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花巷:曲巷有花斋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07-11

花巷,起于中山中路,连接许厝埕、新路埕,直通新华路,老泉州人习惯将这段长长的古巷统称为“花巷”。

曲巷有花斋

花巷古已有之。唐代,泉州子城有四门,此巷在子城南门西侧;到了元代,因南下蒙古官兵在此驻扎,被称为“蒙古巷”;元明鼎革后,出于民族隔阂,时人以闽南语谐音称之为“梦果巷”(又作梦粿巷);清末以来,泉州扎花艺人在此落户,市民婚丧喜庆之际,花店熙来攘往,巷子因此得名“花巷”。因扎花手工长盛不衰,1960年董必武游泉州时曾题诗感慨:“清泉随地涌,曲巷有花斋。”

小巷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周边有唐子城崇阳门遗址,巷中有宋代太守真德秀所建的真济亭,两侧还有五代留府埕,明代太仆埕、黄门埕、关刀埕,清代许厝埕、丁厝埕以及近代新路埕,人称“真济七埕”。每一埕,都记载着岁月浮沉和人世兴衰,历经风雨洗礼,深入人心的故事和传说依然在民间流传。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漫步花巷,沿街煎包、卤面和面线糊等小店相继开张,巷子顿时热闹起来;巷口那家照相馆橱窗上的老照片,见证悲欢离合,铭记百年感动;旧时林立的扎花店,包揽老泉州人过年花和妇女头饰花,如今只剩下两家糊制花圈的小店,略显萧条的意味;巷尾的南洋番仔楼,特色窗户比鼓浪屿鹿礁路林家公馆更胜一筹……

岁月流转中,花巷守着一方寸土,在日升日落中跳动着古朴与惬意的脉搏。本期藏宝图,走进花巷前段,在一柱一石、一店一馆中带你品古巷之韵。

百年老店巷中林立 医武济世救死扶伤

从百年扎花店,到百年罗新照相馆,百年老字号的坚守保有着巷子最初的感动;从巷口那一碗卤面,到开了几十年的卤料店,还有一家家裁缝店,这是老巷独有的烟火气息;从铭刻“太乙仙姑”信仰的真济亭,到医武结合“正骨医院花巷门诊部”,记录的是救死扶伤和多元信仰熔于一炉;从46号中西合璧吴氏老宅,到89号洋楼、古厝并立的傅氏人家,古典与西洋交相辉映的背后,是背井离乡、白手起家和荣归故里,是闽南人拼搏和包容精神的彰显……

曲巷有花斋

从唐朝走来,花巷就像年迈的老者,固守着文化的厚重;迈入现代,花巷没有故步自封,小巷肌理里仍透着生机和活力。

亦中亦洋傅家宅院 曾是巷中最高建筑

曲巷有花斋

洋楼特色窗户与鼓浪屿林家公馆十分相似

一个简易门牌、一扇木门背后,竟藏着一片令人惊叹的天地——一幢雄伟的南洋风格番仔楼、一栋传统闽南古大厝、一排普通平房和一个绿荫如盖的花园,这就是花巷89号傅宅。这个建于1937年的宅院,曾经是当时花巷最高的建筑,宅内面积非常大。当年,傅氏华侨远赴南洋谋生,在菲律宾从事杂货生意,用辛苦打拼积累的财富,在故土在家乡盖起精致的房屋,承载漂泊的灵魂和半生乡情。

小巷深处人家  亦中亦洋亦古亦今

炎炎夏日的午后,穿过一堵看似寻常的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幢南洋风格的洋楼;踏过洋楼旁的曲径小道,眼前满园碧树,绿意葱茏;花园旁是一排普通平房,花园的尽头还有一栋闽南红砖古厝……一院之内,亦中亦洋亦古亦今,古厝与洋楼,安然矗立于时光长廊。

洋楼有四根大圆柱,是典型的“爱奥尼柱式”,显得雄伟壮观,柱头上刻有螺旋形涡卷、花叶图案的装饰;正面外廊的侧面,斑驳山墙上依稀可见“1937”字样,天花板上镶有石膏浮雕,上面刻有“福”字和14个五角星;南门匾额上书“薰琴解阜”,楷书字体苍劲有力……

洋楼特色窗户 更胜林家公馆一筹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主任梁春光曾考察过傅宅,他在《泉州华侨民居》中写道:洋楼最有特色的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窗户——有四柱三间式的百叶窗,有由5个花瓣围成的扇形,最精致的要数正门两侧的窗户,跟鼓浪屿鹿礁路林家公馆十分相似,但更胜一筹!

“鼓浪屿林家公馆的窗户立柱只垂饰两串风铃,而傅宅却在柱头位置垂下两条环环相扣的铁链,铁链在柱子的中间缠绕,末梢再挂上两个风铃,这样显得较为灵动,仿佛有风吹来,链条轻摇,带动串铃,叮当可闻。”梁春光说,傅宅建于林家公馆之后,不知主人或师傅可曾从鼓浪屿万国建筑中得到启示?

曲巷有花斋

满园碧树,绿意葱茏。

满园碧树蕴翠 闹市中藏岁月静好

洋楼背面有一座闽南古大厝,坐南向北,面阔三间有榉头。古厝设有围墙,围墙大门门匾上书“版筑传芳”,屋内木柱及房门有多副对联,惜部分已无法辨别。其中有联嵌入“银青”二字,表明主人出自衔银青光禄大夫的开闽始祖傅实一脉。

洋楼与古厝之间,有一个面积颇大的花园。花园里植被茂盛,老树枝繁叶茂,龙眼满枝头,枇杷树、木瓜树、杉树和棕榈树错落开来,绿意蕴翠,撑起遮天繁荫。纵然是盛夏酷暑,园中也颇为爽快清凉。傅家的媳妇欧阳女士曾说过,上世纪80年代她嫁过来时,小花园很漂亮,居住条件很不错,家里老奶奶活过了百岁高龄才过世,成为坊间佳话。

踏访之际,屋主人傅阿伯正捧着一碗饭,坐在洋楼台阶上吃饭。坐在院落里,蝉鸣鸟叫,微风徐徐。不远处的一面围墙,使傅宅仿佛与闹市隔开,时光悠悠夕阳重重。

吴氏番仔楼 后楼年年用心呵护

曲巷有花斋

这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洋楼保存仍较好

花巷前段的房子几乎作为店面,难得见到一座纯粹的老宅。花巷46号这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洋楼,是巷头保存较好的老民宅,门楣上的“延陵衍派”告诉来者,这是吴氏人家的房子。朱红色的木大门略微斑驳,但并不影响它曾经的繁华。

推开木大门,眼前是一方天井一片天,条石铺地,宽敞明亮;天井上方,是用铁架子搭起的防盗网,这些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手工打制的钢铁,雕练而成各种花式图案,为房子增添了几分精致。

房子一楼极具闽南建筑特色,这曾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进三间张古厝,红色方砖保存完好,只是朱红轩窗颜色已改。二楼带着明显的西洋风格,混凝土结构,地板是南洋花砖,阳台种满榕树盆景。整座宅子的结构、造型、装饰,处处显露建造者的匠心独运。

70多岁的吴丹水在这里住了65年。他告诉记者,房子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原屋主是一位华侨,从事金铺生意,在海外打拼后回乡建了这栋中西合璧的番仔楼,“我的父母很早到南洋讨生活,1953年左右,他们在赚了钱以后找原屋主买下这栋房子”。

吴丹水的儿子小吴说,原先这栋洋楼很大,属于两进两落。随着时间推移,后落渐渐陈旧,他们就把后落拆掉重建了栋房子,前落则依然保留最初的风格。20世纪80年代,这栋房子在花巷里算是很高的建筑。为了更好地保养房子,他们每年都会请人打扫卫生、清洗门板、养护窗台,然而历经岁月的洗礼,如今房子有些地方仍需要动工修缮。

百年扎花小店见证小巷“成名史”

曲巷有花斋

巷口仅存的两家扎花店

“清末民初,由王阿城开设的万盛扎花店在蒙古巷(即花巷)中落户,随之有万源、金凤等扎花店相继出现。1924年蒙古巷拓宽,巷中扎花店多达40多家,成为卖花专业巷。”这是泉州文史专家们笔下的花巷往昔。令人惋惜的是,如今巷子能跟之前的“花”有关的,只剩下巷口3号和5号这两家糊制花圈的小店了。

古早味扎花店 如今生意已萧条

仿佛约定好一般,两家店都没有正式名称,店虽小,但均有百年历史。巷口3号黄家小店,70多岁的阿婆正制作简约红纸花。

“这是红纸花,插在祭品上的。”阿婆说,泉州人过年过节需用“三牲”“米果盒”和各种食物祭祀祖先,在祭品上插春枝、银枝,有发财致富的美好寓意。遇上婚丧喜庆,妇女头上也有戴花以示吉祥的习惯。百余年前,公婆就开了这家扎花店。但近年来,由于传统习俗淡化和市场需求变化,小店生意渐渐不景气。花巷5号罗阿伯也说,再过几年他们不做扎花生意,“花巷怕是再无‘花’了!”

清末花店成排 赚一季够吃一年

资料记载,清末花巷有成排的大几十间花店,主营瓶花、盆花、妇女头饰花、过年花等。“花”的材质有通草、色纸、丝线、绸缎等;“花”样繁多,有菊花、梅花、牡丹、芍药、春花枝、藤花枝等;最精美的是瓶花和盆花,工艺神乎其技,令人真伪难辨。

老街坊回忆,上世纪30年代,花巷扎花艺人中陈天助的店颇有名气。那时临近春节,陈家人赚春季一季的生意,就够一家人生活一年。如今,陈家花店已无处寻觅。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许月才说,或许因为花巷曾经手工业鼎盛,公私合营后设立的泉州工艺美术公司,就设在与花巷接壤的许厝埕里,成为泉州出口创汇的大户。

“制花神手”陈德良 作品被选为国礼

20世纪50年代,花巷最有名的是“晋发号”,老艺人陈德良的通草花是泉州工艺美术的领头雁。

陈德良生于民国四年,14岁随父做纸花,他敢于改进创新,用绸绢制成的绸春花,半个月保持花型、颜色,被挤压后还能恢复原状,成为畅销品。

后来,陈德良被选为泉州市工艺美术工厂制花车间主任。1957年,他的通草花作品被作为国礼赠给印尼总统;1959年,他的通草花送京参展,他被誉为“制花神手”,郭沫若当场赋诗“手下运东风,放出百花红,劳心结劳力,精巧夺天工”。

“一鼎膏药”办医院 医生既接骨又习武

花巷入口处,“正骨医院花巷门诊部”的招牌尤为显眼。作为福建省最早的中医骨伤医院之一,泉州正骨医院最初设立于中山路,20世纪90年代搬迁至新址即今刺桐路。

70岁的苏源冰,是福建省基础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泉州市正骨医院副主任医师。他告诉记者,1955年,泉州市第五中医联合(中医骨伤)诊所成立,这是正骨医院的前身。医院由近代泉州医武结合名家、南少林正骨文化的代表人物廖尚武、庄子深、张铁龙等人创办,最初位于中山路通政巷口,大约1962年搬到花巷口。最初办院条件很艰苦,许多老医生主动把家中的医疗用具甚至桌椅捐出来,“一鼎膏药办医院”成为当时广为流传的佳话。“医武结合是一大特色。”苏源冰说,廖尚武、庄子深、张铁龙等人都是武术医生,他们认为骨科医生是用手接骨的,手要有力气才能接骨。庄子深还常教年轻医生练南少林武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逢节假日,正骨医院的医生经常在花巷口表演武术,成为当时泉州的一道风景线。

正骨医院的中医骨伤科手法很早便闻名闽南地区,“要接骨,到正骨”成为当时许多泉州人的口碑。除了泉州,三明、龙岩甚至远至东南亚地区的患者也慕名前来花巷口门诊部。20世纪90年代后,医院搬了新址,但考虑到方便老城区市民就诊,花巷口的院址仍保留一个门诊部,“医院计划在花巷门诊部建中医馆,突出医武结合的文化理念,特别设计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建筑,将成为宣扬泉州正骨文化的文化馆之一”。

老相馆的百年坚守 记录美好成就永恒

曲巷有花斋

老相馆保留独特的韵味

曲巷有花斋

走过花巷老相馆,百年老字号的坚守保有巷子最初的感动。

从中山路拐入花巷,不到百米远,就是罗新照相馆。1914年,当时的这家相馆叫艺轩,1934年更名为罗克,1991年罗新照相馆在花巷开张……相馆的主人,家族三代单传,百年如梭时光,他们用“眼”与“心”,见证了泉州城一个世纪多来的风风雨雨。

相馆定格人间百态 三代人历百年沉浮

“相馆是爷爷一手创办的,最初名叫‘艺轩’,开在承天寺内。”相馆老板陈培新说,清朝末年,摄影技术传入泉州,当时他爷爷——年仅12岁的陈春木拜泉州有名的摄影家邓孙农为师。1914年,陈春木在泉州承天寺内开办艺轩照相馆,它就是“第一代罗新”。1934年,陈建基在中山中路开办罗克照相馆,这是“第二代罗新”。1949年以后,罗克照相馆成为公私合营的企业,当年盛行拍毕业照和全家福,黑白照也是“文青”必备,因而拍照的人越来越多,技术过硬的罗克照相馆一时门庭若市,名声大噪。

1991年,陈培新在花巷开办了罗新照相馆,“拍照的每一道工序都有技术含量,但每一关的师傅水平不一样;由自己来做,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才能把照片拍得漂亮”。

父子缘结弘一法师 记录法师在泉影像

曲巷有花斋

陈建基为弘一法师照的相片

“当时弘一法师在开元寺修行,爷爷的照相馆在承天寺,两人关系很好。”陈培新拿出珍藏的一张照片说,由于照相关系,陈家父子结识了弘一法师。

据回忆,罗克照相馆开业不久的一天,衣着朴素的弘一法师来到馆内邀请陈建基随其出门拍照。原来,弘一法师于泉州西门外的潘山路旁意外发现了晚唐诗人韩偓的墓道碑。弘一法师一向尊崇被称为“唐末完人”的韩偓之为人,于是请陈建基为其在古迹旁拍照,帮忙拓下墓道碑上的文字。照片洗出来后,成像质量极高,弘一法师非常满意,欣然写了一幅“光明无量”的字送给陈建基。

从此,只要需要拍照,弘一法师便来找罗克,“现在承天寺、开元寺和清源山保存的弘一法师在泉州的照片,绝大多数是由我爷爷和我父亲所拍摄的”。

曲巷有花斋

这幅近百年的老照片上的人,是相馆第一代主人。

“咔嚓”一声瞬间永恒 是传承更是坚守

随着数码相机日益更新,胶片机的地位早已被取代,泉州的许多老相馆纷纷被历史淘汰。而陈培新没有故步自封,凭着过硬的摄影技术和对新器材的熟练掌握,老相馆依旧能维持生计。

“抛开经营成本,对照相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坚守!”陈培新说,百年时光,相馆三次变迁,三次改名,记录了太多老泉州人的瞬间。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不同的人来拍照。他们中有的是从小就在这里拍照,有的是听说这里拍得好慕名而来,有的则是行走途中的一场邂逅。“希望未来的罗新照相馆,不会只存在于人们的回忆中。”采访中,一对情侣来拍照,老陈“咔嚓”一声快门响,美好瞬间化作永恒。

仙姑妙手回春 太守建亭奉祀

曲巷有花斋

真济宫

花巷中段,有条南北走向的八卦沟,北至西街裴巷内的船肚,南通新门街壕沟,它是宋代泉州子城的城濠。著名的真济宫矗立于此,门前挂着的牌子,证明其被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

真济宫管委会主任、91岁的叶益谦告诉记者,真济宫在坊间有个流传更广的名字——真济亭,为南宋两任泉州知州的太守真德秀所建。老泉州人把真济亭称为仙姑亭,因为它本是一座道教宫观,原本亭前有一小桥名曰“放生桥”。

仙姑亭原本面积不大,为二进单开间的歇山式建筑,燕尾式屋脊的两边雕有龙凤,中间是日月星辰。原来,二进正厅中奉祀民间女巫医鄞氏,人称鄞仙姑,头戴凤冠,端坐在御辇里。相传仙姑俗名“阿乙”,是远近闻名的民间医生。她擅长妇幼科,在泉郡一带行医,传说宋太后患乳疽,四方求医无效,后经仙姑治愈。于是,皇帝敕封她“太乙仙姑”,泉州太守真德秀亲自撰楹联记录此事。

20世纪50年代初,真济亭成为印刷工人工会会址,继而为通政街义务消防队部。1958年西街至金鱼巷的子城壕沟改造为阴沟,沟上的真济亭被拆除。20世纪80年代开始落实宗教政策,真济亭(仙姑亭)虽废,但遗址尚存。1995年当地居委会让出15平方米,让其暂作宗教活动场所,2004年加以扩建。如今仙姑亭已变成真济宫,位置也改为坐西朝东。

赏玩攻略

交通:花巷位于中山路中段,可乘坐3、21、32、41、601、k1路至花巷口站下即可。骑小黄人出行的,可将车停至金鱼巷口再步行。

美食:卤面、面线糊、卤料、煎包是小巷不容错过的美食。花巷口的阿芬卤面开有八九年,卤面汤汁微甜,面条糯软,鲜而不腻;花巷口的阿方卤料,每天傍晚5点才开始营业,卤料的生意始于他的父亲柯老师傅,小店已经开了20多年,卤料种类繁多;靠近中段的口口香煎包,招牌在风雨洗礼下有些模糊,煎包底部焦黄,酥而不破,颇受欢迎;庄记泉府卤面的庄师傅,为了确保生面Q弹,店里每一碗面都分开煮,是令人难以忘却的泮宫古早味。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