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在镇抚巷遇见“美好生活” 泉州80后改造旧厂房,打造泛文艺聚集地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07-10

改造将保留旧厂房原貌特色

厂房建筑采用的纸筋灰工艺,如今已罕见。

樱桃粉的月形洞门保留完整,未来将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工作室在此落户,成为艺术家聚集地。

2010年,泉州80后郑达真创立“美好生活造物社”,随后扎根古城西街,守护古城文化的同时,也让游客得以体验泉州本土生活。8年之后,郑达真再次出发,她带领团队走出西街,将“美好生活”的理念带入市区中山路镇抚巷。她将把位于镇抚巷37号的泉州市纸品厂旧厂房,改造成“美好生活·SUHU园”,通过把美好生活业态集中起来,打造古城泛文艺聚集地。目前整个园区改造工作已经过半,预计今年国庆节开门迎客。

■早报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 施远圻 文\图

旧厂房闲置20多年 泉州80后引入多元业态

今年5月份,“美好生活造物社”团队入驻镇抚巷37号并着手改造。这个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旧厂房,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泉州市纸品厂,主要生产扑克牌、包装箱和色纸等。

根据资料记载,当年纸品厂生产的扑克牌年产量最高可达200万副,员工人数最多时有200多人。在1989年全国文教用品协会评选会上,鹦鹉牌扑克因质量弹性好、光泽度高,还获得过设计、包装创新奖。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老城区日益拥堵,工厂的扑克纸原料只能晚上进出中山路,限制了工厂的生产,再加上造纸业存在的污染问题,1993年纸品厂迁址江南锦美村,1996年正式停业。

鲤中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片旧厂房已闲置20多年,厂房墙灰脱落严重,但厂房建筑采用的纸筋灰工艺,如今已很少见。

“我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地方。”去年年底,有人邀请郑达真运营镇抚巷37号,当她踏入旧厂房园区时,纸筋灰工艺建筑、穿墙而过的树根、红砖大烟囱和保留完整的月洞门,都触动她的心弦。她决定改造旧厂房,把美好生活业态集中到这个综合体来,做出更多好玩的事情来。

“网友不是经常调侃福建人发音嘛,舒服变‘suhu’,就取名‘美好生活·SUHU园’,听上去比较有亲切感。”郑达真笑说,美好生活是团队的向往,希望能在古城内展现泉州人既打拼又不失慢节奏的生活情调。

保留旧厂房原貌特色

打造泛文艺聚集地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SUHU园的改造并没有前期规划效果图。“旧厂房的风格很有时代特色,我们会尽可能地保留,在保留原貌和植被的基础上,加以恢复。”郑达真介绍,目前施工方已进场施工,改造过程中团队几乎每天都要去现场和工人讨论,探讨如何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按原貌恢复,可以说“每一刻都是现场创作”。

从镇抚巷37号铁门迈入,园区里有一栋3层楼高的临街石头建筑,透过搭建在主楼旁的围挡,隐约可见四个钛金大字:辰巳午未。“阳光照到这四个字时会闪出亮光,这是中国十二地支里的四个时辰,据说也是‘日晷’设计,我们希望借此提醒大家‘一寸光阴一寸金’。”

园区里穿墙而过的树根显露出旺盛的生命力,树根所在的墙体旁的位置,将新建一栋名为“竹苞松茂”的建筑,未来“美好生活公益型图书馆”将落户于此。“竹苞松茂”意即只要努力向上,从原始土地生长出来的植物也能像松树一样茂盛,成为栋梁。

此外,厂房楼顶的天台也是改造重点,“欢迎你且放难过,天台永远都招待寂寞”,未来坐着观景电梯可到天台的甜品咖啡店,吹风看日落;园区里一块200多平方米的空地,今后将建成为一个立体停车场,能提供50个停车位;樱桃粉的月形洞门保留完整,未来将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工作室在此落户,成为艺术家聚集地;空荡荡的大车间将变成艺术展示区,厂房还将引进培训机构,300平方米的大空间有望成为孩子的乐园……

据悉,园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艺术家工作室、教育培训、茶馆、酒吧为一体的泛文艺聚集地。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