲又是其中好手,就这样父亲成了林建成的羽毛球启蒙老师。1952年,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期望,林家从印尼回到中国。

台魁巷

这是1952年林建成(后排左一)跟家人回国前,印尼小球友给他送行时留下的影像。(资料图)

林建成的体育天赋很快就得到了展示,1955年9月,林建成进入泉州五中就读,刚开学便当选学生会文体部长,在田径、排球、羽毛球等项目上,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后来还被挑选到参加“奥运会选拔赛”的福建省田径代表队。1957年,18岁的他正式到福建省体训班羽毛球队报到,开始羽毛球生涯。

1963年11月,在当时印尼总统苏加诺倡议下,在印尼雅加达举办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林建成和队友获得男团亚军和男双亚军,圆满完成周总理交给的任务,回国后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一等功” 。

台魁巷

1963年,周总理观看中印对抗赛后接见中印运动员并留影,林建成站在周总理左后。(资料图)

台魁巷

1965年,林建成和吴俊盛在丹麦举行的国际邀请赛中获男子双打冠军。(资料图)

1965年,林建成获全运会男团、男双冠军。当年10月,出访丹麦参加丹麦羽毛球公开赛,获得男双冠军和混双亚军,威震世界羽坛。1969年因伤退出羽坛。

台魁巷

林建成夫妇与得意弟子、第三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冠军林瑛(左一)和吴迪西(右一)合影。(资料图)

他还曾是中国羽毛球队第一队长,1997年被聘为尼日利亚国家队教练,带队夺得非洲冠军,退役之后,现在福州居住。

台魁巷

林晓明在国家队比赛时的照片。

林家的体育天赋在后辈中也有体现,林健康医生的女儿林晓明是一名国家运动健将,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林晓明从小爱好羽毛球,据林健康回忆,林晓明小时候学钢琴,虽然也学得很好,但过了学习时间就停下。而每天早上天不亮,她自己主动去打羽毛球,随着技术越来越好,被选拔到国家羽毛球队,与世界冠军叶钊颖曾是共处一室的队友,后来因伤退役。

台魁巷1号(原)

保和堂:

悬塔济世留美名

台魁巷

台魁巷口有一棵树龄上百年的白来叶树,横跨小巷。据新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棵树每年要落两次叶,叶子掉光之后,几天后就能发出新叶来。树干看着凹凸不平,虬曲而上。在民间偏方中,叶子可以煮水治病。据《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白来叶树的叶子可解热行气,除湿消疹。如今人们每天从这棵守护在巷口的老树下穿行,已成为台魁巷一景。

老树下面是一家有200多年历史的中药老店——保和堂,为明代泉州著名理学家蔡清后裔在清代所开,专售祖传秘制“白塔”疔膏,专治疔疮和痈疽,如今由蔡家的几兄弟轮流坐诊。保和堂传人之一蔡舜龙先生介绍说,当年先辈在清代救了一位名为张壬淑的道人,道人为谢活命之恩,回赠了一个疔膏秘方。先辈在药方基础上反复调试,终于研制出一剂良方,以“白塔”为名。

以前老铺每天开门之时,都要将一座用白纸和竹篾糊制而成的五层白塔悬于门外,天晚收回,日子久了,这条巷子又多了一个别称:白塔巷。

蔡舜龙先生说,不久前,一个刚出生28天的婴儿,脖子后面长一个小碗口大小的疔疮,医院也觉得棘手,家长无奈之下寻访至此。看到婴儿实在太小,加之病情严重,保和堂也不敢保证药膏能见效。在家长再三要求下,按照传统规矩,将药膏置于桌上,分文不收,由家长自行取走。结果当天晚上打来电话,说疔疮已破,明显好转。过了一段时间痊愈后,家长带着感激之情前来奉上药酬。

台魁巷11号

奇仕妈宫:

民间女神遗福泽

台魁巷

台魁巷中段有一处过路亭,亭中坐西向东的便是奇仕妈宫的遗址。由于建筑坍塌损毁,奇仕妈神像已被请到附近支巷中接受供奉。

台魁巷

这条支巷可以直通开元寺。

台魁巷

由于奇仕妈宫已经损毁,大门被锁住。

奇仕妈又称“临水夫人”或“顺天圣母”,俗身名叫陈靖姑,是福州罗源下渡人,生于唐代大历二年(767年),享年24岁。其他两尊神像为金水娘娘和李三娘,为陈靖姑结拜姐妹。

奇仕妈是福建仅次于妈祖的一位地方女神,保佑妇女、儿童的平安,在宋代被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清代咸丰皇帝晋封其为“顺天圣母”。传说她在古田县临水乡显圣斩白蛇,当地还修了一座 “临水宫”。奇仕妈宫还从福建分炉至台湾,成为临水夫人宫。

台魁巷

台魁巷的境庙“华仕宫”奉祀保生大帝,损毁之后剩下两对石柱,移到这里。其中一对刻着一副清代对联:“华胄溯武当位尊极北 仕刘兴汉鼎义重山西”,落款“光绪乙酉年立”。

台魁巷7-1号

金国粘氏古民居:

老厝修缮留古韵

台魁巷

这是2014年拍摄的粘氏古民居。古塔、老墙和旧厝相映成趣,曾经是台魁巷最著名的网红景点。(王柏峰/供图)

台魁巷

台魁巷

这是同一角度拍摄的修缮前后古大厝对比照。

台魁巷7-1号是一座传统的闽南三进古大厝,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户主粘天配,是原新春街老街长,可惜已于2012年过世。台魁巷粘氏与甲第巷粘氏一样,均为金国皇族后裔。(相关历史可参考《巷遇•甲第巷》)

由于年代久远,古大厝许多重要构件损毁严重。所幸的是,户主三个儿子2017年与政府部门合作,古厝正在由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修缮,遵循闽南古民居修旧如旧原则,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最大可能保留原有木作及墙体,确保工程完成后全面保存、延续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台魁巷

这是2014年粘氏大厝内的样子。(王柏峰/供图)

台魁巷

粘氏古厝修缮后的鸟瞰效果图。

据新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修缮工程主要包括燕尾脊、板瓦屋面、出砖入石、封壁砖、大木作、小木作、清水砖墙、旧条石地面、旧红砖地面的修复,将作为提升泉州古城整体形象、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示范点。

工人们正在精心修缮古厝。

台魁巷

修缮用的烟炙砖、石材等都是在民间搜集的老材料,充满历史厚重感。

台魁巷

古厝中还有一块刻有明代“万历丙戌(1586年)进士吏部”的石刻。

粘氏大厝内以前曾住过花桥亭老中医李炳堃一家,这家三代出了五位医生,中医、西医都有。李炳堃的女儿还是一位中药治疗痔疮的名医,曾作为专家到马来西亚坐诊,以前远近不少患者登门就诊。

墙绘:

潜移默化出心裁

台魁巷

漫步台魁巷,一幅幅生动可爱的宣传板和墙绘令人不禁莞尔,有些还成了游客来“打卡”的漂亮背景。这些内容中有廉政文化、家风家训,还有闽南传统文化、台魁巷历史等等。

台魁巷位于古城廉政文化旅游路线,也是古城家风家教示范巷,还是开元街道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基地,各种各样的墙绘成了台魁巷的一大特色。

台魁巷

闽南语孝廉俗语,传递闽南传统的孝廉文化。

新春社区党支部书记魏丽双介绍说,台魁巷周边有开元寺、西街等景点,附近还有几所小学,是不少学生的必经之路。此前巷内许多墙体老化、脱落,社区着手对这些老旧墙体进行改造,用这种轻松可爱的表达方式,不仅向游客介绍古城知识,还可以让路过的小朋友接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

台魁巷

这幅墙绘说的是东汉时期,庐江太守羊续为官清廉,属下送来一条活鲤鱼,他命人挂在门外,表示不收礼物,直到鱼被晒成鱼干也没取下,所以有了“悬鱼明志”的佳话。

台魁巷

也许是受到巷内丰富墙绘的影响,还有画师自发在墙上画上了精美的图案。

台魁巷拾遗

台魁巷

在古城中拥有一处小院,莳花弄草,泡泡茶,养几条小狗,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女主人丘山就是把这样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个名字来自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也成了台魁巷34号这座院落的名字。

台魁巷

丘山在院内开垦菜地。

丘山是一位瑜伽私教,租下这处院落后,搜集了许多喜欢的物件,还开垦了一小块菜地,在墙角筑起了一个烧烤炉,将院落打造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平时学员通过预约,来到这里和她一起做瑜伽。隔一段时间还会邀请朋友,一起开烧烤派对,十分惬意。

台魁巷

院落东南角有一小处菜地,地中有一个圆池可以用来浇菜,以前还养过鱼。

台魁巷

自己搭建的烧烤炉,附近街坊知道她爱烧烤,家中废弃的木材,还会让她去取回来当燃料。

台魁巷

台魁巷30号是一家治疗耳鼻疾病的祖传中医店,这里除了诊治耳鼻疾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附近南音爱好者的交流场所。因为当时黄荣华医生钟爱南音,是“泉州开元南音曲艺队”队长,经常在这里举办南音同好者的聚会,还组织活动共同表演,留下了许多照片。

台魁巷

店中最大的特色,是南音和中药的内容几乎不相上下。

台魁巷

当年南音爱好者聚会交流的场景,泛黄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深植泉州民间的南音传统。

台魁巷

台魁巷并不长,但只要留意打探,可以发现非常精彩的故人故事,就像许多泉州古巷一样,内敛的传统面貌下蕴藏深刻的内涵,余韵隽永,耐人寻味。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