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巷遇·象峰巷》:这里出了位新中国首批跳伞员

时间:2018-12-14 来源:泉州网

巷 | 遇 | 档 | 案

象峰巷

地理位置

泉州市鲤城区象峰巷

所属社区

泉州市鲤中街道新峰社区

象峰巷

A 地名由来

象峰巷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新峰社区,巷口东起西街紫云屏粉墙后,中间穿过新华北路,巷尾西抵甲第巷三朝口,全长500余米。据王人瑞先生的《泉州与我》一书记载,象峰巷在清代以前叫“船坊巷”,民国初年改为“象峰巷”,以后又改为“上坊巷”,如今已恢复“象峰巷”的名字。这里是古代的山坡,后来开发为住宅区,地势很高,据称是古城最高之处,如象背之峰,故名“象峰”。《泉州市地名录》一书也解释: “此处有一小丘陵似象峰,故名象峰巷。”

B 巷子看点

象峰巷

王人瑞绘制的泉州古城图,圆圈处即为陈、张、王等几户官宦之家。

象峰巷正对开元寺,开元寺的照壁紫云屏就立于象峰巷口,这里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其中以“上坊巷陈”“上坊巷张”“上坊巷王”等三大家族最为显赫,“陈张王”三家相邻,坊间有“丁财贵”之誉,说的是三大家族除了都是官宦之家,又各有特点:“陈”人丁兴旺,“张”家业富庶,“王”仕途显贵。在上世纪50年代开通新华北路的时候,按照规划路线,马路从陈家祖厅穿堂而过,因此陈氏后人的住所如今分列道路两旁,其他几户大家的古厝也在时代变迁中不复存在,但屋宇连绵、蔚然壮观的景象,至今依旧生动地存在于后人的集体记忆中。

象峰巷人杰地灵,走出过众多进士、举人,仅王氏一家,当年门前就有一座牌坊,上书“兄弟进士”四个大字。此外,还有清代同治年间翰林、泉州五中前身“泉州府官立中学堂”筹办者之一陈棨(qǐ)仁、我国空军第一代女跳伞员王人驹等等。

1908年,晋记织布局曾在此驻扎专织土布、自行漂染和销售,如今已无遗址,留存下来的建筑中,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铁炉庙、上世纪80年代《泉州晚报》的编辑部大楼、半世纪前泉州民间义务消防队带有五角星的房子等等,悠久的历史留下道不完的精彩故事。

象峰巷陈家:

仰苏读我聚德星

象峰巷

陈昌新先生凭借记忆手绘的陈家大厝平面图

在新华北路127号,陈氏后人陈昌新、陈庆元、陈一鸣、陈昌明、陈舒等几位先生共同回忆当年陈家的概况。

陈家祖籍河南颍川,明代入闽,居于晋江县永宁卫(今石狮永宁),清代光绪年间迁入象峰巷。据陈氏后人回忆,陈家大厝坐北朝南,为三进大五间张、带双护厝布局,内有园林、鹿苑,面积之大、格局之高,在当时远近闻名。其中正门匾额上有三个大字“太史第”,这是由于明、清两代修史之事归于翰林院,清朝的翰林学士有“太史”之称,而陈氏祖先陈崇庵为清代翰林。官厅匾额上有“胞昆同榜”四字,说的是陈棨仁、陈棨仪两兄弟同榜中举的佳话。此外,厝内还有唐伯虎和祝枝山等人的真迹、清末书法家何绍基的祝寿对联等等,这些都在历史变迁中散失殆尽。

据陈一鸣先生回忆,陈宅内各厅堂的命名也是书香四溢,堂名“绾绰堂”,东厅名为“曼陀罗山馆”,东花厅名为“藤花吟馆”。西厅名为“仰苏山房”,说的是户主仰慕苏东坡之情。西花厅名为“玉池山馆”,书房名为“读我书斋”,说的是读书的目的之一在于了解自我,颇有深意。还有一副门联“湖海留豪气,清芬聚德星”,说的是陈氏历史上名人陈元龙、陈寔(shí)的典故。

象峰巷

据陈氏后人回忆,在大厝拆迁过程中,部分假山石料移到了青年乐园(如今的芳草园)内。大厅内两尺见方的大红砖移到了开元寺大殿内,供修补用。如今开元寺内大雄宝殿前的石阶,也是当年从大厝内移出,上面几个规则排列的孔洞,就是当年安装门扇的印记,只是年代久远,开元寺人员更替,这一说法暂时无从考证。(陈舒/供图)

象峰巷

陈棨仁63岁时照片(资料图)

陈家在清末出过一位在泉州有口皆碑的教育家陈棨仁(1836年-1903年,字铁香,又字戟门),同治十三年(1874年)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改任刑部主事。回到泉州后,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先后在泉、漳、厦的清源书院、石井书院、鹏南书院、双溪书院等处担任过山长之职,还曾任泉州五中前身“泉州府官立中学堂”经办之职。

陈氏在明代万历年间还曾出过一位武探花陈有纲,当年陈家还在永宁,这也成了石狮历史上唯一一位武探花。后来陈有纲官至广东都司南头副总兵,曾率军击退过倭寇的进攻。

象峰巷

陈府当年留下来的香案桌。(杨茂盛/供图)

象峰巷

陈家当年的楠木条屏保留下来,由著名书法家吕世宜撰写。(杨茂盛/供图)

象峰巷王家:

蓝天巾帼史留名

象峰巷

象峰巷(上坊巷)王家祖宅旧照,远处路口即为现在的新华北路。(翻拍于王人瑞《泉州与我》)

象峰巷王家紧邻陈家,同样是官宦门第。据王氏后人王建家先生回忆,祖宅内曾有“兄弟进士”“世世进士”牌匾。当年王家占地有8亩之多,大门前还有一副对联:“三支分十郡,八闽第一家”,说的是对家族繁衍和成就的自豪感。

据史料记载,象峰王氏最早来自河南,元代时元兵到处搜捕宋室官宦,因此隐姓埋名,四散奔投,其中一派辗转到了石狮市蚶江镇水头村,后来从水头迁至象峰巷,经商致富,成为望族。如今水头村还有王家祖厝、进士墓、象峰寺,这座寺庙的名字和象峰巷一致,据王家长辈回忆,这是当年王家发达之后回村捐建的。

在时代发展中,王氏家园大部分被征用,位于象峰巷的祖宅于1995年被拆。

象峰巷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女跳伞员王人驹。(郭榆丹/供图)

王家出过一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女跳伞员王人驹,王人驹毕业于培英女中(如今的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55年8月,王人驹所在的中国跳伞代表团,受邀前往保加利亚参加社会主义国家跳伞友谊赛。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出国参加比赛的国防体育代表团,最后王人驹的成绩超过部分资深外国选手,获得1500米个人综合跳伞项目第7名和2200米个人延迟跳伞项目第8名,从此拉开了我国女子定点跳伞项目正式登上国际大舞台的序幕,载入史册。

此外,王人驹的父亲王振声,是1956年参与新华路规划施工的工程师。

象峰巷

王家还曾经营泉州传统的茯苓糕,王建家至今保存一张1958年时任泉州市长的崔运亮签发给他父亲王庭湖的流动摊贩营业执照,上面写着资本额:25元。

此外,象峰巷张和象峰巷宋也有不凡的历史,张氏后人保存一张上世纪70年代的照片,上面的陈德徽为泉州御史陈庆镛的曾孙女,是名副其实的名门闺秀。

象峰巷

宋氏后人宋成基先生回忆,当年宋家曾在菲律宾经商,他还保存当年菲律宾亲戚写给“上坊巷69号”宋家的侨批。在普通人家还在点油灯的年代,宋家大厝内四处的电灯明亮。而一份1956年从象峰巷王家典过来的土地分配地契,见证当年几家大户人家之间的交往历史。

象峰巷18号

许天恩老人:

匠心独运造双塔

象峰巷

距离象峰巷口不远的18号,是一处闽南传统手巾竂,这是许天恩老人的家,他严格按照1:100的比例,手工打造出树脂东西塔模型,精美程度令人惊叹。

象峰巷

许天恩老人给东西塔模型涂上了不同的颜色

“这得益于古人在建造东西塔时候的美学规律。“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有工科背景的许天恩老人谈到东西塔时滔滔不绝,“两座塔的高度略有区别,而塔身周长都约等于塔身高度。从理论上说,圆柱形物体只有它的周长等于高度时,才是最美观和谐的。”

在东西塔附近长大的他,从小就对两座石塔有很深的感情。退休后,一个念头便冒了出来,能否复制出两个缩小版东西塔?有了这个念头便停不下来,他花费大量时间终于做出来的模型,却怎么看都不对劲,缺乏美感。后来朋友介绍王寒枫先生的《泉州东西塔》给他,他如获至宝,严格按照上面的数据,以1:100的比例来打造,终于做出了充满美感的模型。

象峰巷

白天光线好,手巾竂天井中的石桌椅就成了他的工作台。

完全用手工打造的东西塔模型,看似简单,其实繁琐无比,一件模型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特别是每座塔上都有80尊浮雕,他曾问过工艺品厂的价格,如果帮忙制作,一个就需要120块,一座塔的浮雕就要近万元。他放弃这个想法,重拾全部手工打造的信心,找来图案,一个个在放大镜下制作。经过长时间反复打磨,如今随便从160个小浮雕模型中挑出一个,他都能说出位于哪座塔第几层的哪个方位。

象峰巷

许天恩老人介绍说,东西塔模型不仅外观造型,内部构造也和石塔一模一样,树脂的东西塔经过上色,加上纤毫毕现的细节处理,不到5公斤的模型有了石塔的厚重感,呈现出一种不计时间和精力的匠心精神。

象峰巷22号

朝旭楼:

地接象峰望紫屏

象峰巷

象峰巷与三朝巷相连处,曾有一处“观音妈头”(即观音宫),现已不存在。在“观音妈头”斜对面,是22号光明美食休闲屋,店面后面的洋楼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经营这家休闲屋的女主人名叫Linda,这栋洋楼是从奶奶那一辈留下来的,家里曾是印尼华侨,1958年建造这栋洋楼。

Linda之前在香港生活,在半山区发现一家美食饮品店,这家店曾在业内比赛中一战成名,成了香港的网红店,里面的美食味道非常受欢迎,平时总要排队。于是她萌生了将好味道带回泉州的想法,随后应聘到这家店,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尝试,终于学会了制作方法。

去年她在象峰巷的光明美食休闲屋开业了,实现了自己小小的梦想。为了保证美食的质量,许多原料都是从香港采购。她还特意买来一个现在已不多见的蜂窝煤炉,用来熬煮卤面和米粉里的骨头汤,还原古早味。至于下一步的计划,她打算将洋楼加固处理,符合标准后,申请开办一家民宿。

象峰巷

洋楼名为“朝旭楼”,大楼面朝东南,确实可以看见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山花上的线条装饰,具有上世纪初西方的Art Deco (艺术装饰)风格。

象峰巷

楼上楼下都有对联,只是楼下的对联已在几十年前被凿毁,如今仅留下被毁的痕迹。而楼上的对联幸运地保留下来,横批“紫云献瑞”,显示户主姓黄,落款戊戌年与今年一致,恰好是60年前的1958年。对联为“楼观双塔开奇景,地接象峰望紫屏”,在楼上可以看到双塔奇观,在楼下又可直通紫云屏,一副对联嵌入东西塔、象峰巷、紫云屏等名称,很接地气。

象峰巷48号

许家:

市隐开元近咫尺

象峰巷

穿过新华北路,来到象峰巷后半段,48号门楣上的“觉圃”在巷内很显眼,里面确实也别有洞天。

象峰巷

据户主秦秀燕阿姨介绍,房子建于1968年,丈夫许佳锥曾在文管部门工作,醉心于文艺创作。建房子的时候,他请来惠安工匠,将自己对园林的想象在这片不大的院子中打造出来,加上自己题写的字句,营造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院落。

象峰巷

厅内有许佳锥当年创作并题写的七绝一首,有“市隐开元近咫尺,象峰高处浴东风”一句,表明许家的地理位置和作者的胸襟,落款是甲寅年(1974年)。

象峰巷

厅内四个门楣上分别有“勤俭”“慎谨”“春风”“瑞气”等字样,外镶花边,体现户主的居家之道。

象峰巷

有趣的是,许佳锥当年还在院落中用卵石铺就了一副自撰的对联,只是年深日久,字迹已无法分辨。

象峰巷

许佳锥打造的小型园林,中间有一座“聚馨亭”。

象峰巷

园林中的“纳馥桥”“一柱峰”均仅长一米左右,虽为微缩景观,却也布置得十分妥帖。

象峰巷

院内还立有一块石碑,上书一个“虎”字,用于镇宅。秦秀燕阿姨回忆,当年朋友们亲切地称许佳锥为“许哥”“佳哥”,因为“佳”与“觉”谐音,他便将”觉圃“二字写在大门门楣之上。

象峰巷65号:

铁炉庙:

泉州冶铁第一炉

象峰巷

位于象峰巷尾的65号,是历史悠久的铁炉庙,1998年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炉庙在象峰巷的历史并不长,此前位于新门街龙头山,千年前,五代时期晋江王留从效曾在该处冶铁,后人在冶铁处建起一座庙宇,供奉留从效冶炼泉州第一炉铁所用的冶铁炉,所以这座庙宇称为“铁炉庙”。

庙嵌有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泉州知府徐源等人立的《铁炉庙记》石碑,上面记载泉州曾从龙进京赶考前,曾到庙里祷告,在第二年的宋代庆元五年(1199年)高中状元,于是曾从龙返乡后重修铁炉庙。

1958年,铁炉庙旧址建厂,铁炉庙迁来象峰巷,主祀吕洞宾。此处原来是吕厝祠堂所在地,而且铁炉庙在龙头山除了供奉铁炉,也供奉吕洞宾,如今又来到吕氏的祠堂,也算是机缘巧合。

2005年,铁炉庙重建后,主祀释迦牟尼、观音,同时供祀吕洞宾、三夫人等神祇,就这样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共处一庙,成为铁炉庙的一大特色。

象峰巷拾遗

象峰巷

铁炉庙旁边有一栋6层建筑,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泉州市委机关报《泉州晚报》的办公场所。在编辑楼后面,还有一栋6层的记者楼,楼上至今还保留“记者楼”三个大字。这里是泉州著名的“北大楼”,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栋楼先后考出过三名北大学生和一名清华学生。除了北大、清华,这里还有孩子考上中科大、上海交大等著名学府,而且还出了三个博士生,可见这栋楼的文化底蕴之深。

象峰巷

在西街南侧云屏附近紧邻象峰巷的一条支巷巷口,可以看到“大哥公”三个字的标识。这条宽仅1米左右的小巷内,门牌上仍写着西街,但坊间称其为“菩萨巷”,或者“土刹钻”。在菩萨巷内看过几个标识,绕过几个弯后,可以抵达泉州民间有名的“大哥公庙”。

象峰巷

庄劲松先生从小在开元寺东西塔下长大,据他介绍,由于菩萨巷地势较低,而地下的水路相通,每到下雨的时候,附近的雨水全在菩萨巷内聚集,会钻出很多“胡子鱼“,这种鱼又叫“土刹”,于是这条巷子被称为“土刹钻”,或者雅化为“菩萨巷”。上世纪40年代,开元寺还没有建起围墙,周边散布许多民居,还有多个庙宇,大哥公就敬奉在紫云境境主公“吴大帝”旁边。他们家负责守护大哥公,1958年开元寺建围墙,他们就将大哥公神位请到菩萨巷黄氏祖业上,经过几代人,一直守护至今。

象峰巷

紫云屏后还有一口四孔井,据附近居民庄先生介绍,其中两眼八边形的井,因为现在用处不大,且井口较低,出于安全考虑,已用水泥封上。另外两口圆形井,至今井水充盈。

对于这口四孔井的来历,庄先生说坊间传说有好几种,其中之一是当年捐桑田建开元寺的黄守恭家中有古桑百亩,古井百口,这就是其中的一口。

象峰巷

象峰巷口39号的墙壁上,保存一颗硕大的五角星,白墙红星,引来许多游客拍照,这是半个世纪前泉州义务消防队留下的标志。据附近了解这段历史的杨先生、庄先生回忆,当年泉州义务消防队搬到象峰巷之前,设在开元寺门口的保生吴大帝宫楼上,由附近的热心青年组成。消防队的楼上吊着一个大铜钟,每当附近出现火情,便有人敲响铜钟,附近的青年便闻声而聚,前往救火。救火设备也非常独特,由于没有现代的消防工具,使用的是两轮板车,车上有一个大水桶,用铁架固定,需要两个青年不断按下木杆,通过人力挤压,水车中的水通过水管喷向着火点。水车旁挂着的水桶也是特制的,桶口为半圆形,便于在紧急抢险的路上贴紧水车。

象峰巷

这是位于象峰巷尾,接近三朝口的林基灶洋楼,建于1928年。林基灶是泉州江南霞洲人,在马尼拉靠经营布袋厂白手起家。1920年,多位华侨出资创办新华中心小学,林基灶就是其中之一。此外,鲤城区档案馆还有一份孙中山签发的奖状,感谢林基灶资助革命事业。当年陈嘉庚来泉州,就安排在这栋洋楼的二楼,居住一月有余。

洋楼在建造前就冲着百年基业的方向构建,用材非常考究,后人几乎没有翻建过,至今依旧坚固。廊柱带有希腊科林斯柱式的风格,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

象峰巷

象峰巷

象峰巷54号是一家中医诊所,骨伤科中医张国辉一家来自台湾阿里山,是高山族人。据张国辉医生回忆,当年曾祖父张水淼带着祖父从台湾来到厦门,以中医为业。在厦门行医的时候,一位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韩国商人,因四处寻医未果,来到张家,结果在这里药到病除,按照传统,还专门送来一块韩语匾额致谢。上世纪80年代,张家从厦门迁至泉州象峰巷,虽然地处象峰巷偏僻的支巷内,但医术过硬,仍有许多病人慕名问诊。

象峰巷

象峰巷4号是一家公益书屋,接受捐赠书籍和提供免费阅读,名为“芥子书屋”,取于佛家《维摩经》“芥子纳须弥”之句。这间如芥子般的小小书店,确实包容无涯的知识。

在芥子书屋建成前,这里曾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酱油老店,其中的豆油、辣酱以及现在很少见到的传统调料酱青,远销新门外各乡里。除了在店中售卖,店主还用一辆三轮车载着酱油走乡串村,大受欢迎。

芥子书屋附近的紫云屏后,半世纪前有一位刘姓女士,颇有传奇色彩。她支起一张小方桌,在紫云屏后用毛笔替人写侨批,由于字迹典雅,遣词得体,在远近居民中流传一种说法:“在她这儿代写的侨批,亲戚不仅喜欢,还更容易汇钱回来。”晋江、石狮、南安许多人也赶来请她代写。

在芥子书屋对面,以前是老字号“车堀林”林芳祥石花膏,这些传统文化留下的美好画面,留在许多老辈泉州人的记忆中。

象峰巷

这是2004年,紫云屏后的黄家在老城区旧房改造时发现的一块骑仰石(杨茂盛/供图),重约75公斤,上有“蛾术堂王”四个字,两边刻有凹槽,便于练武时抬举。此前在旧馆驿的亦香吟馆中,也曾介绍过一块类似的骑仰石。

四书中《礼记》有“蛾子时术之”之句,说的是连蚍蜉这样的小虫,都知道要时刻勤学苦练。因此“蛾术”比喻勤学,这应该是“蛾术堂”的武士留下的习武器材。

据庄先生介绍,泉州男人自古有“拳头烧酒曲”的爱好,喝酒、听弦管(南音)之外,最好的就是“拳头”,习武之风普及,以开元寺附近犹盛。他幼年就看到两位拳师比武,徒手从塔外攀上东西塔,在40多米高的塔尖迎风而立。后来由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这样的经历已不可再现。

象峰巷

象峰巷53号是民宿费里旅社,楼顶可看到红屋顶簇拥的东西二塔,千年古塔之下,留下太多的秋月春风,引人追忆。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