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提升内容创新能力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12-07

提升内容创新能力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30强”文化企业座谈会发言摘登

提升内容创新能力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钟书阁书店的设计融入了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元素,吸引读者关注。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按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旗舰”成长起来,一个文化板块正在资本市场崛起,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近日,在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中宣部召开了全国“30强”文化企业座谈会,骨干文化企业负责人就如何坚持守正创新,肩负文化使命,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发言。光明日报特整理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提升内容创新能力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地区划分 制图:邱玥

提升内容创新能力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行业分类 制图:邱玥

肩负文化使命 推进文化创新 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

中宣部副部长 孙志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8·21”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文化供给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这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活跃繁荣文化市场、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有着新期待,新形势赋予新使命。我们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不断升级,向往更多的消费方式、更新的文化体验、更高的精神追求,迫切需要提供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我们看到,实现高质量发展既对我国经济提出了新要求,也是对文化产业提出的新要求,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科技变革新趋势、人民生活新期待,迫切需要深化文化改革创新、提升文化发展质量。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世界更加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向世界更好展示自己,迫切需要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文化使命,聚焦文化主业,以守正创新为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内容创新能力、优化文化产品供给,助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对于文化企业来讲,优秀的产品、优质的内容、优良的服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基。“30强”文化企业,除了规模大、效益好之外,很重要的是都有很强的创新创造力,都有一批在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拳头产品”。但总体来看,质量高、口碑好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加强内容创新、优化供给内容的任务还很繁重。一是突出思想内涵。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甚至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广大文化企业要有崇高的文化情怀,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以优秀的文化产品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二是对接受众需求。要主动适应群众多样化、分众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选题更精准、表达更精准、对接更精准上下功夫,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以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赢得受众、赢得口碑、赢得效益。三是发扬工匠精神。文化艺术需要创意,文化精品需要打磨。要发扬精益求精、“十年磨一剑”的匠心耐心,深入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完善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奖惩考评等扶持提升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出精品的激励引导机制。

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文化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承担着教育人、引导人的特殊职能,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优先。广大文化企业要肩负起文化使命,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美誉度的知名品牌,做有责任、有温度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者、服务者,做真善美主流价值的传播者、引导者。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破、立、优”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 刘伯根

最近一段时期,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集团新时代的工作主线,并发布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发展中,我们认识到,当下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出现后,要把结构优化、新动能培育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为主攻方向,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目标。

当前,制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生产能力不足、要素投入不够,而是对新需求把握不准、对新渠道掌控不力、对新传播方式运用不精,根本上则是我们对市场新变化反应迟钝而带来的供需失衡。这种迟钝和失衡,既反映在产品结构上,更反映在投资结构、资产结构、业务结构、营收结构、人才结构等方方面面。因此,抓住优化资源配置这个重点,整体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适应、满足和引导新时代的新需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是破、立、优。所谓“破”,就是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止损的就止损,坚决拔掉“输液管”“呼吸机”,实现去无效低效产能、去无效低效库存、去无效低效杠杆,为优质企业、高效板块节省资源。所谓“立”,就是树立起创新这杆大旗,通过创新补齐资源短板、品质短板、人才短板、制度短板,通过培育新动能,为可持续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所谓“优”,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政策供给、优化绩效评价等,进一步降低内部摩擦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政策滞后成本、提升政策支持效率,降低内部分配成本、提升正向激励效率。

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出版企业,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标志。我们提出要“坚持一个统领,打造三型集团”,其内涵就是通过高质量发展最终建成世界一流文化企业,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任何的宏伟蓝图,最终都要落实在具体指标上,出版业要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要突出产业特殊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突出结构性,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中关键的结构性问题,推动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具备引领性,指标值设置既要考虑宏观环境,也要考虑产业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瞄准世界一流的定位来设置指标。

锤炼品格品质品牌 着力做专做深做强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梁勇

近年来,凤凰集团加快推动从扩张品种规模向专业化、垂直化、品牌化转变,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知识服务融合发展转变,从书店图书零售向营造多元文化消费空间和线上线下互动转变,不断创新内容、创新业态,在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化消费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发展中,我们努力以“三品”“三做”为目标,提升精品生产能力。一是锤炼品格,形成凤凰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文化品位和艺术主张,强化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体现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形成凤凰出版的时代特色、江苏特色和人文特色。二是铸造品质,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注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倡导把图书作为投资产品来做,树立只有读者消费才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理念,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完善精品生产体系,把图书作为艺术作品来做。三是做亮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出版社品牌、图书产品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着力做专、做深、做强,就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各阶段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据各自的专业方向和人才优势重新定位。一是进一步做专,从扩张图书品种规模向专业细分领域垂直拓展,确定主攻方向,压缩图书种类,做精专业产品,逐步在专业领域内形成特色、产生影响。二是进一步做深,围绕畅销图书进行深度开发,推进向全媒体转化,实现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同步出版,策划向影视制作、舞台作品、动漫游戏等其他艺术呈现形式转化,形成多元系列产品,提高优质资源使用效率。三是进一步做强,选择一批基础好、有优势的出版单位,加大人才和资源集聚力度,有效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我们注重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架构共享融通框架,逐步做到纸质出版与数字技术手段融合,纸质内容、数字内容与数字技术、平台融合,内容资源、大数据采集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内容、数据、技术与教育创新理念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特别是充分发挥“凤凰”教育内容优势,将教育出版数字化作为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多维开发视、听、读产品,深度开发在线教育、在线课堂、在线服务,成为新型教育服务提供商。

四个方面“聚焦突破” 建设强大电影企业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仲伦

当前,中国电影正在由大国向强国发展。衡量电影强国有许多重要指标,包括要有完整的电影产业体系、世界影响的优秀电影、强大的全球发行能力、成熟的金融支持体系,而更为核心的是否拥有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强大电影企业。

多年来,上影集团立志建设成强大的电影企业,坚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攻,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文化事业单位向现代市场主体的转变;实现了从单一制片企业向产业链完整的电影企业的转变;实现了从实体经营向实体和资本经营并重的转变;实现了从自我发展为主向全面开放合作的转变,8次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称号。

2018年,上影持续建设产业链,“两个效益”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国家重大项目电影《攀登者》以及电影《音乐家》、电视剧《大浦东》等正在顺利推进中。同时,企业经营继续保持应有增速,企业负债率和流动资金等指标状况良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目前,上影集团正在四个方面“聚焦突破”,加快建设强大电影集团:

聚焦“上影出品”,在创作上有更加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上影电影《西藏天空》、电视剧《焦裕禄》《彭德怀元帅》先后得到中央的肯定。我们要全力以赴抓紧抓好国家重点电影《攀登者》《国家密码》,以及《天边》等创作,抓好首部长篇水墨影片《斑羚飞渡》和电视剧《外交风云》等创作。用精品力作支撑起“上影出品”的高度。我们还要聚焦新媒体新平台新型影像产品的制作。

聚焦“上影市场”,在市场控制力上有更加重大突破。去年,上影联和院线在全国院线票房排名第三,院线加盟影院总数突破509家,银幕总数3158块,座位数45.86万个,覆盖全国27个省147个市,联和院线累计票房共计2.44亿元,同比增长18%。上影参与发行影片总票房近125.3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23.75%。目前以每年15家新影院建成速度在发展,还在寻找新的“标的”院线,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优势,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新提升。

聚焦“上影制作”,力争在提升数字化电影制作的国际水平上有重大突破。对接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目标,以上影拥有600多亩地的上海电影基地(车墩拍摄基地)为平台,利用上影近年来与国际著名电影公司合作积聚的优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成果,重点发展虚拟拍摄、云制作、数字置景、剧本预览等尖端影视制作技术,打造以老上海风貌为鲜明特色的场景拍摄区、以全球协同发展的制作高地、以现代影像娱乐为核心的电影主题公园,由此建成新型国际电影基地。

聚焦“上影资本”,在主业资本化等领域有重大突破。在上影股份上市完成后,继续完成上影制片、上影制作等其他主业的资本化进程。

以数字出版助推传统出版企业做强做大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鲍洪俊

洞察国内国际出版业的发展形势,我们深感推进数字出版发展已经成为出版业凤凰涅槃的重大机遇。传统出版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定海神针;数字融合是我们壮大事业产业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未来。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发展数字出版认识清醒,起步较早。近年来,集团启动融合创新项目近百个,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与全国数字出版市场井喷式发展的实际相比,集团数字出版还处于起步期,现有的数字出版项目规模小,资源综合运用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这些困难和短板,有些是传统出版原来就存在的,有些是在互联网环境中衍生的,二者相互交织,加大了发展的阻力。

为促进数字出版发展,集团将融合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确定推进数字出版转型的总体目标:努力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从内容生产商向内容服务商转型,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新兴出版产业链,新兴出版产业链经济体量占比达到30%以上。

为加强顶层设计,集团确定“双层多元”的数字出版发展方式:“双层”是指主体责任上分成集团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多元”是指出版主体全覆盖,还指推进手段上采取多种方式,形成的产品和服务以多种形态呈现。在集团层面,制定了数字出版转型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了项目扶持机制、规划引领机制、综合服务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确立了并购较为成熟数字出版平台、打造超级客户端的战略目标。在子公司层面,要求各单位按照移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出版流程,设立独立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并依托各自的专业禀赋,围绕集团的主营业务,在内容服务领域拓展广度、夯实厚度。集团将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将业态相近、具有资源整合可行性的部分二级单位整合,改变点多面广但规模偏小、资源分散的局面,推进数字出版扩盘增容、提质增效。

这几年发展迅速的知识付费领域,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和PGC(得到APP)、UGC(知乎)、PUGC(喜马拉雅FM)等明晰的内容生成模式,印证了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过程中,人类知识生产、知识服务、知识消费的碎片化、便捷化、全息化、立体化已成趋势。集团将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标准,发挥在传统内容生产领域多年耕耘的优势,把握“知识服务用户”的数字出版大逻辑,建立数字出版内容、流程标准,形成适应从内容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的体制机制,努力在移动终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

以千古情书写城市文化传奇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娴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深耕文化领域二十多年,立志挖掘城市的文化品质、寻找民族的文化脊梁。每一个文化景区都是从历史的土壤里挖掘而来,每一台千古情演出都是从文化的长河中凝练而成。宋城演艺扎根生活,精心创作,通过主题公园和艺术舞台这些载体调动观众的喜怒哀乐,演绎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提升内容创新能力 优化文化产品供给 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亚千古情》演出现场。光明图片

迄今为止,宋城已拥有自主投资经营和在建的杭州、三亚、丽江、九寨、桂林、上海、西安、张家界、澳大利亚、西塘等国内外一线著名旅游城市数十大旅游区,三十大主题公园以及上百台千古情及演艺秀,并以品牌输出的形式推出宁乡、宜春、佛山、新郑等轻资产合作项目,以此完善演艺连锁的全国战略布局。

作为中国演艺行业的龙头,宋城形成了“千古情”品牌核心竞争力。以创意为起点、以演艺为核心、以主题公园为载体,宋城在经营模式上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演艺企业、旅游企业,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在对主题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以及演艺产品编创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创新理念,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同时,在产品运营期间,专业团队能够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变化,不断融入自身的灵感和原创性的内容,及时获取和融合新鲜元素,进行持续整改、持续创新。经过长期持续发展,宋城演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演艺集团,“宋城”“千古情”以其影响力成为了旅游演艺和创意产业的代表性品牌。公司深耕演艺行业多年,在项目选址、投资把控、演艺创意、创作设计、舞台呈现、服装道具、景区运营、观演体验、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上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能够获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

2017年全年,公司旗下的演出数量合计15000余场,观众达5000余万人次,其中“千古情”系列演出8000多场,观众达3500多万人次,创造了世界文化旅游演艺市场的五个“第一”:剧院数第一、座位数第一、年演出场次第一、年观众人次第一、年演出利润第一。

今年,公司以“夯实、创新、突破”为指导思想,全方位提升消费者体验,全力打造宋城精品。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091.26万元,利润总额137866.7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45.11万元,同比去年增长25.01%。2018年前三季度的各项利润指标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未来我们将以“演艺宋城、IP宋城、网红宋城、科技宋城、旅游宋城、国际宋城”“六个宋城战略”为指引,加强演艺内容的提升创新,灵活运用科技助力演艺产业,并投资建设“演艺谷”文化艺术小镇,打造“一带一路宋城国际艺术节、戏剧节、狂欢节”,让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融入于生活,让城市成为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文化+”战略推动融合发展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铁军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由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投资设立、总资产超过45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百亿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近年来,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扎实推进“文化+”战略,构建起了多门类、多产业发展格局,是西部唯一连续7年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9次上榜“中国服务业500强”的文化企业。

集团坚定推进“文化+”战略,充分发挥曲江“文化+旅游+城市”的传统优势,结合西安历史文化遗迹和资源,打造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南门·碑林历史文化街区、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萯阳湖景区等一系列重大公共文化项目,通过文化旅游带动城市发展。按照精细化、品质化思路,结合新科技、新理念,深挖文化内涵,以高标准高标尺对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传统旅游区进行改造和提升。今年11月,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新增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是陕西首家“AA+”级文化企业,已成立多个文化产业基金,在支撑集团产业发展的同时,为西安市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持续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以文化产业为特色,累计建成众创空间聚集区和特色区38个,投入使用总面积达67.5万平方米,极大促进了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的融合发展。

全力打造出版高地和文化品牌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王岚

近年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围绕全力打造出版高地和文化品牌,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实现了“双效统一”。社会效益方面,《布罗镇的邮递员》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数名列全国前茅;“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2018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拟资助项目入选总数均位列全国出版集团首位;入选第十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经济效益方面,2017年,集团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31亿元,同比增长9.6%;利润总额2.10亿元,同比增长3.27%。2017年末,集团总资产达77.91亿元,比年初增长20.06%;净资产达42.38亿元,比上年增长8.7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作为国家主题出版骨干项目的承担者和全国最大最重要的主题出版内容提供主体之一,今年以来,集团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出版了一批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世纪精品。在2018上海书展上,集团集中展出了13000余种图书,组织了24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并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出版集团共同承办了“2018长三角主题出版论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以“平台+内容+资本”促进融合发展

芒果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勇

芒果传媒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全资子公司,从2014年初开始实质性运作,四年多来,通过直面竞争打造新媒体平台、主动对接资本市场、持续创新做强内容产品,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融合发展的芒果独特路径。截至2017年底,资产总额达128.95亿元,收入101.81亿元,实现净利润9.2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芒果传媒实现收入81亿元,实现净利润13亿元,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2013年开始,传媒环境发生急剧变化。面对未来的全媒体大格局,到底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单纯的内容提供商,还是平台建设者?湖南台选择的是后者。2014年,湖南台创立芒果传媒有限公司,将6家具有行业上下游互补空间的公司绑在一起,打造集内容制作、艺人经纪、战略投资、新媒体平台于一体的芒果生态圈,投身网络视频领域,推出互联网媒体平台“芒果TV”,实现PC端、移动端、OTT、IPTV全平台覆盖。同时宣布独播战略,湖南台所有内容只在芒果TV全平台传播。截至2018年9月30日,芒果TV现有全平台月独立用户超过2.8亿,手机APP安装激活量达5.76亿。

为对接资本市场,我们布局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新媒体业务整体上市。逐步建立和完善由芒果创意孵化基金、芒果海通基金、芒果次元基金、芒果文创基金等组成的芒果基金投资体系,覆盖了从前端内容孵化到后端战略协同的资本服务链条。目前基金规模合计超过50亿元,围绕大文化、泛娱乐产业,累计投资项目40多个。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芒果TV先后完成两轮融资。今年6月21日,快乐购重大资产重组获证监会审核通过,芒果TV与芒果互娱、天娱传媒、芒果影视、芒果娱乐五家公司整体打包注入快乐购,正式成为国内A股首家国有控股的视频平台。

全媒体产业链业务的协同发展,夯实了内容驱动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坚持“芒果独播+优质精选+精品自制”的策略,坚持“不疯狂烧钱,投入少但效率高”“另辟蹊径的优质视频平台”等理念,追求持续创新。依托芒果TV新媒体平台,建立起了包括影视剧及综艺内容制作、艺人经纪、音乐版权、游戏发行及多场景互动体验营销、媒体零售、消费金融等在内的全产业链,进一步凸显业务协同效应。

今年7月,湖南省委部署推进广电、出版等省管文化企业改革重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网控集团、潇影集团正式整合,将把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打造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有规模、产业链完整的骨干文化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芒果传媒还将不断孵化新业务、不断将新业务发展成熟并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

用创新推动广电网络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国中

江苏有线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实现净利润11亿元。2010—2018年,连续九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

在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广电网络产业发展之路上,我们突出抓了三方面创新。

一是着力有线电视业态创新,巩固主流思想文化阵地。江苏有线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增强内容集成能力和原创能力上,构建面向多渠道、多终端传播的内容资源体系。一是增加直播频道内容,更大范围传播正能量;二是完善公共服务,围绕党委政府富民工程、特色小镇、党的建设、文明创建、全民阅读等工作提供有线电视服务;三是优化生活服务,打造健康医疗、残疾人服务、就业信息、福利彩票、保险超市、交通学习、大剧院等栏目。

2017年以来,江苏有线陆续上线了“孝乐工程”“地方新闻”“电影院线”三大栏目。“孝乐工程”已与广东、浙江等24家省级广电网络公司签署落地协议,预计年底前全部上线。“地方新闻”依托江苏有线自有专线网络和统一传输平台,及时汇集、集中呈现省内13个设区市电视台每日时政新闻内容,供随时检索、点播和收看。“电影院线”将院线影片搬上家庭电视大屏,已经完整引入一年内的院线影片近400部,并通过定期免费推广精品主旋律电影等措施丰富群众生活。

二是助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发展智慧广电业务。近年来,江苏有线积极参与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进入社会管理服务、智慧城市、智慧乡镇、智慧社区、智慧党建、政府云计算中心建设等领域,推进智慧广电项目建设,助力政府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目前,江苏有线共开发出智慧政务、智慧文化、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等延伸服务数十项;探索出以洪泽、通州、丹阳为代表的智慧城市模式,以苏州“有线智慧镇”为代表的智慧乡镇模式,以常熟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智慧社区模式,全省建成智慧城市6个、智慧乡镇57个、智慧社区342个。

三是推广“有线宝”专项金融服务,实践“文化+金融”跨界发展。

江苏有线与江苏省农行共同策划推出“有线宝”专项金融服务,用户通过双方营业网点或江苏农行手机银行,办理人民币3万元、5万元和8万元一年期定期储蓄产品,不但可以获得江苏省农行提供的1.95%的年利率收益,而且对应办理产品档次,还能够分别获得江苏有线赠予的价值1%即价值300元、500元和800元的有线电视综合服务,用以支付收视维护费、付费电视和互动电视点播费等。自今年8月份在南京上线试点以来,用户累计办理“有线宝”业务5000笔,吸引储蓄资金超过1.8亿元。

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次忠

山东出版集团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规范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集团连续14届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7年集团(合并)实现营业总收入95.96亿元,同比增长15.53%,实现利润总额14.1亿元,同比增长57.3%。

在发展中,我们努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同步做大做强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同时做好自身积累增长和资本市场并购,加强规范管理。一是以集团为主体,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实现运营效益最大化;以新地投资公司为主体,构建文化资本运作体系,形成了集文化投资、融资租赁、私募基金、债权投资为一体的完备投资业态;新昕、新源、新力公司加快由管理资产、经营资产向多元发展转变,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新业态。股份公司在做强做大出版主业的同时,以上市为动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扩大营收和资产规模,提升山东文化的实力和影响力。在全系统陆续开展“规范管理年”“学习创新效能年”和“一推双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降库存、降费用)、“僵尸”企业清理整合等工作,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强基固本 创新求变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义国

近年来,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进一步突出主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着力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基础、规范管理和人才保障,努力实现做强主业和做大产业相结合,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相协调,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2015到2017年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集团2018年1—9月营业收入172.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7%;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15.34%。

在创新发展中,努力创新内容形式,做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种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加强新旧媒体融合,在细分领域形成特色。搭建网络原创出版平台“长江中文网”,开展数字、影视、有声、出版、游戏全版权产业链运营,截至2017年底已有签约作品13800余部。同时不断创新形态业态,加快推进转型融合,围绕“出版+”“文化+”,努力打造以主业为核心、辅业协同发展的文化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圈,依托特色内容、品牌资源,积极培育新增长点,探索产业链延伸、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此外,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将“绿手指”项目部、“绘森活”工作室、“诗歌中心”等新项目的孵化基地作为“社中社”或公司化运作,并在出版社设立首席编辑工作室。

平台赋能深耕内容厚植产业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赵依芳

华策影视在深化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把提高作品质量作为生命线,以创意引领和平台赋能来深耕内容、厚植产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中,坚持对标国际,建立影视工业赋能体系,坚持推进智能化、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影视质造平台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华策在杭州、上海、北京三地事业群建立了数据中心、创意中心、研发中心、经纪管理中心、制作中心等部门,系统性开展项目前期策划、剧本优化、制作企划、制作筹备、拍摄发行、项目总结以及质量管理、成本管控、资源协同等一整套体系的实施和优化,搭建高峰作品的体系化平台,规模化、精细化地打造既符合主流价值观、又适应国际化市场的系列精品内容。为促进资源整合,成立了浙江华策影视高等研究院,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合作打造以成果转换为导向的高端化、前沿化和专业化高等研究机构,深度推进影视产业的数据化、产权化、项目化、实体化、贸易化。下一步,华策拟发起建立长三角区域影视合作联盟,实现长三角区域影视企业资源共享,打破区域内的行业壁垒、科技壁垒、人才壁垒,推动影视产业的全球化资源在长三角区域的合理配置和优化落地,助推区域内的影视文化产品的策划、制作、发行、出口等环节达到国际水准。

打造精品化原创影视产品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董事长、总裁 薛继军

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坚持以打造正能量、高质量、精品化的原创影视内容为目标,深化改革发展。正能量,即舆论导向正确、价值取向积极,具体说就是“为国家修史、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高质量,就是“三高”,即高品位、高品质、高品格;精品化,就是“四精”,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传播精准。

总公司按照“以我为主、面向市场”的运营原则,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开展多个细分领域的衍生开发,大范围织就IP价值网络。总公司旗下的动画专业制作公司——央视动画近年来逐步探索建立起动画节目版权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和衍生开发体系,从动画片策划、制作、台少儿栏目播出,到内容授权、商品授权、促销授权、主题授权四个维度全方位多角度对动画片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开发,并且将成熟动画IP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成功打入动画电影市场,获得过亿元票房。公司化制播模式的创新也让产业开发变成了一种可能,央视创造传媒通过多个节目和项目的磨合,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内容产业链开发模式,包括新媒体版权销售、节目图书开发、小程序、舞台剧、节目衍生品、网络衍生节目等。

围绕立德树人做强做优教育出版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春迟

近年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确保教材反映新时代,体现国家意志,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2018年,集团再次入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

在发展中,我们一方面做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编辑出版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做好高校“马工程”重点教材修订出版工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的编写、制作工作。中教华影电影院线是由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教育电视台参股,于2017年5月发起成立的一家大型国有传媒企业。公司依托“全国校园电影院线”,致力于打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新阵地,构建全国电影市场新补充,创建服务师生的多元文化综合体,打造校园文化新生态。为大力支持新疆和田地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2018年10月集团组织所属出版社向和田地区教育局捐赠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图书,总计捐赠图书29.4万册,价值640余万元。

改革创新促融合 优质发展壮主业

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 赵东亮

近年来,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面对新时代,拥抱新时代,自觉适应供给侧改革需求,以内容为王、平台为要、科技为先、资本为力,探索走出一条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之路。

一是促进出版与科技的融合。打造行云国际出版平台、版权互联网交易平台、互联网教育平台、出版传媒物联网平台等四大平台,围绕产品链、价值链、产业链的延伸抓融合;实施出版主业“10+N”工程助推转型升级,实现经营业态由传统的编印发等向新平台、新媒体等新业态领域延伸。

二是促进出版与资本的融合。率先推进“版权+科技、版权+金融”模式,为文化企业的上下游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提供全方位的支撑。目前,集团直接投资+发起基金规模累积约80亿元。2018年3月,智明星通完成股份制改造,成功挂牌“新三板”。

三是促进出版与市场的融合。以并购重组为路径,不断拓展全球市场发展边界。集团总募集资金40余亿元用于智明星通、美国意联等10个文化科技型新业态并购标的,并购的企业业务在超过40个国家的市场推广,提升集团现代出版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并购世界领先的物联网技术公司美国意联,增强集团在全球物联网研发技术及专利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家出版融合发展(中文传媒)重点实验室已建立,并牵头制定全国出版业第一个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