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 内容

晋江永和好风尚 乐善好施德行天下

时间:2018-12-25 来源:泉州晚报

闽南比干庙宏伟壮丽,是省内规模较大的比干庙,其护廊上镌刻着《林氏族范》。

茂峰中心小学的校标站台,铭记着几代人对家乡教育的深情。

阿登调解工作室

除旧布新后的茂峰中心小学,见证了诸多社会贤达和华侨的义举。

深沪水丸

◀泉州市监察委员会官方微信二维码

晋江永和比干庙内的墙上,篆刻有历代君王及文人墨客对比干忠烈精神的褒奖。

◀泉州银行官方微信二维码

晋江永和,宋代始开埠,清代易名为“永和”,寓意为“永结和好”。千百年来,好家风、好传统在这方土地上蔚然成风,永和人秉承忠孝廉节等中华传统美德,以诗礼传家,乐善好施,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家族良训耀千载

在晋江市永和镇马坪村,有一座宗祠,是为缅怀纪念亘古第一忠臣、殷太师忠烈公比干而建的闽南比干庙,这是省内规模较大的比干庙。这里香火氤氲、人潮如涌,既是比干后裔朝拜祖宗,也是马坪林氏族人商议家族大事的圣地。

闽南比干庙的护廊上镌刻了一篇林氏家族家喻户晓的族范——《林氏族范》,上面记录着林氏家族的家风家训。每当节时佳日或是有宾客前来朝圣研学,晋江市比干学术研究会会长林荣登和其他会员都会在家庙里向族人晚辈和外来客人讲解这一族范。

林氏始于中国“忠谏第一人”比干之子林坚。公元前1029年,比干因犯颜直谏被殷纣王帝辛剖心,比干死后,夫人妫氏携婢女夜逃长林石室,生下林坚。周武王克商,赐姓分封林坚于博陵。林氏家族历3000年繁衍,成为中华巨族。

《林氏族范》,为明朝刑部尚书林俊所写,主要内容有: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谨,事君必忠敬,居官必廉慎,处乡里必和平。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毋富而骄,毋贫而滥,毋信妇言伤骨肉,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嫉妒贤能,伤人害物;毋出入公府,营私招怨。毋奸盗谲诈,饮博门讼;毋满盈不戒,妙微不谨;毋坏名丧节,灾己辱先。

族范从营造和谐家庭的基本原则、治国的四纲、家族成员修身养性的方法、人生的道德底线等方面,规范着家族里的每一位成员,传递着林氏传统家风里讲究不忘本、尽孝道、重教育、秉正直、讲诚信、重忠义的精神,这则族范在晋江永和马坪村林氏世代里传诵,成为马坪林氏规范子孙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急公尚义代代传

林氏急公尚义的精神,在历代林氏子孙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作为非法律专业出身、从事职业与司法工作毫无关系的普通人,近年来,林荣登却先后荣膺 “福建省十佳优秀调解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称号。

年逾古稀的林荣登回忆道,这与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林荣登出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在他记忆中,母亲虽然不识字,但非常勤劳善良。上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时期,因为处事公正、为人正直,林荣登母亲被推举为村妇委会主任,参与村里的土地调整工作。在当时社会各项制度、法律等还不规范、健全的情况下,开展土地调整和解决纠纷,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调解者不仅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还要考虑周全、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做到让众人心服口服。

从小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的林荣登,渐渐养成了换位思考、诚实守信、勤劳朴实、热心助人的习惯。几十年来,“厝边头尾”常常一有难解的事,就一通电话打给他,请他协助处理解决。而德高望重、处事公正的他,也备受乡亲敬仰和尊重。

30多年来,林荣登调解了不少民间纠纷,阻止了许多恶性事态的发展和扩大。在无数次调解工作中,他公正公平,针对不同的调解对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一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中,为了案后安置事宜他带头捐款数万元,为无助的当事人募捐了50万元善款,彻底解决了案后遗留问题。至今他为调解纠纷垫付了多少钱,已无法做出一个准确的统计。他的高风亮节,令许多人非常钦佩,一位资深的法官非常感动地说:“你真是这个社会的福气。” 林荣登被评为“美丽晋江人”,晋江市政府还专门以他的名义设立了“阿登调解工作室”。

好家风,决定一个家族的未来。母亲的言行影响了林荣登,而林荣登的言行,也影响了他的下一代。林荣登为社会、为宗族公益奉献的每一笔钱,背后都少不了儿子们的支持。从资助学校的教育、家族文化建设到社会慈善公益,儿子们都踏实地做着,从不张扬,十分低调。因为这种急公尚义、无私奉献的好家风,林荣登家庭被评为“晋江市五好家庭”。

解怨释仇惠乡里

林氏重忠义、秉正直、讲诚信等家训,深深影响着马坪林氏子孙,比干庙左侧的一方碑亭,记录着一个秉公尚义的感人故事。

生于清末的林玉揖,少年时聪慧明理,谦恭仁厚,简朴好施,他一直教导着子孙要孝悌传家,并在乡邻之间维系和睦的民风。正值国家多难动荡,民间也多有矛盾冲突,且当地民风暴戾好斗,一旦爆发械斗不仅荒废了生产,有时甚至会造成伤亡,冲突怨恨深结,常常造成恶性循环、冲突延续数年,林玉揖的长子和次子都因此而死亡。

痛定思痛之后,林玉揖意识到械斗贻害无穷,必须想办法调解宿怨、平息械斗。于是他亲自协调械斗双方的纠纷,平息冲突,做了大量的工作,直到双方都心悦诚服,同意冰释前嫌、和平共处。只此一件,便功德无量。而林玉揖的贡献不仅于此,他一生行善积德、德名远播,品行备受敬仰。因此,在他去世后,乡民立碑以兹纪念。如今,当家乡兴办各项公益事业需要援手时,海内外的林氏子孙便会遵循林玉揖乐善好施、急公尚义的遗风,纷纷慷慨解囊、仗义疏财。

在福建地区曾有句话叫做“无林不开榜”,说的是在科举考试中,一般都会有林姓的考生考上进士,这得益于他们一贯秉承的“学必勤”,以诗礼传家的千古家训。在这一祖训的指引下,林氏子孙中精英人物众多,如“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作者林外就出生在马坪。

三代接力兴教育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永和镇,除了马坪林氏一家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还有许多姓氏的家风都可圈可点,共同构筑了这方“永结和好”的乐土。永和镇茂亭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茂峰中心小学,就凝聚着许多海内外乡贤的爱心,更有一段祖孙三代慷慨支持教育的佳话。

日前,茂亭村旅外乡贤陈垂保回到家乡,向村里的茂峰中心小学慷慨捐资50万元人民币,并以其父陈长炒的名义设立了教育基金会。对陈垂保来说,支持教育事业,只是继续扛起老一辈陈家人的旗帜。从他的祖父开始,就与茂峰中心小学有了浓得化不开的渊源。

陈垂保的祖父陈德印在自己生活尚不宽裕的时候,对村里的教育事业就尽己所能,捐资捐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孩子们创造安稳的教育环境,如今,村里还保留着一部分当年陈德印捐赠给学校的书桌。2011年,茂峰中心小学第三次扩建,陈垂保的父亲陈长炒热心参与、积极奔走,出资出力,在众多热心华侨、乡贤的共同努力下,茂峰中心小学很快完成了扩建,这所学校也成了远近许多村庄里规格高、条件好的名校。

茂峰中心小学校长王传浦回忆,2011年学校第三次扩建时,他经常看到一位老人在建筑工地上,来回走走看看,虽然步履蹒跚,但基本每天都会来,“这位老人就是陈长炒。”这位老人对家乡、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深情,令许多当地人十分感动。

如今,茂峰中心小学将校址的三次扩建信息和捐建情况进行了专门布置,设置了感恩墙;同时还将前两次校舍扩建的捐款石碑设置成校标基座,寓意在前人的夯基立础下,才有了今日学校的成长发展,通过这一形式教育孩子,传承优良传统,也鼓励孩子们刻苦学习,学会感恩、学会奉献。

旅游小贴士

访海底古森林遗迹 品滨海美景美食

晋江市永和镇以盛产石材闻名,优质花岗岩资源储量1.5亿立方米以上,2003年5月被中国石材工业协会授予“石材之乡”荣誉称号。永和石材矿开采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有文字记载,近现代更是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经历几十年的变迁,那些残存下来的石窟,如今早已变成另一番模样,成为一个个独特的废弃石窟景观。近年来,永和镇正积极探索石窟群的生态改造和开发利用,将历史留下的一个个“天坑”,变身成为值得期待的文旅资源。

作为晋江市中南部的交通枢纽中心,永和地理优势十分明显,与英林、深沪、安海、东石等镇毗邻,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多元。游完闽南比干庙,不妨到周边的深沪、安海等镇走走,这里有周末休闲游所需要的一切元素。

以深沪镇为例,深沪湾有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有距今7500—8000多年的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海底古森林遗迹,距今9000—25000多年的古牡蛎礁,有海蚀变质岩等世界罕见的珍奇景观,还有古人类庵山旧石器时代遗迹……

深沪早在唐、宋、元年代,就能营造船身大、容积广、构造坚固,抵抗风涛力强的民用以至军用的海船,宋代泉州造船工业蓬勃发展,深沪成为全国有名的造船基地,深沪镇为了抢救、保护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制造工艺,在镇文化中心建造“船模馆”,除陈列有代表性的木帆船模型外,还由泉州市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代表性传承人陈著纯、杨良盾等人负责采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建造了一艘长21米、宽5.7米的木制帆船,到深沪海丝公园入口就可以欣赏到这艘精美的福船。

深沪物产丰腴,海产质美鲜活,孕育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名小吃,深沪水丸、深沪紫菜、深沪鱿鱼干、深沪虾仁干、深沪糖芋、深沪花生、深沪巴浪脯等7件产品更是被评为国家地理商标。

深沪水丸远近闻名,制作水丸最上乘原料当推狗母鱼、马鲛鱼、鳗枝鱼和鲨鱼。将鲜鱼剖腹去头、骨,沥干血水后,用匕首形小刀刮下鱼肉如泥,放入绿瓷壶挫拍,继而加入清粉、水、盐、蒜茸和味精等辅料,挫拍至适度黏稠即成料。这样的鱼肉泥,能变换为水丸、包腹水丸、虾丸、鱼粳、酥糕、鱼卷等多种美味的小吃。

此外,深沪拳头母和明炉杂菜卤、壶仔饭、马鲛羹、菜包粿、糖芋等一大批特色鲜明、味道鲜美的地方特色小吃,吃不了,可以“兜”着走,带回家,慢慢吃。

一日游线路:闽南比干庙——晋江市云裳小镇互联网经济产业园——深沪文化中心(船舶馆、民俗风情馆)——烽火台——国家中心渔港——仿古木制帆船福船——璧山崖刻——海底古森林遗址

[责任编辑:吴阳阳]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