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朱鉴:他的奏折曾让皇太后落泪

时间:2018-07-27 来源:泉州晚报

功勋卓著,古时泉州城内有其多座牌坊;朱氏家族以“至孝”为泉州人所称道,“孝感传芳”成为该族灯号;“土木之变”后,他为国严守雁门关,抵御瓦剌军队的入侵

鲤城金龙街道的古店朱衙已有500多年历史

据称,旧时古店亦立有纪念朱鉴的牌坊,今已废。其石构件散落于社区内。

《兴泉朱氏族谱》中有朱鉴画像,栩栩如生。

明景泰间,泉郡别驾谢琛曾倡修石笋桥(浮桥),朱鉴为之撰写修桥碑记。图为今浮桥遗迹。

孩童时的他,割股愈父;中年时的他,威守边关;晚年时的他,悠游如鹤。这就是朱鉴,一生充满传奇的人。

孝义当先 美名远扬

大约半个月前,家住鲤城区金龙街道古店朱衙一带的朱瑞昌老先生突然发现,他们朱衙护厝边一尊非常古朴的明代石狮子不翼而飞。人们在惋惜石狮子丢失之余,也对古店朱衙悠久的历史大感兴趣。近日,记者在走访古店社区后发现,古店朱衙原为泉州明代都宪朱鉴的故居。而朱鉴其人其事更是充满传奇色彩。

据泉州朱氏一族世代相传的《兴泉朱氏族谱》记载,朱鉴家族的先祖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任古田令,其子孙卜居莆田黄石,历经宋代渐成望族。至入闽十五世祖朱器高(朱鉴曾祖父),举明经博士,任泉州泉山书院山长,携家眷定居泉州郡东海清亭。元末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福建平章政事陈友定领兵征兴化、泉州,与地方豪强那兀纳的军队激战,双方部队烧杀劫掠,百姓生灵涂炭,山长朱器高一家也被抢掠一空,“家窘尤甚”。

朱鉴的父亲朱则文,10岁时便父母双亡,就养于伯父朱德春家中。据郡志载,有一次朱德春伯侄出门遇贼,贼要杀朱德春。朱则文时当少年,抱持伯父呼泣,告求贼称,愿自己代伯父就戮。贼人感朱则文孝义,把他们伯侄都释放了。而据《兴泉朱氏族谱》内朱鉴亲撰的《重修朱氏族谱序》一文所载,“贼”实为陈友定的部下。

朱则文家境贫苦,但夫人陈氏十分贤淑,婆婆年老失明,陈氏常自己忍饥奉养老人。在家中即将断炊时,陈氏梦见神灵告之“汝夫妇孝感天,将赐金助汝”,结果“戳地果获白金为锭者数十(另一说为三百余两)”。见到从天而降的金子,朱则文却冷静地道:“天既济我,安可独利”。他把金子换成谷物数千斛,周济“贫匮及弗克丧葬者”。由是,孝义之名远扬。

割股愈父 孝感传芳

在讲究孝义的家庭中成长,朱鉴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了尊礼崇孝的品性。据清乾隆《泉州府志·卷42·明列传》载:“朱鉴,字用明,号简斋,晋江人,则文子也。童时父疾割股以进水药。”朱家时常穷得揭不开锅,有次朱则文病了,还是孩童的朱鉴为了让父亲能喝上碗肉汤来辅助用药,竟偷着忍痛割自己的臀股肉下锅熬汤。遗憾的是,父亲朱则文还是因病过世。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57·都宪朱简斋先生鉴》:“(朱)鉴成童,割股愈父。父竟不愈,哀毁逾常。力贫奉母,常游郑懋中、高宗显、周太初诸先生之门。”

后来,朱鉴自撰《朱氏父母孝感志》一篇,勉励子孙后代以孝义立身,而“孝感”终成朱氏一族的灯号(堂号)。如今在鲤城金龙街道古店一带,许多户人家的门匾上都有“孝感传芳”字样。这“孝感”二字,实源于朱则文夫妇、朱鉴两代人的孝义之举。

再后来,朱鉴在朝中当了大官后,朝廷为朱则文夫妇立“孝感”坊于文锦铺。该坊的中垛,大雕“孝感”二字,横石雕“诰赠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孝子朱则文太淑人孝妇陈氏”。在这石坊的附近,原本还有“都宪”和“恩荣”两座坊。此三坊,今俱已湮没。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7,宅墓坊亭》载:“都宪坊为明都御史朱鉴立;恩荣坊为明赠御史朱德骥朱则文等立;孝(原文为‘考’字,应为笔误)感坊为明赠御史孝子朱则文立,以上俱在文锦铺……司徒坊为明南京户部侍郎顾珀立;都宪坊为明都御史朱鉴立,以上俱在威远楼前云山铺。”可见古时泉州城内共有两座为朱鉴而立的“都宪”坊。朱德骥是朱鉴的爷爷,他和朱则文后来都被朝廷追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问民疾苦 平反冤案

如果说孩童时的朱鉴“割股愈父”让世人为之动容的话,那么他在仕途上的稳健持重,则让人刮目相看。

朱鉴自幼靠母亲笃教,23岁时补晋江县庠生,翌年进入县学业,永乐十五年(1417年)乡试中第八名,以举人身份授湖北蒲圻(今蒲圻市)教谕。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朱鉴)永乐十五年乡荐,授蒲圻教谕。”

《明史·列传第60·朱鉴》:“宣德二年(1427年),与庐陵知县孔文英等43人,以顾佐荐,召于各道观政三月,遂擢御史。”时任左都御史的顾佐“操履清白,性严毅”,在任时纠黜贪官,吏民畏服,曾被时人比作包拯。宣德三年,顾佐废黜了严日岂、杨居正等20多位御史,朱鉴、孔文英等在观政之后,刚好被挑选出来填补上了这些位子。

朱鉴被选为监察御史,巡按湖广(今湖北、湖南两省)。当时有萧启宇等人聚于梅花峒,发生民变,与官府对抗。官兵多次未能剿灭。朱鉴亲自出马,施展出自己当教谕多年来积累的劝导人的功力,对萧启宇等人好言开慰,竟不费吹灰之力就令萧启宇等一众人马解散了。鉴于梅花峒的经验教训,朱鉴奏报朝廷,请求恢复过去按察副使会同佥事按管辖区域分巡的制度,责成官员深入基层,问民疾苦,禁奸惩暴,纠察不法行为。

朱鉴还在湖湘地区“移风易俗”。据《闽书·英旧志·明鉴公传》载:“湖湘风俗务外货殖,男女过三十尚无室家,鉴申明洪武礼法,旬月之间结亲者动万计”。明初时,湖湘当地民众习惯四处经商营利,顾不上成家,因此未婚的大龄男女青年特别多。秉承古礼法的朱鉴看不下去了,亲自去跟未婚民众讲道理,开讲明代礼法,苦口婆心地“劝婚”。没想到效果极佳,一个月内结亲者居然有上万人!

宣德六年(1431年),朱鉴任期满,原应轮换职务,因顾佐奏请,继续留任湖广。直到正统五年(1440年),朱鉴才奉命巡按广东,当时钦州(今广西钦州市,明时归广东管辖)民众黄金广等不堪忍受压迫,“啸聚为毒”。朱鉴一面招抚起事民众,一面奏请朝廷设立守备都指挥,加强地方防卫力量,很快使钦州局势安定下来。他又认真审察复查在押囚犯,平反冤假错案,招抚在逃案犯,使得社会治安渐趋稳定,“广人至今传诵”。回到北京,他上书朝廷,建议全国按察司增设一名佥事,专门负责屯田事务,朝廷采纳他的建议并颁布施行,成为定制。

正统七年(1442年),朱鉴升任山西左参政。时山西旱蝗灾害严重,他体察民情,接连上奏减轻平阳府(今临汾市)灾区赋税等数十疏,同时又积极招抚流民,清理军伍,疏通粮道,每年“勤借谷米数百万石”,以供边戍之用。

镇守边关 功勋卓著

朱鉴真正成为政坛焦点人物之一,还是在“土木之变”发生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随后御驾亲征瓦剌。结果,明军主力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土木堡,被也先率领的瓦剌军队击溃,死伤十数万,太师英国公张辅等战死,英宗被俘。

败报传至京师,上下振动,皇太后命郕王监国,于谦为兵部尚书督范广、石亨等守京师。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景帝),次年改元景泰。这时山西受瓦剌进犯,《明史·列传第60·朱鉴》:“景帝监国,进布政使。寻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朱鉴先被擢升为山西布政使;后被提拔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主持地方军政事务。朱鉴采取了一些筑固边关的措施,首先抚安军民、招募壮勇、勤买战马,而后修筑城堡、打造盔甲武器。他亲自领兵作战,其镇守的重要关隘雁门关经历多场战役,战斗中还生擒北戎酋长莽哥真等,功勋卓著。山西雁门民众为其树碑颂德,“以象不朽”。

朱鉴还上奏朝廷,告诫曰:“也先剽掠杀掳动数十万,却以请和结亲为名,夫结亲不已必索币帛,索币不已必请分疆土,窃恐其奸诡出没,去而复来,取而复索,若不整兵报复,殆见生灵不安……宜暂罢中贵(宦官)监军之制,假总兵以生杀权,使志无所挠,计有所施。整散兵,募勇士,重悬赏格。鼓劝义旅,征勤王兵,数道并进,戮力复仇。庶大驾可还,敌兵自退……”并提议:“急立储君,选智勇托忠义,开直言,杜权势,早革内侍之权,再造中兴之业。”字字珠玑,句句中肯,皇太后见了这些奏折,“读之至于泣下”。

景泰二年(1451年)八月,也先请和,英宗北还。景帝打算出兵报复瓦剌。朱鉴上疏阻止:“额森(也先)慕义请和,送还太上。彼以诚来,我以诚报,彼盟未叛,我兵先出,失信启衅,深为未便。”战火因此消弭。

不过,朱鉴的忠正直言也为他后来被迫致仕,埋下了祸根。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在太监王诚、礼部侍郎邹干等鼓动下欲废皇太子,而立自己世子怀献为太子。朱鉴与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立即站出来反对,极言不可,并申明大义。此举招致景帝等人的不满。据《明史》载,邹干至山西借故屡屡论劾朱鉴,景帝偏袒邹干,召回朱鉴“欲使其掌管院事”。朱鉴心知不宜久恋官场,遂以年老为由上疏乞归,和他一起致仕的还有其子朱璿。朱璿在山西时日夜跟随在朱鉴左右,披坚执锐、身先士卒。边关平定以后,朝廷论功行赏朱璿谦让不受,后赠绶正七品官承事郎。在得到朝廷许可后,父子同时返乡,朱璿协助朱鉴在泉州建构书院,延师执教。

蔡清慕之 亲撰祭文

道光本《晋江县志》有言:“阅世生人,阅人成世,古已往矣,迹犹存焉。”朱鉴如今留存于世的遗迹又有哪些呢?

据朱瑞昌介绍,金龙街道的古店朱衙其实是朱鉴的故居,也是其处理日常事务和会客的场所。传说朱衙原有六七进之大,但如今仅存一进。不过单从此一隅,也可窥见古时建筑之宏大。在朱衙大厅当中设有神龛,龛内端坐着朱鉴的坐像。龛上横匾写着“山西巡抚部院”,主要是为了纪念朱鉴在山西的功勋,两侧有柱联:“谨守忠诚躬扶社稷,兼资文武成镇雁门”,朱鉴为官时政绩累累,文韬武略了然于胸,确实称得上“兼资文武”。离古店朱衙不远有座朱衙内厝(俗称“内厝祖厅”)是朱鉴族人起居的活动场所。朱瑞昌表示,旧时在古店外还有一座很大的朱鉴的牌坊,后遭拆卸。此坊的石构件,如今散落于社区内。

朱鉴致仕后,先后在泉州西隅和店头买地建厝,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7·宅墓坊亭》:“都宪朱鉴宅在西隅忠孝坊,中有颐老堂;又有旧宅在三十三都店头乡,中有荔图书室、简斋年谱,山环水绕为子孙耕读之所,询佳趣也”。据朱氏后裔介绍,古店朱衙建筑应始建于1452年前后,荔图书室、简斋年谱是朱鉴为子孙后代所设的书院。

泉郡石笋桥年久失修,明永乐至洪熙年间,桥梁石断数处,原有里人张实以木梁暂葺以通行人。朱鉴回乡第二年,正好碰上泉郡别驾谢琛带头倡修石笋桥及临漳门外三座小石桥。朱鉴为此次撰写修桥碑记,碑记赞曰:“惠民莫先于为政,作善莫大于修桥。”此碑石已佚失,碑文载入《晋江县志》。朱鉴生平还著有《奏议》二卷、《愿学稿》四卷、《孝感传》一卷。

归乡之后,朱鉴广交泉州名士文人,游览名山胜迹。他与泉州理学名儒蔡清还成了莫逆之交。两人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蔡清祖父与朱鉴交好,蔡清年少时常得朱鉴指诲,深受其影响。两人还时常相携同游紫帽山金粟洞。

成化十三年(1477年),朱鉴去世,享年88岁。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7,宅墓坊亭》:“都宪朱鉴墓在府城西南庆云山。”庆云山朱鉴墓即在今凌霄中学的校园内,已湮没无踪。朱氏后裔朱建跃称,朱氏族裔今收藏有朱鉴的一块神道碑,碑文对朱鉴一生记载详尽。朱鉴去世时,朝廷钦命工部许潜营葬、布政司参政孔宗显谕祭于墓所,并建祠于泉州西街,崇祀乡贤祠。

蔡清在为朱鉴撰写的《祭朱都宪文》中曰:“惟公山川间气文武兼资,天下之望,学者之师,夙教蒲庠,文武毕敷……惟彼雁门西门锁?任匪其入,尘起沙漠。公一指挥境内贴然,如虎在山,如龙在渊,事定功成,功成名遂。明哲保身,急流勇退,角巾私第,优游余龄……”可见蔡清对于朱鉴不羁恋官场、急流勇退的做法,推崇备至。

如今“土木之变”已过去569年,提及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时,我们不应忘记,后来为国镇守雁门关挡住瓦剌大军的,正是泉州人朱鉴。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