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腊月习俗多 文化韵味浓

时间:2018-01-19 来源:泉州晚报

诸多习俗、食俗流传千年,既是对自己、家人、朋友以及员工一年来辛勤付出的慰劳,也蕴含美好祝福,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平安如意

利用传统的风干方式,人们现今也会在腊月里风干一些瓜果。 (曼虹 供图)

在腊八这天,一些寺庙亦会有赠春联活动。

腊月里制作的各式腊味,是过年过节时用来待客的佳食。

可以采买到各式传统年货的集市,是腊月里人们会去逛的地方。

除了腊八粥之外,一些地区也会在腊八这天吃腊八蒜。 (CFP 图)

熬煮腊八粥的食材日渐丰富

将食材晒干风干,是腊月里储备食物的方式之一。

过腊八,吃腊八粥。

糯米饭也是大寒时节应季食物

在腊月里,民间一些乡村地区会举行传统的聚会筵席。

以面食制作的祭祀供品在民间流行

在腊月筵席、“尾牙”中作为必备菜的白斩鸡。

核心提示

祭祖拜神、赠腊八粥、亲朋相聚、做“尾牙”、存储食材……在闽南地区,人们在进入腊月后,借由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食俗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辞旧岁祈平安

挥别冬月,迎来腊月,作为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这一正值冷冬的月份,也是民间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

虽已进入年终岁尾,但在生活于乡村地区的人们记忆里,腊月却是一个不亚于农忙时节的忙碌月份。曾在德化乡村度过童年岁月的萧杏杏,如今每当回想起小时候过腊月的情形,仍津津乐道。在她印象中,早在冬月过后,家中的农事便已结束。进入正处农闲时节的腊月后,孩子们尽情享受假期生活,家中的大人们却往往要在此时,为迎接春节的到来而再次忙起来。“腊月里的大小事宜,不仅与过年有关,还与一些习俗、节日息息相关。”萧杏杏回忆说,记得过去家中长辈们为腊月所忙碌的各项事情中,有一件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要置备好各类供品,而用来祭拜的供品除了谷物、瓜果之外,还少不了各式禽畜。备好供品后,一家人便要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早早起身集结,一同前去祭祖拜神。与农忙结束后的祭拜有些相似,这一祭祀仪式,不只为感谢祖先、神明的庇佑,还为祈愿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从腊月初八开始,依照传统,民间各类祭祀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在年过七旬、对于闽南民俗传统颇为了解的以璇看来,农历新一年其实从过腊八节便开始了。沿承至今仍会在腊八举行的祭祀仪式,相传早在周代就已存在,是民间颇为重要的冬季祭祀之一。这一传统风俗在先秦时期亦被称为“腊祭”,当时人们为了祭拜众神,以祈求平安,无论是达官显贵,或是寻常百姓家,大家纷纷将岁末狩猎捕获的各类珍贵禽畜拿来作为供品祭献予神明。而这一做法,亦解释了为何如今人们在腊月祭祀时仍会把禽畜作为主要供品的原因。以璇介绍,由于举行祭祀的这天正处于腊月之中,由此其在民间也唤作“腊日”。到了南北朝时期,过去还未被固定日子的“腊日”则被划定了时间,定为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在《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述为,“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除了拜神祭祖、祈福求愿之外,以璇介绍,在旧时进行腊祭的过程中,还会有驱邪、避灾、逐疫等习俗相伴而行,人们借着这些习俗的开展,为自己、亲朋求取平安,并祈愿新的一年中都能够趋吉避凶、吉祥如意。

赠热粥增情谊

过腊八节的习俗不少,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一些传承至今的传统食俗。

说到腊八节,许多人会联想到一碗热腾腾、甜丝丝的腊八粥。而腊八喝粥传统,在中国已超过千年的历史。这一传统习俗在清朝时期尤为兴盛,当时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或是普通百姓家,都习惯于在腊八当天吃腊八粥。为了熬出好吃的腊八粥,当时的人们,通常会提前在腊月初七晚上,就着手准备熬煮腊八粥。经过一夜的炖煮过后,待到腊八清晨,再揭锅舀取粥汤品尝。民间还有一句俗语“令节清晨煮粥忙,炊烟风散万家香”流传至今。关于腊八粥的用材,对泉州民俗颇有了解的姚先生介绍,最早的腊八粥,大多仅是使用红小豆来烹煮。之后历经数代演变,所用的食材逐渐丰富起来,会用到糯米、花生、麦粒、薏仁、红豆、红枣、玉米、绿豆、大米等多种食材,因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所选的食材略有不同。由于用材多样,在民间,这种在腊八品尝的粥汤,还有着“七宝五味粥”的别称,蕴含“吉利吉祥”之意。

亦如许多年节会寓意于食,在腊月初八所食的腊八粥,也被人们赋予了另一层深意。姚先生介绍,在旧时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些家境富裕的大户人家通常会在腊八这天多准备一些腊八粥。在留存一些粥来寓意“家中年年有余”,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之外,这些大户人家还会将多余的腊八粥赠予邻里亲朋,并同时施赠予所居之地的贫苦人家,借此施予善意的同时,也为自己积攒德行。

除此之外,自古以来,各地不少佛家寺院同样也会在腊八这天举行施放腊八粥的活动。谈及原由,泉州少林寺方丈释常定介绍,腊八节,在佛教亦被称为“法宝节”。该称呼源于农历十二月初八也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为予以纪念,佛教寺院便会在每年腊月初八这天用香谷和果实等煮成粥来供佛。唤作“腊八粥”的粥汤,也被称为“平安粥”,寺院通常在腊八当天会将其施予民众,并借由此善举来传递平安如意。“早从2006年开始,每逢腊八节,泉州少林寺都会遵循传统习俗熬制腊八粥,并将其免费施赠予大家。”常定方丈介绍,今年泉州少林寺也将于腊月初八这一天的上午8时开始为广大市民施赠腊八粥。此外,少林寺当天还会举行慈善义诊、现写新春吉联、武僧少林功夫表演等活动。

同样会在腊八这天施赠腊八粥的还有承天寺。其相关负责人介绍,遵照传统的煮粥方式,为了烹煮好吃的腊八粥,寺中的僧人们通常会提前一天便开始准备煮粥的食材。待到腊八清晨4时许,再将提前备好的食材下锅,并以柴火来烧煮,以此让粥吃起来美味可口。此外,为了让早起外出的人们也能享用到腊八粥,承天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腊八当天早晨6时开始,便会在承天寺门口进行施赠腊八粥的活动。

离开泉州到青岛经商10多年的陈冰介绍,自己除了会在腊月初八这天喝一碗腊八粥之外,在腊八这天,她有时还会学着当地人试做一些“腊八蒜”。她介绍,听闻当地的朋友介绍,在华北地区,过腊八节制腊八蒜亦是一种传统。腊八蒜的做法并不难,只需将大蒜瓣混着醋一起封存到密闭的玻璃瓶中,置于冷柜之中即可。而用来泡大蒜的醋汁,陈冰说,其也被称为“腊八醋”。那么何时才能品尝腊八蒜、腊八醋?陈冰说,将蒜泡在醋汁中直到大年初一到来,待到当天要吃饺子时,取一些已经泡制成翠绿色的“腊八蒜”,再舀一勺“腊八醋”来佐饺子吃,借此寓意“新一年,新开始”。

做“尾牙”相聚欢

旧岁近暮,新岁将至。正如俗语有言“进了腊月就是年”。一到腊月,年味便一天比一天浓,刺桐城中不少贩售各色年货的商店、摊铺又开始热闹起来。相较于如今置于商场、街区中的年货商铺,以璇说,在旧时物流还不发达的年代,一些充满“古早味”的庙会、集市会在腊月中举行,在此之中,人们不仅可以采购到过年时用来装饰堂屋的春联、年画,还能购买到不少用来制作年食、年肴的食材,以及可以在过年时用来招待访客的糖果、蜜饯、坚果等手工年食。

随着腊月里在外打拼的人们陆续返家,亲朋相聚团圆的聚会也比平日多了不少。家住广西柳州的方琳曾在泉州读书多年,在她印象中,其家乡一些地方与闽南地区过腊月的方式有些相似,例如在其所居之地的一些乡村,当地人常会在腊月里举办一些进行祈福的庙会,采购年货的集市也会在此期间开张。由于从腊月到春节期间有不少节日,因此在民间,腊月也成为适合举办喜事、聚会的好时候。尤其是在一些乡村地区,随着外出务工的人们开始返乡归家,人们相聚一起,便会举行一些古色古香的聚餐,村子里的邻里亲朋相聚一起,一边品尝佳肴,一边畅叙家常。

永春县作协主席,永春文化馆副馆长周梁泉则谈到了在腊月中旬,闽南地区人们常会过一个传统节日——“尾牙”。他介绍,在古时,农历中每月的初二、十六是许多从商的人们祭拜神明“土地公”的重要日子,其也被称为“做牙”。而每年的腊月十六,则恰好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做牙”的日子,因此民间便将这一天叫做“尾牙”,而做“尾牙”的习俗流传至今,亦逐渐演变成了本地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说到“尾牙”的另一有趣之处,周梁泉介绍,在旧时,商人们总会在“做牙”这一天,置备各式各样的供品如猪头猪尾、水果、白粿、豆腐干、糕饼、米酒等去供奉和祭拜“土地公”,随着供品摆好,再焚香点烛,诚心祈愿来年所经营的生意能够顺遂兴隆。而待到祭拜结束之后,众多丰富的供品会随之撤下,转而成为商人们用来慰劳伙计们的宴席餐点,借由这些蕴含美好祝福的餐食,商人们答谢伙计们一年来的辛勤付出。

忙除尘备年食

今年进入腊月不久,恰迎来大寒时节,在此万物仍然处于封藏时期的冬日节气中,民间不少备物制食的有趣方式流传至今。

相较于春夏时节,寒冬腊月的湿气少了许多。为了迎接新年到来,在冬至到大寒期间,民间有除尘洁物的传统。此外,在进入腊月后,趁着好天气,人们还会在除尘之余,将被褥进行换洗、晾晒,以让所居之所更为洁净。

趁着冷冬时节还未过去,旧时不少地区的人们会在此时先将圈养的禽畜宰杀存储。封冻之余,方琳说,以其家乡为例,当地人通常还会延续老传统,将猪肉、牛肉等拿来制作成腊肉、香肠等便于存储的加工品,又或是将之拿来炼油、炸制,以此延长肉菜的存储期限。在一些沿海地区,人们同样会为准备年食而存储一些海味食材,如将一些便于制作成干品的虾贝、海鱼等风干晾晒,在过年时再取出烹煮。除了肉材、海鲜之外,由于冬季一些水果较难寻得,效仿过去风干存储食物的方式,如今还有一些水果被制成干品。对于水果干制品颇有研究的小曼介绍,有别于一般的风干方式,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水果干制法,则是用热水处理水果后再进行风干。依据这种传统的水果制干方式,小曼说,各类夏季应季水果,如凤梨、火龙果、苹果、西瓜等新鲜水果都可以制成干品。但不同于一般的风干方式,由于水果中水分较多,处理时通常需要进行清洗、切片、杀青、冷冻、浸泡等前期处理,之后经过低温脱水再进行烘焙风干。经由这种独特方式处理的水果,在还保留着水果最初形状和营养成分的同时,也更便于储存,不易变质,将其拿来作为过春节时所用的佐茶茶点很合适。

与腊月食粥的习俗相似,在南方一些地区,进入大寒时节后,还会运用入冬前存备下的糯米来置备年食,如在闽南地区,当地人们会用糯米来制作用于祭祀、款客的糕粿点心,而时常往来于福建与广东两地的王星师傅还介绍了一道在广东地区人们会在寒冬腊月制作的糯米食物,其所用的烹米器具有些特别,是使用瓦锅子来烹煮,由此烹煮出的糯米食物,吃起来糯香绵软,在温暖胃口的同时,也寓意着在此寒冬之际,暖意洋洋,舒心欢畅。

[责任编辑:曾丽芬]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