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内容

过年的“吉”与“忌”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02-09

春节讲究过吉祥年,很多年俗饱含浓情与吉祥之意;古人在过节时都对言行加以约束,担心不当的言行会有破坏节日的气氛,带来晦气,于是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节日禁忌

◀在泉州不少乡村,保留着逢年过节做馃的习俗。

(李雅琴 摄)

▶拜年请“吃甜”

(李雅琴 摄)

提线木偶演出为春节增添气氛(资料图片)

灯笼点缀下的临漳门,平添一份喜气。(吴拏云 摄)

柑橘是很多人家过年待客必备食品,取吉祥之意。(李雅琴 摄)

过年看大戏也是年俗之一。图为泉州梨园古典剧院早早挂出正月期间演出的宣传画。 (吴拏云 摄)

英都“拔灯”表达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戴涵琦 摄)

核心提示

泉州古时可以说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过,对于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随着移风易俗,最终使得各地节俗呈现出比较一致的面貌,体现在春节期间民众对于“吉”和“忌”的理解上。贴春联、祭祀、拜年请“吃甜”、初九敬天公“做天香”、元宵赏花灯等,很多年俗寓意吉祥。过节也有不少忌讳,如忌吃稀饭,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操刀切物,忌穿旧衣裳,忌赤足,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等。而在泉州各地,仍保留着大量特殊的节俗活动,如“做大岁”、拔灯、火把节、“坐钉轿”、“炸佛”等。

岁时习俗渊源悠长

过春节作为岁时习俗,负载着渊源悠长、寓意曲奇的人文韵脉。据《闽南习俗文化》一书介绍,春节的称谓在历史中也是不断变化的:春秋战国时期称为“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谓之“元正”;北齐“元会大亨歌皇夏辞”称“元春”;唐太宗的“正日临朝”则称“正日”,唐德宗的“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又称“元日”;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回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称之为“元旦”。到了宋元明三朝,一般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至清代,通常叫“元旦”或“元日”。

泉州枕山而负海,历史上曾是海外交通的中心,又是多元宗教文化活动密集的区域,这里古时可以说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过,对于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随着民俗文化的大浪淘沙,特别是每个历史阶段的移风易俗,最终使得各地节俗呈现出比较一致的面貌。这种一致可以体现在春节期间民众对于“吉”和“忌”的理解上。

过节勾勒 吉祥愿景

过春节讲究过个吉祥年,在古代,很多年俗更是饱含浓情与吉祥之意。

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载:“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馈岁的习俗其实从北宋时就有了,年底邻里之间会互赠礼物,以示情谊长久。宋诗《馈岁》曰:“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甘蔗口感甘甜,向来被视为吉物。清末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载:“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门侧,殆取渐入佳境之意。桐荫吟社黄谋熙(敬堂)先生云:佳境到头休嚼尽,大家珍重岁寒心。”除夕之夜,在门边放一根甘蔗,自然是打算让一家人的生活甜甜蜜蜜、渐入佳境。

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据说春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原意为驱邪消灾求平安。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皇帝孟昶自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语,这是我国明文记载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新春贴春联已成时尚,王安石在《元日》里就留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除了贴春联,旧时人们还会贴门神。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称:“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传说神荼、郁垒是曾受黄帝之命捉拿鬼怪的两位神将,人们将他们的形象贴在门上,就能使恶鬼不得入内,保护阖家一年平安。后来到了唐代,门神又被换成开国功臣尉迟恭和秦叔宝,可见每个时代的大众偶像也不尽相同啊。

逢年过节,中国人少不了要祭祀一番。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元日:鸡初鸣,内外咸起,贴门帖及春胜,设茶果以献先祖,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日午,复献馔于先祖,明日乃撤;亦有晚即撤者。”即大年初一的早上和中午都要祭祀祖先,俗称“拜公婆”,焚香点烛,祈祷祖灵庇佑新年平安吉祥。在祭祀时,还有“传柑”说法。即“以柑祭神及先,至元宵乃撤”。据《岁时记》载:“上元以柑相遗,谓之传柑”。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登门拜年,主人家往往要请客人们“吃甜”,即吃甜点、蜜饯等,这是祝贺日子甜蜜的意思;也有请人吃桔,这是祝贺生活吉祥之意。

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人日,《闽书》:泉人以是日取菜粿七样作羹,名七宝羹。”《温陵岁时记》:“亦有熟煮面线,合家团食,若寿日。俗以是日为人生日云。”也就是说在初七当天,要做七宝羹,据说以七宝羹敬圣母,可以保佑人寿年丰,子孙兴旺。后来还推崇全家吃面线,取长寿之意。

初九是民俗中的“天公生”,即天诞节。玉皇大帝为天上最高统治者,泉州民间将他称为“天公”。古时,泉州城内的元妙观在初九这天会崇祀玉皇大帝,城内城外信众,扶老携幼,蜂拥而至观中,礼敬天公,行三跪九叩之礼。民间各铺境则各自择日举行庆典,称为“做天香”,还有“添香”、“投符”、“赞筵”、“巡境”等活动。这些都是民间的祈福方式。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泉州风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其隆重程度不亚于除夕。旧时元宵节前,泉州家家户户舂粞,做元宵丸、蒸菜粿。南宋时,曾流传有“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的说法,那时的“闽中”就包括了现在的泉州。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可见一斑。节前,花灯上市,灯摊遍布街头,大人竞相为孩子们购买。娘家要为新婚女儿送上红、白成对的莲花灯和彩绘“仙女送子”灯,寄托“早生贵子”的祝愿。旧时,郡城、晋江、惠安一带,元宵夜还有“过关限”之俗。由公众置一纸扎的关隘立于路口,各家备简略酒菜敬祀“代人”(小篾纸人),家中主妇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有的当即把“代人”焚掉。有的则身揣一个红蛋和一个“代人”跑去“过关”。道士会站在关门旁指挥人们齐呼“过关限了”!“过关”的人一边剥蛋吃,一边把“代人”扔掉,意喻新年消灾免难,前途坦荡。

节日禁忌应当避免

过节也有不少忌讳。古人在过节时都对言行加以约束,担心不当的言行会破坏节日气氛,带来晦气,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节日禁忌。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外出“半途遇雨”。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需刀切者,除夕即当准备周全。

泉俗于除夕夜“扫室中,污秽积户侧,不敢拼于外,曰求如愿,元日亦然”。即过节时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寓意“去旧迎新”。

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或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之。

以前烧柴火或煤炭,忌到邻居家灶膛或煤炉中引火,否则邻居会说“旺气”被你引走了。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禁忌有的已消逝,仅留存在典籍记忆中。

各地特殊 节俗文化

时至今日,泉州各地仍保留着大量特殊的节俗活动,它们大多是一个区域独有文化的表现形式。由于地方民俗太多,难以穷尽,这里我们只能简略展示其中的几项。

“做大岁”:可以说,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可是泉港一部分地区(主要在南埔、界山一带)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初五比初一还大”。每年正月初五,境内民众都要“做大岁”、“过大年”,从早餐开始就要“吃大顿”。传说这一习俗的历史由来是因为明嘉靖年间,南埔、界山一带的人们过年时遭遇倭患,各家在收殓死难者后,初五才得以重新过年,此俗就这样流传开来,沿袭至今。

拔灯:亦称拔拔灯,是南安市英都镇英溪流域特有的活动,是全国九大灯会之一。英都“拔灯”始于宋代,成型于明万历年间。英溪水九曲十八弯,古代船工用驳船航运,为祈求航运顺利,船工都到英都码头拜祀。通常逆水行舟需拉纤,俗称拔船。英都昭惠庙每年举办灯节,乡人把逆水行舟拉纤和喜庆迎灯的形式结合起来,于是产生了“拔灯”民俗游乐活动。

火把节:晋江市永和镇山前村的火把节,据说已延续300多年,每年正月初九晚举行。山前村的火把节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村里经常发生自然灾害。村民们为祈求新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每年春节期间发动全村人举起火把,伴着锣鼓声和鞭炮声,从村里的世泉宫出发,绕村巡游。做火把的技能也在村里代代传承,几乎每家每户都会。

“坐钉轿”: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自明嘉靖年间开始,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都会举办独特的“坐钉轿”活动。“钉轿”的椅面、靠背处及落脚处布满了56颗长达数厘米的钉子,钉子刃面雪白,锋利无比。钉子上垫两张薄薄的纸,表演者手持木刀剑,端坐钉椅之上,任凭抬轿人一路颠簸,不时挥舞刀剑,祈愿“千灾扫去,百福招来”。

“炸佛”:每年农历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永春县达埔镇岩峰村一到晚上都举办“炸佛”活动,最热闹的是元宵当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凌晨。“炸佛”习俗始自明末,沿袭至今。整个活动分为巡游和“炸佛”两轮。巡游时,队伍前有4人“造火”开路,另4个年轻人头戴的斗笠上有一张叠成三角状的“天官赐福”灵符,赤裸上身抬着“赵大天君”在村里巡走。队伍里有人举着长竹竿,上绑大串鞭炮,炸响在“赵大天君”四周。队伍经过之处,家家户户都会点燃大串鞭炮,争相“炸佛”。相传炸着“赵大天君”的胡须,就能祈福消灾、添丁进财。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