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活”起来:让文化遗产走进生活

时间:2018-03-14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传统织造技艺竞技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江西赣州龙南县的祭茶大典上舞龙队在茶园内舞龙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融入时代 融入生活

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地方戏曲剧种348个,革命遗址3.3万多处,抗战文物保护单位2194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52项,位居世界第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39项,位居世界第一……这不是简单的数字统计,是在大地上陈放,在视听中跃动,凝聚着我们祖先勤劳、智慧、思想、情感、审美的庄严而斑斓的存在,是我们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的确凿鉴证,是我们之所以被称为中华儿女的身份象征。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懂得了以敬畏之心和严谨审慎,保卫、呵护它们,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下定决心以更精湛的工艺,更大胆的创造,把祖先的厚重馈赠,转变成我们今天的自信和力量。

历经60多年的曲折探索,特别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敞,越走越明亮。“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洪钟大吕的声音向世界宣告:中国昂首挺胸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目标的过程中,文化的繁荣兴盛是铸造民族魂魄,构建精神家园的根本和基础。文化遗产作为承接历史根脉,营造文化氛围,生发创造活力的宏大而广泛的存在,在新时代的热切召唤中正转化为磅礴而雄劲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富起来之后,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普遍、更加强烈。在悲壮的革命遗址,人们可以吮吸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温暖与光亮;在豪迈的抗战现场,人们可以感受追求民族独立、自由的团结与刚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人们可以触摸先贤明哲的智慧与荣光;在戏曲、舞蹈、绘画、音乐中,人们可以品味中华美学的精粹与隽永;在宫殿、庙宇、器皿、服饰中,人们可以辨析出进行创新发展的结构和纹样。即使对于身处边远山区的人们,也可以从古老风俗、典雅景观、独特手艺中找到心灵的支柱、致富的凭借、筑梦的支撑。

我们打开禁宫的大门,我们敞开场馆的四壁,我们以耆宿大贤的名义邀请,我们以乡村厂矿为目标前行。我们让广大同胞零门槛、无障碍地和历史握手,和先贤对话,和工匠交流,和艺术会通。正是在这样的基底上,一个风清气正、文雅端庄、精神充盈、英姿勃发的中国正屹立在世界东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正蔚然形成。

历经五千多年岁月的淘漉,遍布在辽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早已经凝结成为中华文明特有的基因和标识。这些聚合了东方智慧、绽露着美丽容颜、散发出诱人芳香的精神因子,融入新时代,融入新生活,必将伴随着中华儿女的奋发努力,汇聚成为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流,一道在实现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非凡历史中迸发出灿烂光芒。

延伸报道

让文物会说话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越来越关注,各个博物馆变得门庭若市,排队入场的观众成为很多博物馆的“一景”。2015年的故宫“石渠宝笈特展”,观众为了一睹《清明上河图》不惜排队11个小时,出现了“故宫跑”现象。去年,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平均需要排队6个小时。

近年来,各文博单位纷纷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喜爱文物。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深受观众喜爱,豆瓣评分高达9.3分;去年底开播的《国家宝藏》携手九大博物馆,讲述了27件国宝的前世今生,一再掀起观看热潮,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将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通过文物梳理文明、承载历史。其中精选的100件文物,将一件件“大国重器”浓缩在5分钟的影像内容里,聚焦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讲述历史的演变,寻找中华魂魄,跨过千年历史长河,带观众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受到热烈欢迎。

文物相关节目的播出,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的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

“互联网+非遗”大有可为

面对新经济时代,近年来一些非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通过引入“互联网+”,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激活了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命力。

2016年,在西藏自治区工信厅、文化厅等部门的精心组织下,阿里巴巴集团与西藏电子商务公司联合启动了“互联网+西藏非遗”活动。此次活动汇集了藏戏、藏香技艺等10余个非遗项目,邀请28名传承人参与现场演示。阿里巴巴集团通过“互联网+”不仅让西藏之外的淘宝消费者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了西藏的特色文化,而且借助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西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近年来,福建安溪县也在积极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休闲产业融合,使当地的竹藤编等非遗项目获得了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安溪竹藤编工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该技艺从竹藤编起步,不断与其他现代工艺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工艺精品。如今,安溪家居工艺业采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目前,安溪县已入围全国电商发展百佳县,中国藤铁工艺第一镇尚卿乡、城厢镇入选全国淘宝镇;安溪县家居工艺从业人员达12万人,2017年全行业产值达130亿元。

让文化遗产的历史光芒继续辉耀未来

——两会代表委员聚焦文化遗产工作

日前,《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电视节目持续火爆,它们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话历史,展示文物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发展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集中热议的话题。

探索符合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扶贫攻坚,文物资源完全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在政协文艺界别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很多文物资源分布在贫困地区,通过改善贫困地区文物资源的保存环境,发掘文物资源展示潜力,将文物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相结合,可以带动当地居民就近就业。“近年来,陕西安康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直接带动核心区域的6个行政村近万人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刘玉珠举例说,文物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更高层次上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作出更大贡献,“这几年我们围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冬奥会等重大项目实施的文物考古、保护和展示利用,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一直关注古村落文化和非遗保护情况,“作为画家,我常去一些民风淳朴的偏远地区采风、写生。在那些地区的村落、寨子里,我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鲜活生动,那里留存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古老基因。”但杨云飞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古村落,尤其是村落中的许多民居建筑正在遭到遗弃,令人痛心。”

在杨云飞看来,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保护的问题亟待解决。他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保护和尊重原有古村落面貌的同时,打造相关的文化旅游基地;集中当地老一辈民间艺人开设传统工艺集中传习班,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通过对当地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的传承,延续当地流传多年的传统文化基因。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多方参与

在参加今年两会的诸多文艺界政协委员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藏族唐卡大师勉冲·罗布斯达让人印象深刻。“近年来,学习唐卡制作的人越来越多”,在他看来,多年来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事业成果显著。“在西藏,唐卡‘成长’得非常好。上个世纪末,西藏仅有几百人画唐卡;而现在,光我知道的就有2000多人。”勉冲·罗布斯达说。

“唐卡作品畅销国内外,在市场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勉冲·罗布斯达表示,面对如此良性的传承发展趋势,希望唐卡工艺师们能继续磨砺技艺,在传统工艺的创新上有所突破。

“非遗传承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应该把更多的传承人和学者专家纳入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链条中。”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眼里,更有针对性地开发非遗资源,要走“保护、传承、创新、延伸”之路。潘鲁生表示,“保护”与“传承”是对文化“种子”的保护和培育 ,而“创新”与“延伸”则需要让非遗资源与时代结合,让非遗走进当代人的生活。“可以跟文化产业密切融合,例如我们的传统民族工艺,在当代仍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有极大的市场可以探索开发。”潘鲁生说。

激活新时代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宝应县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莫元花带来了《关于重视加强乡土人才技艺传承的建议》。“珍贵的传统技艺需要人们代代‘接力’方能长久传承,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传统技艺传承人队伍,这是一个关系到部分优秀传统技艺能不能持续发展、会不会中断消亡的重要问题。”莫元花说。对此,莫元花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摸清乡土人才家底,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建立梯次培养机制,促进传统技艺顺利传承;健全职业评价标准,畅通乡土人才发展渠道;构建组团发展模式,带强乡土产业持续发展;放大人才带动效应,带动基层百姓增收致富。

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卢永琇看来,加强新时代文化遗产社会功能体系建设与政策研究迫在眉睫。她认为,应建立文化遗产分级分类评估指标体系与相关数据库,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县(市)一级行政单位为主体展开文化遗产功能性分级分类调查,通过20年左右时间的积累,最终建立全国性的文化遗产社会功能体系与分级分类保护数据库;同时,制定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标准、操作指南,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卢永琇提出。

非遗生产性保护与精准扶贫密切结合

在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体系的基础上,近年来文化部提出了“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和“见人见物见生活”3个重要理念,推动非遗回归生活,在当代生产生活中再现活力,并与精准扶贫密切结合起来。

实施研培计划。2015年,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截至目前,累计有4.8万人通过研培实践树立了自信、得到了启发、增强了能力;学员创作生产的优秀作品和丰富产品,充分展现了广大传承人群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释放后产生的巨大能量。

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自2016年3月起,文化部陆续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等在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了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涉及刺绣、木雕、漆艺、金属锻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多个门类。截至目前,新疆哈密站、湖南湘西站、贵州雷山站、青海果洛站、安徽黄山站在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合作中,共研发出1000余种走进现代生活的实用产品,有效推动了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文化部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参与研培计划。研培学员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传承实践能力,而且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以贵州黔东南州为例,2017年上半年该州参加研培计划的学员,以“传承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创业的就达225家,实现年销售收入逾7.5亿元,同时,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学员并带动约9500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的58%,每家企业平均带动47人就业,实现带动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2万元。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哈密建立和完善了231家合作社,成立了刺绣协会,接收订单1.7万余件,近千名绣娘直接参与订单制作,月平均增收1500元。湖南湘西工作站启动“让妈妈回家”计划,通过提高绣娘收入,吸引外出务工妇女回归家庭,带动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160余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这样一位利用非遗保护传承带领贫困群众脱贫的代表: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3月5日,在首场“代表通道”,杨昌琴向全世界讲述了贵州赤水竹农通过竹编脱贫致富的故事。杨昌芹来自素有竹乡之称的贵州赤水,早在2007年,杨昌芹就师从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开始学习竹编工艺,很快便成为当地一名年轻的竹编高手。2014年,赤水竹编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昌芹以此为契机,在原平面竹编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出了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让大众对竹编有了新的认识,并以此打开了竹编销售市场。为了让更多的竹农过上好日子,杨昌芹开始在家乡举办竹编培训班,近千名贫困群众先后前来参加培训,使赤水的80万亩杂竹有了用武之地。如今由杨昌芹创立的竹艺公司,已由一个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带动当地2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年营业额已达到300多万元。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