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符合时代审美的剧目更“走心”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03-09

冯咏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云南省玉溪市滇剧院院长,元宵前夕来泉州参加“名戏名家唱上元”展演。


泉州是有名的“戏曲之乡”,艺术灵气扑面而来。云南与泉州的反差很大,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泉州古老的文化底蕴很深厚,特别是传统戏曲深受老百姓们喜爱,观众氛围很好。感谢泉州搭建交流平台,让全国各地的优秀剧种同台演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去年年底,因参加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与梨园戏领军人物曾静萍有10多天的相处时光,最后还同台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对梨园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深深地为这一古老剧种着迷。当时梨园戏携《董生与李氏》到场交流,这创新剧目根植梨园传统,融入新时代观众审美观念,受到全国戏剧界专家的好评,对当代戏剧创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出生在玉溪市一个滇剧世家,父亲和母亲均从事滇剧艺术,从出生第一天起,一声声丝弦、襄阳、胡琴的高歌低吟,一直伴随我成长,滇剧成为生命中割舍不断的情缘,给了我一方舞台,让生命可以在此尽情挥洒,绚丽绽放。

此次来泉交流,将滇剧介绍给泉州戏迷,赢得了掌声和鲜花,这一种鼓励与认同将更加坚定滇剧人前进的步伐。更为重要的是,在“戏曲之乡”接触了一批同行前辈和老艺人,他们深扎艺术土壤,热爱自己的剧种,一辈子,一出戏,这就是文化自信。

再好的东西如果一成不变,跟时代是有距离的。滇剧有近300年的历史,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开拓创新,特别是近5年来,滇剧不断闯入全国戏剧界的视野。例如大型滇剧《水莽草》,该剧是滇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一次尝试,以小见大,演绎现代婆媳关系,并不是什么大题材,却获得不小的成功,不仅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还三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现代创排新剧目,不能光是程式化的表演,一定要以刻画人物为主,这样才能打动观众的心灵。地方剧种创新,不一定要大题材、大制作和大人物,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特长进行创新发展,若不符合演帝王将相,可以创作小故事、小人物,同样也能扣人心弦,赢得观众,拥有市场。比如滇剧,这几年越来越注重艺术性,不断注入现代舞台上的美学观念,不管是戏剧的节奏,还是演员刻画人物,均力求“走心”。

我认为,现在地方剧种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一定要有时代感,不能太老、太慢,要尽量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节奏合拍。现代剧目创作题材选择很关键,并不是所有当下的英模人物和地域的名人都能够加以创作,成为优秀的戏剧作品,要进行充分考量。同时,还要考虑新剧目创作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带出一批青年演员,能不能探索新的市场,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剧种才能可持续发展。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