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中山路,串起千年古城文化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8-02-02

编者按

“城市双修”近年来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热议的话题。它指的是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去年,泉州被住建部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而泉州古城6.41平方公里则作为“城市双修”重点区域。

去年9月,我市出台《泉州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实施方案》,古城范围内“七个一工程”全面启动,其中包括:一园(小山丛竹公园)、一区(龙头山片区)、一河(八卦沟)、一街(西街)、一路(中山路)、一厝(老范志大厝)、一站(旧车站)。“七个一”不仅是泉州本地居民赖以生存、栖息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承载了无数老泉州人关于古城历史人文的美好记忆。泉州古城有着怎样的城市历史性格和现代特征?“最闽南”专题将推出“七个一”系列报道,记录和梳理泉州古城独特的魅力。

90岁的丁老逛中山路“大上海理发厅”

90岁的丁老逛中山路“大上海理发厅”

镇抚巷大司马黄宗汉故居

镇抚巷大司马黄宗汉故居

泉州的中山路,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正所谓“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它犹如一条珍珠项链,串起古城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烙刻着一代代老泉州人的成长印记和温陵岁月历史变迁。如今,无论你来自何方,行走其间,你总能看到如毛细血管般连接着大街的“寻常巷陌”里,有不少年代久远的“闽南古宅”。百年来,这些古宅静静伫立于城市一隅,目睹了古城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两个“90后”泉州人眼中的中山路

九间巷,是中山路上一条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巷。从巷头走进去不到五十米,便能够看到一座两层楼高的老宅子。宅子的主人是丁顺清和张秀论(润)夫妇。

轻叩大门,前来为我们开门的是已有九十高龄的丁顺清老先生。听说我们想了解关于中山路的闽南历史文化,丁老先生把老伴儿也叫了下来,然后向我们娓娓道来。

“我们是1945年的时候住进九间巷的。最早的时候,这条巷子共有99户人家,后面陆续拆迁,直到现在只剩下7、8、9号三户家宅,而我们是7号。”张阿姨告诉我们,这个宅子至今已有逾七十年的历史。她家在晋江,年轻的时候曾到上海,直到抗战爆发后才回到泉州,在“南国建成”工作;而丁先生的祖籍则在山东泰安。他曾是一名军人,在抗战后随部队南下泉州。“我们在美国待了十年左右,回来之后,就一直在泉州。”

为二老合影拍照的时候,丁老先生提出要去理发,于是我们便陪同他们一边走,一边讲起关于中山路的故事和变迁。据张阿姨介绍,半个多世纪以前,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布鞋,中山路上的行人大多穿着“木头鞋”。穿上这种硬邦邦的木头鞋,就和日本木屐一个样,走起路来,响声很大,却别有一番味道。关于中山路的变化,二老表示,其实几十年下来,中山路并没太大的变化,要说不一样的就是商铺变得多了些。

走了一会儿,便到了“大上海理发厅”。这家已有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理发厅是中山路不折不扣的历史见证者,至今,店内保留了最传统的理发工具和工艺。丁老先生常年在这里理发,还拥有自己的“专属理发师”。“每次到这里理发,已经不仅是一种习惯,还是一份情怀的寄托。”丁老说。

通政巷苏廷玉故居

通政巷苏廷玉故居

承天巷崇阳门遗址

承天巷崇阳门遗址

沿着中山路继续前行,在各个路口的巷子里,还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家宅。“陈光纯故居”、通政巷的“苏廷玉故居”、花巷的私人百年老宅,这些对于泉州人来说,都不陌生……

与丁老的“90”不同,当天与我们一路同行探访中山路的,是一名“95后”大学生小李。

“作为一名老泉州人的我,竟然对于自家门口中山路的古迹知之甚少,实在惭愧。大家笑着说今天有‘两个90后’,一个是九十高龄的丁老先生,一个是‘90后’的我。我一细想,这两个‘90’可以说代表了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群,彼此之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现在的泉州老城区不仅包括中山路,还有西街、东街等许多地方,有越来越多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正在陆续保护和建设。老一辈的人对这片故土念念不忘、情深意切;我们新一代的泉州年轻人或许是时候思考如何对我们的家乡多一些了解,增一分热切,添一丝关怀!希望新时期的泉州人能够保护好,传承好我们的闽南历史文化,让老一辈的那份‘念念不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必有回响’!”小李说。

钟楼

钟楼

中山路文庙泮宫

中山路文庙泮宫

中山路345号陈光纯故居

中山路345号陈光纯故居

古城生活万花筒

步行,或许才是探索中山路的正确打开方式。满街道的各式店铺、联排式的骑楼建筑,以及错综复杂的老巷古迹……这里,发生了太多传奇故事,沉淀了太多历史的记忆。它仿佛是古城的万花筒,唯有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受,方能看到其中的绚烂多姿。

冷冽的冬天,顶着阵阵寒凉的风,行走在中山路上。

早就听说奎霞巷有家扁食汤店,一开便是三十多年,住在附近的老泉州居民都对它有口皆碑。于是,便决定去探寻一下这家老店。

“哦,我知道你们说的是哪家店了。往这里拐,再直走大概五十米就到了。店铺不大,但扁食汤的味道的确很正,他家的扁食都是亲手包的。你们走过去的时候注意点,别走过头了。”刚开口询问,家住在附近水门巷的胡先生,便告诉了我们答案。按照他的指点,果然找到了这家老店。门店不大,环境也算不上优雅,但当那碗热气腾腾的扁食汤端上来时,还是忍不住三五口就把它吃完了。边吃边感受着古城里那份原汁原味的生活味道。

继续沿着主街走。没几步,便来到了传说中文艺青年喜去之处——花巷。花巷的名字,总会让人很自然地想起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那首《雨巷》。除了诗意和朦胧之美,花巷比雨巷更多了几分厚重历史之美。

提起花巷,老泉州人都会想起扎花手工艺。如今已是盛况不再,唯有坚守在花巷口的那家扎花店仍能看出曾经的端倪。还有那家罗新照相馆,也是泉州人的花巷记忆之一。照相馆至今已开馆26年了,不变的是,在它一楼的橱窗里,依然贴满了各种黑白照片。看着它们,仿佛时光倒流。走进馆内,你会惊讶于主人保存着的那些传统照相器材。其中一架老式照相机,据店老板陈培新介绍,是上世纪60年代花了4000多元钱买下的,这笔钱相当于当时一套房子的价格。“我是从爷爷陈春木那边学来的传统照相技术。从爷爷到父亲,再到我这一代,总共传承了三代,历时有百余年时间。”陈培新说。

出了照相馆,再沿着中山路往南走,即到“泮宫”。走过“泮宫”门,就到了文庙广场,视野立马由繁华喧嚣转入古意宁静。而距离泮宫大门不远处则是文庄蔡清祠,对于泉州文史界人士来说,并不陌生。它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祭祀的是蔡清。蔡清字介夫,号虚斋,是明朝著名的大理学家、教育家,官至国子监祭酒。蔡清祠五开间、硬山顶、燕尾脊、“出砖入石”式外墙……保存了泉州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面积近400平方米,现为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办公场所。

在这里,你总能看到几位老者围坐在一起。他们一边翻阅着厚厚的文献书籍,一边谈论着泉南旧事。节假日时,更是时有南音雅会在此上演。

古街古厝

古街古厝

花巷老厝

花巷老厝

焕发新活力的古街古建筑

中山路一带的小巷里,隐藏着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灯火阑珊处,曾有多少澎湃激荡的往事在暗中涌动,每座小洋楼的背后都有诉之不尽的故事,它们汇成一条又一条记忆的河流,让人感受到世事的变幻莫测和人生的潮起潮落。走遍这些优秀历史建筑,你会发现,原来泉州城还有这么多美丽的风景和历史,它们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近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演变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苏廷玉故居,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当年,苏廷玉官至四川省按察使署布政使、总督加兵部侍郎衔。卸任南归后,回到泉州居住,他捐修泉州考亭、文昌庙、尊经阁,撰书(写)关岳庙中的《觉世真经》《泉州武帝庙记》等。苏廷玉故居范围很大,屋宇连绵,故居以五进五开间、燕尾脊结构官厅为主体。后来发生变故,渐渐落入他姓,有的改建成民居。2014年年底,泉州年轻的文创人士将官邸进行保护性修缮,修旧如旧,并成立“印记闽南文化驿站”,充分利用名人故居古厝打造富有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特色的艺术空间。配套特色艺术展厅、海丝剧场、官邸驿站、闽南私房菜、茶舍等,经常举办各种特色艺术展览、交流;展示陶瓷、茶道、香道、闽南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独具闽南传统特色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拍胸舞、火鼎公婆等节目,为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打造一个最闽南的文化休闲综合体窗口。

“总督府邸曾经那么显赫不凡,我们当时着急啊,觉得不能让它像许多官式古院落那样残破衰败,而古宅不同于古董,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让它得到更好的保护,所以,我们加入文创元素,让古宅‘活’起来并焕发新生。”负责人上官志鹏表示。

记者走进这里,既品茗论道,又观茶艺赏古乐,还品尝了闽南特色美食。中华茶文化、瓷文化、香文化、闽南美食文化在此汇聚一堂,淋漓尽致地书写着“最泉州”的文化。一代名臣苏廷玉的古韵浓郁的古宅,闽南各种特色文化融会贯通、活力充沛的印记闽南文化驿站,两者相得益彰,被誉为“泉州官邸古厝典范,闽南传统文化地标”。而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就住在这里,他很兴奋地说:“不大的泉州,浓缩了那么多的古建筑精华,一砖一瓦都够特色了,还可以体验到活态的文化,太享受了。”

陈光纯故居、黄宗汉故居……中山路北段的名人建筑太多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优秀建筑还不为人所知,有的大门紧闭。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点缀在日新月异的泉州城里,它们是亮丽的“古老名片”,是城市传统特色风貌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希望有朝一日,人们能进一步走近它们,认识它们。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