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聚宝城南故事多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04-13

行走在泉州老城区的街巷中,你可能会留意到在不少街道旁纵横交错地分布着一些沟渠。这些沟渠很浅,能看到沟渠的水在汩汩流动。这些沟渠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据有关资料记载,这些沟渠统称八卦沟,系泉州老城区排水系统,是唐代以来泉州府的子城、罗城遗留的壕沟和池塘,经过宋元时期逐渐连接而成排水渠道,大小沟渠遍布市区。明万历《泉州府志》有载:“罗城、子城内外壕沟,如人之一身,血脉流灌,通则俱通,滞则俱滞。”■记者 周湖健 赖小玲 胡彦明 文\图

内沟河

上期最闽南,我们从文庙的洙泗桥出发,沿着八卦沟,绕过中山路和深藏于其中的古街巷道,探索古城的美丽风光。本期,我们将从天后宫德济门出发,沿着城南片区的八卦沟,继续发掘古城之宝。

内沟河青龙巷

内沟河

护城沟上有“神仙”

行走在城南片区的八卦沟上,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庙宇内,香火旺盛,青烟袅袅。而也正是这些庙宇中的神灵,默默地守护在古城边上。泉郡浯江天王宫坐落于德济门外护城壕沟南岸的公婆巷内。据宫内的管理人员介绍,这座庙宇肇建于唐朝末年,在元朝时曾迁址到德济门外的月城东侧,于2004年重建于现址。庙中所祭祀的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卫国公李靖,也正是道教中赫赫有名的“托塔李天王”。

继续沿着八卦沟水流的方向前行。向附近的老居民打听,大家都推荐前方一条因庙宇得名的巷子——青龙巷。这是一条狭窄得仅容得下两个人并排行走的小巷子。青龙宫便位于巷口。今年83岁的曾美英,已经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她向记者介绍道,青龙宫内所奉祀的神祇是保生大帝。泉州人称保生大帝为花桥公、大道公、吴真人。吴真人名夲,字华基,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乃北宋时闽南一带名医,具有济世救人医风,四处行医,活人无数,被誉为神医。“这座庙香火很旺,一年到头,总是有诚心的信徒,不远万里前来祭拜。甚至还有一些是特地从海外来的。”曾美英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吉日这里还常搭起戏台,周边的男女老少纷纷搬上板凳来看戏,将整条巷子挤得水泄不通。

除此之外,还有位于万寿路和宫塔巷交汇处、城南德济门外富美渡境内、祀奉观音大士的泉郡鳌旋宫以及位于南门水巷末端,主祀西汉名臣萧太傅,配祀文武尊王及王爷二十四尊的泉郡富美宫——不仅是泉州民间王爷崇拜的体现,同时也是“泉郡王爷庙总摄司”,分灵遍及闽南、台湾及东南亚。

内沟河居民回想当年

内沟河公婆巷90多岁的欧阳老人回想80年前的内沟河

老居民儿时的“水上乐园”

八卦沟,承载了太多泉州人的故事,有的人从这里挑水喝,有的人在这里洗米、洗衣服,而有的人在这里玩耍,这里是他们无法忘却的“水上乐园”。

57岁的黄跃声的家就在沟旁。回忆起过去的八卦沟景象,他充满了激情和怀念:“沟以前宽多了,可以看到这棵大榕树的根茎泡在水里,整棵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幅画一样。现在都看不到了,我很荣幸捡到几根有特色的榕树根藤,回家手工做了一个有特色的茶盘。而今,自己家的古大厝,已经涂鸦上各种文创元素,让游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将传统和创意结合,为城南文化贡献点力量。”

内沟河公婆巷美食

蔡永怀介绍城南

泉州文史爱好者蔡永怀先生关于童年记忆,总有八卦沟的影子。小时候,他家就在天后宫对面的一座古大厝内。前门在横街,后门通八卦沟,一边是百年名校振兴小学,一边是民国泉州商会会长蔡鼎常的豪宅,大厝住着十来户居民,没有卫生间。所以,一到夏天,江水涨潮,大厝后面的八卦沟便是蔡永怀和小伙伴“洗肉”的天地,岁数小的干脆脱光,大一点的就用旧衣服做成一件“三角裤”,有的带着自家的床板学游泳,双手握住木板双脚踢水,有的把自行车内胎当成救生圈,在水里追逐嬉戏,洗完后就把“三角裤”放置头上,让风吹干,然后放在书包里,下班回来的家长也难以发现。岸上有棵高大的榕树,下垂的气根飘拂如仙,可惜其中一主干被折断,听老人们说抗战时期,日本飞机轰炸泉州,大树被炸掉一半,另外一半的树干成为大家的跳台,小孩纷纷爬到树上“跳插”,做泳前准备,有空翻式的,有“炸弹”式的。岸边的石缝里经常爬出小螃蟹,大家称之为“红脚钳”,一只蟹脚特别大呈红色,只能观赏不能食用,一般会找来一根小竹子系上一条针线,再绑上一块菜脯放到石缝前,“红脚钳”闻到菜脯的香味就会出洞,当小螃蟹钳住菜脯时,蔡永怀就把它钓上岸然后带到大厝里的庭院玩。

“那时生活很简单,却趣味无穷。”蔡永怀说,记得有一次,家里养的鸭子跑进八卦沟通往南菜市场的涵洞里,赶不出来,父亲只好把古厝的大门板拆下来当成小船用,一边拿着手电筒一边用竹竿撑进洞里,把鸭赶出来。类似这样的记忆有许多,对蔡永怀来说充满童趣。

这里的一砖一瓦,蔡永怀都颇为熟悉,经常作为讲解员带市民来参观。“外墙这个位置有一石壁灯座,高深约五十厘米,宽约四十厘米,已残破不全,据专家考证是泉州地区尚存最早的公共路灯座,内沟河早年可通小船,货物由小船载到商铺……”记者和他来到民国泉州商会会长蔡鼎常的豪宅,因年久失修,屋顶已多处塌陷,几棵速生榕的根系穿破墙体,茁壮成长着。

蔡永怀家的大厝后来被拆,大家也各奔东西,八卦沟流水依旧,但没有了往昔的喧哗,流水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蔡永怀时常会来沟边走走,寻找那远逝的乡愁。

内沟河宋代沟渠

内沟河的旧海关

八卦清流绕古城

欧阳志成今年已经97岁了,却依然精神矍铄。他的家就在泉州七中、隔着八卦沟对面的平房里——那里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的旧宿舍,也是泉州地区最早的一批宿舍。此时的他,正坐在一株有着150年历史的大榕树下晒着太阳,望着八卦沟中汩汩的流水,显得无比惬意。据他回忆,当年,他最初的工作是在人民银行打扫卫生,直到1966年,调到工商银行,并分了房子之后,才搬来这里居住的。

他刚搬来这里居住的时候,八卦沟的水很清澈。那个年代,还没有自来水,经常有居民会提着大桶,去沟里挑水作为生活用水,也有不少居民直接到沟里淘米、洗衣服。那时候,八卦沟的形态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还是有些区别的:当时,八卦沟两侧并没有现在的花岗岩护栏,而且也不只一条主干流,周围还有不少分支。

随着城市的发展进步,为了能够让八卦沟依然清泉涌动,我们看到在不少八卦沟流域内已经装上了蓝色的管道。“之前,不少居民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到沟中,这样一来就难免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而安装这些管道,就为了能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往污水处理厂,以免污染八卦沟。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附近的一位老居民告诉记者。他有信心,八卦沟很快会恢复往日的清澈见底。

除此之外,八卦沟附近的居民也纷纷为这条绕了大半个古城的沟渠出谋献策。居住在青龙巷的几位阿姨表示,八卦沟附近的巷子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就拿她们住所附近的青龙庙为例。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信徒及海外华侨来这里烧香,然而,附近却缺乏一些基本的公共设施,比如卫生间等。除此之外,八卦沟边的居民为数不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也是越来越多。饮料瓶、快餐盒、水果皮……都可能扔到八卦沟里。当然,这主要还是居民的素质问题。“所谓的破罐子破摔,本来看起来就脏了,有些人往里扔垃圾一点都不愧疚,‘扑通’就扔下去。”对此,阿姨们表示很无奈。

无论如何,对于所有居住于八卦沟边的居民来说,这是他们 “生于斯、长于斯”的“摇篮”,这里留存了他们一辈子的古城记忆。八卦清流绕古城,既是他们对故土家园的热爱,也是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