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无雀替 不成中华建筑 独特构件 见证历史

时间:2018-09-29 来源:泉州网

在漫长的中华建筑史中,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形式大体有七类,即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等,形状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选材讲究,多以檀、楠、银杏、香梓等木材为原料,以整块木头雕成

“雀替”是清代名称,又称为“插角”或“托木”“牛腿”,宋代称“角替”,指置于梁枋下与立柱相交的短木,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雀替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之一,十分具有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个时期的雀替也不尽相同。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形态演变 雕艺渐精

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精华部位,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据专家介绍,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就产生不同的要求,于是就出现形式和风格各异的雀替。在泉州收藏爱好者许超颖眼里,在中华建筑中,所有雀替都雕刻得很华丽,给人深刻的印象,大有“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之感。

宋元时期的雀替已较为盛行,有头绰幕和蝉肚绰幕。头绰幕是一种装饰极为简单的雀替,仅在其近端雕刻出两三根线条,形成几个瓣状纹。而蝉肚绰幕的雕刻稍微多一些,它的特点是在其近端可出连续的曲线,看起来就像是蝉肚形状,所以叫做“蝉肚绰幕”。这两种雀替形象,虽然有一些雕刻,但是还都非常简单,而元代之后的雀替纹饰渐渐地丰富起来。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

明清时期的雀替,在靠近柱头处都有三幅云及拱头承托,除了一般的雀替形式外,还有骑马雀替、花牙子雀替等变体。明代之后雀替才广泛使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明代时的雀替虽然还保留有一些蝉肚绰幕的痕迹,卷瓣较为均匀,每瓣的卷杀都是前紧后松,但已经不是完全的宋元时的样子了。

到了清代之后,雀替十分成熟地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清代雀替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清代时的雀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肚”部的曲线越来越缩减,“肚”的面积渐渐变小,而头部相应地越来越大,并且头部给人感觉是突然间下垂,形象上的改变非常明显。

在漫长的中华建筑史中,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虽然,它的雏形可见诸于北魏,但是到了宋代,还未正式成为一种重要的构件。这个时候它还只是柱上交托阑额的一根拱形横木,所起的装饰作用很小,并不受人注意。

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于是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渔樵耕读

渔樵耕读

选材讲究 题材广泛

雀替木雕选材极为讲究,多以檀、楠、银杏、香梓等木材为原料,以整块木头雕成。雀替的艺术表现力则有直接与间接之分。一部分住宅的雀替雕刻表现较为直白,用意开门见山,一目了然;而状元、进士、秀才、儒商等的府第,其雕刻往往文化品位较高,人物与动物画面构思巧妙,典雅含蓄,耐人寻味。

在许超颖收藏的雀替中,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包括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珍禽瑞兽、奇花异草,富有繁荣昌盛、前程锦绣、福禄寿喜、吉祥如意、避邪镇宅之寓意,或具有教化意义。其中,人物题材是精华部分,尤其是一些有文人画风格的木雕雀替,清雅脱俗,具儒者之风,弥足珍贵。

戏曲人物

戏曲人物

许超颖拿出一块刻有“渔樵耕读”的雀替介绍,渔是东汉严子陵,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严子陵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樵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出身贫寒,靠卖柴为生,但酷爱读书。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他仍自强不息,熟读《春秋》《楚辞》等,后由同乡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耕所指的是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场景。读则是讲述苏秦埋头苦读的情景。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出,代表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现代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大概是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吧。

许超颖的另一块“姜太公钓鱼”雀替同样引人注目。话说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命辅佐周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为了引起文王对自己的注意,于是在陕西渭水的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文王知道后,觉得这是一位可敬的奇人,于是亲自主动跟他交谈,发现是位可用之才,国之栋梁,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和周武王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弯钩钓鱼,直钩钓鱼者为数不多。直钩钓鱼的人往往与世无争,与人不争,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奢求,不哗众取宠,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他人的尊重、垂青、赏识、重用。需要遇到周文王那样能识别直钩钓鱼的慧眼者。”许超颖表示。

雀替见证中华建筑史的发展

雀替见证中华建筑史的发展

独特构件 见证历史

大体上雀替的形式可归纳成为七大类,就是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等。

宋代以前,雀替基本上是拱形替木,有两种基本形式:楔头雀替和蝉肚雀替。明代之后雀替才广泛使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发展,逐渐运用雕刻工艺,但主要是卷草纹样,造型也相对单一。到了清代,雀替已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清代雀替做法通常是做半榫插入柱子,上侧楔置在额枋底面,上面雕饰花草、鸟兽以及人物等装饰,装饰作用也由此替代最初的实用功能。由此,雀替产生了多种形式。跨度较小的两柱之间,两雀替较长,并对接起来,如山西祁县门楼的雀替称为“骑马雀替”。园林、民居廊下,玲珑精美的透空格子或花卉装饰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大式作法建筑中,梁与随梁枋之间还有隔架斗拱雀替。

雀替艺术历史悠久

雀替艺术历史悠久

雀替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精选材质,相适而用,雕刻技法集深浅浮雕、镂雕、圆雕之大成。形式多种,兼容南北各派,既有宫廷雍容华贵风格,又有江南书卷之气以及各种民俗风格。简约而不简单,复杂而不杂乱,层次丰富而清晰;讲章法,讲布局,路径通明;或写实,或写意,风格多样性;精致细腻,粗犷豪放。

许超颖表示:“雀替多种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是和社会的前进发展与时俱进的,雀替也在见证着历史的发展。”

雀替之美让许超颖着迷

雀替之美让许超颖着迷

一件精美的雕饰雀替,绝不仅仅是可欣赏的建筑木雕艺术品,它有着更深厚的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学者曾将中国建筑的文化品格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意识;二是重伦理、淡宗教的思想;三是“亲地与恋木”的情结;四是达理而通情的技艺之美。

由于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动荡,以及现代各种思潮的冲击,先人们曾经生活的空间不再完整,传统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传统建筑的遗存越来越稀少。如今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失去的和将要失去的并非都属应该扬弃之物。很多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的东西是那样的精美绝伦,令人心驰神往。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