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传承”和“活力”全都有!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连办三年

时间:2018-08-22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正在举办的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从2016年开始已经举办了三届。该活动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每届展演的主题、剧目都不一样,前年,6个省区市的13个院团演出23台戏;去年,9个省区市包括台湾的豫剧团参加;今年,共6个省区市19个院团演出24场。人们常说,三年小变样,五年大变样。一件事情进行了三年,往往就可能出现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连办三年,积累了经验,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出对地方剧种发展的一些启示。

豫剧《红梅记》剧照

启示一: 豫剧“北京展演月”的运作模式是促进地方剧种发展的有效办法。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增强了全国豫剧院团的凝聚力。参演院团覆盖全国多地如河南、新疆、陕西、河北、安徽、湖北、山东、陕西、台湾的几十个院团。恰如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团长王新民形容,参加豫剧“北京展演月”就是“像回娘家一样,全国的豫剧人一家亲”,这一形容可以说表达了参演院团一致的心声。去年,台湾豫剧团为参演辗转周折,其服装、道具、布景先通过海运到天津,再从天津港口运至北京。

当然,这种凝聚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深耕。如组织、推动方——河南豫剧院平日对其他省区市院团给予了很多创作帮扶,定期举行的全国豫剧院团长工作交流会给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以今年参演剧目为例,河北省沙河市豫剧团《太行新愚公》得到河南豫剧院帮扶,西安市豫剧团《宇宙锋》主演徐俊霞,本来就是河南豫剧院输出的演员,湖北老河口市豫剧团《黄河绝唱》主创也都是来自河南,如编剧陈涌泉、导演张平。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说:“对于河南豫剧院的援助、帮扶,他们很受感动,我们拧成一股绳,真正在一起做事。”

第二,激发了青年人才的成长。本次参演院团可谓大小不一,归属也不同。有省直院团,有县市级院团,除了国有剧团也吸纳民营院团,有的从未进京演出过,或者好几十年没有进京演出。大量基层院团的演员对到首都大舞台的演出机会高度重视,视荣誉与挑战并存,为此全身心准备,通过演出与专家、首都观众互动,进而得到锻炼、提高。

通观三届展演,对人才的培养一直是组织方有意识的追求。李树建认为:“培养人才,河南豫剧院视为重中之重,对青年人大力培养、大胆使用。”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吴素真、刘雯卉、杨历明等已经活跃在舞台。本届开幕大戏的重任就落在了青年团身上,由此可见一斑。一方面青年演员积极上进,另一方面是老一代、中坚力量对新人的托举,这两方面让观众感受强烈。上一届参演剧目《全家福》,李树建、贾文龙等甘当人梯,本届参演剧目《尧山情》,汪荃珍、孟祥礼甘为绿叶,汪荃珍正值其艺术高峰却只演了七八分钟的戏,《朝阳沟》四代同堂,王善朴、杨华瑞、高洁等老艺术家都在80岁以上,盛红林、杨红霞是目前演出《朝阳沟》的中坚力量,可喜的是,现在又有了新生代的康沙沙、张军涛。老一代传艺,是对年轻人在为人学艺上的言传身教。

第三,有利于剧目的打磨、提升。从遴选剧目来看,坚持了“三并举”的原则。时间能够检验出精品,同时对新创剧目是更大的挑战。展演先要经受住处于首都这个全国文化中心的观众检验,另外,不得不说“一剧一评”机制的促进作用,邀请戏曲专家对新创剧目提出各种有针对性的意见,对老的经典剧目也有新的总结和阐释,提升了剧目质量。刚结束的两台戏《北魏孝文帝》《打金枝》恰巧就代表了这两种类型:新编历史剧《北魏孝文帝》是汇集了专家意见后“升级”复排版;《打金枝》虽作为经典,仍然在收集专家新的观点。

第四,为剧种发展营造了声势。展演扩大了豫剧的观众群体。2016年,现场观众达到4万多人次,网上点击达到3.5亿人次,2017年,网上点击总量上升到4.5亿人次。观众有河南籍在京务工者,也有部队的官兵甚至将领,有戏曲界、影视界、音乐界等文艺领域的专业人士,等等。有观众表示,他们期盼每年听到“豫声”,豫剧的观众群已经基本巩固下来。

豫剧《朝阳沟》

启示二: 豫剧“北京展演月”平台化运作应坚持几项原则。

一是始终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响应这一号召,今年展演月中的入选剧目现实题材超半数,如《尧山情》《春风化雨》都是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题材,《老子、儿子、弦子》反映老有所养的问题,《太行新愚公》讲述了知识分子优秀代表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尽管某些戏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他们贴近百姓生活、歌咏先进人物,确为社会所需。

二是在平台化运作过程中应探索方式、方法的创新。在经费保障上,除争得政府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之外,也须积极争取获得社会层面的支持,如此次展演承办方的负责人多方努力争取企业赞助,以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在宣传模式上,注意“戏曲+互联网”的结合,每一届的展演剧目都在戏缘APP平台上直播,拓展了传播渠道,增加了受众;充分利用演出之外的时间和机会,在第一年的展演月期间曾派出小分队在鸟巢露天演出,慰问在京务工人员;充分利用在京的文化资源,抓业务和抓党建相结合,河南豫剧院参加本次展演月的党员在党委书记汪荃珍、副书记吕青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三是要让参演剧团互利发展,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展演月期间的场租费和部分宣传经费是由举办单位负责筹措的,其他院团就节省了进京展演的开支。当然,互利还体现在如上所述的剧目创作帮扶、交流学习之中。有的剧团进入这一平台,因一出好戏,因进京演出,受到当地政府重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豫剧《常香玉》剧照

启示三: 豫剧“北京展演月”的成功运行,有赖于豫剧人特别是领军人物对该剧种的奉献精神与使命担当。

事在人为,成事者不仅有探索的勇气,更有拼搏的劲头。用李树建的话说,这么做就是想让“全国的豫剧活起来,繁荣昌盛”。

而每年搞这一活动需提前准备三四个月,领导与工作人员极其忙碌:展演月日程紧凑,每天演出一场戏,需要演出组在晚12点以前必须撤离,下一个剧团紧接着入场装台,为的是赶在早上9点钟就开始新剧目的走台排演;为了搞好“一剧一评”工作,负责宣传和会议组织的人员结束工作要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仍然要继续联络接待工作,这种节奏要延续一个月。

五年前,河南豫剧院恢复建制之时,领导团队就定下了目标:“下好全国豫剧一盘棋”。

大的格局不仅体现在打破地域、院团界限,也体现在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上。如前文中所提,众多正值盛年的领军人物为青年人才让出舞台。正如汪荃珍所说:“没有怨言、遗憾,我的恩师常香玉给了我们机会、平台,我现在要让青年人站在我的肩膀上。”汪荃珍对学生也倾其所学,其学生王玉凤在另一台大戏《红梅记》中担纲主演,获得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好评。如果没有对豫剧发展的使命感和担当,青年人才或许还在摸索中,又何谈崭露头角!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命题、大任务。透观三年的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无论在人才、剧目,还是观众、传播的方方面面,豫剧呈现了既有效“传承”又迸发新“活力”的不凡气象,且有显著趋向性的苗头:一批保留剧目、精品剧目,开始向高峰攀登。依笔者的浅见,下一步应继续将之常态化、深度化,在策划和实操上日臻完备,激发参演院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适应人民的新需求、新期待。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