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十九大开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11-16

在国家政策、资金、新技术等全方位催化下,文化产业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发育成长,双创踊跃、资本追捧,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坚定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等相关论述,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新的航标。记者就此走访众多专家、企业主管、文化从业者、创客们,详述他们眼中的文化产业蓝图。

适应时代要求的根本性精神

十九大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全新论述等,均在社会引发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在文化界人士眼中,十九大提出了哪些根本性的、全新的命题?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十九大提出了多个适应时代需求的根本性的精神、纲领和命题。他说,十九大从“文化自信”的高度指引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战略和视野。因为无论是事业还是产业,文化自信都是创造力、引导力的基础,也将使文化建设更自觉、更有活力、更有影响力。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我认为这十分重要。”魏鹏举说,在过去的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中,政策释放的红利和带来的驱动效应明显,在新的时代和产业格局下,政策红利仍将有巨大的释放空间。

比如,国有企业有望在政策驱动下释放更大的活力,既保障国家利益又具有更好的经济能力,这样可使他们所承载的主流文化更有影响力、更可持续。

又如,由于发展阶段所限,国内文化产业目前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他们是文化产业的底部根基和希望所在,他们均有望在空前重视文化的新一轮国政中获取成长的动力,国家会创造更适合他们的文化生态,全面激发中小微企业、创客的创造力。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主旋律下,文化领域的创新也会更具爆发性,如文化用地政策调整、文化税收激励措施等值得期待。文化金融也将更有作为,在此前发展中各部委已经提出了各类有效措施,如文化金融示范区建设、文化特色银行等,随着时代、国家战略的步伐调整,未来会推出更多风险可控、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论述,指出了时代发展的根本特征。”魏鹏举谈道,放眼全球,社会经济正在不断进行业态更迭,发展10余年后,中国的互联网及应用已经位于世界前列。所以瞄准文创产业的前沿趋势,推动新业态发展,将帮助中国实现“弯道超车”,让中国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际产业的新势力。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殷秩松则亮出鲜明观点:根据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社会现状的观察,文化在国计民生中的角色需要全面重新定位。

文化应扮演什么角色?殷秩松阐述,十九大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更宏大的框架,如“四个自信”的明确强调,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目标,这些都预示着文化产业已不仅仅是一门产业,它的职能也不仅局限于满足人们传统观念下的物质文化需求了,它的发展将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新阶段息息相关。它将不仅参与产业、经济层面,还将在社会、民生、政治中起更大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接下来发展文化产业,应将其置于中国国家战略前提下进行思考。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也曾提出“文创赋能经济”的命题,主要思想就是以文创为中国赋能,用创意和创新广泛参与城市改建、制造业升级、产业融合、人民幸福感提升等全领域。殷秩松相信,文化产业的壮大、文化“走出去”、文化消费等现实问题,都与如何理解文化在国计民生中的角色息息相关。

“文化自信”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化自信”的全新命题让社会备感振奋,文化领域不同层面和岗位的人士纷纷展开对“文化自信”的探讨。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将“三个自信”提升为“四个自信”,将“文化自信”列入其中。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北京千程投资CEO张元林说,文化产品应有自己的气象和内涵。中华文化有绵延数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技术环境下,中华文化有了全新的表达方式。此时强调文化自信,既是历史必然,也是使命担当。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拥有了相对强大的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产业经营能力。中国生产的优秀影视作品、游戏产品、互联网应用等已进入世界市场,在一些地区更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具备与世界上先进的文化产业强国平等对话的条件。“我们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生产生活实践,对自己的历史传承、精神特质,应拥有充分的自信和强烈的自豪感,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望不断推出反映中国面貌的优秀文化产品。”张元林说。

乌兰会电影金融俱乐部会长乌兰图雅认为,文化产业从业者应该感受到文化自信,也应该具备这种文化自信,才能为人民创作出真正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进而凭借艺术魅力走向全世界,赢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上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乌兰图雅说,十九大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也必须获得同等地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市场巨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日益提高,这是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利好消息。此外,近年来各地政府推出了各种税收和工商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文创产业的发展可谓前景可期。

为文化打开新窗口

张元林认为,本次大会提出了不少关于文化的“新期望”,对原有的文化概念进行了“新阐释”,给我们熟悉的文化名词赋予了“新内涵”,这充分表明在经济社会已经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文化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其建设和发展将进入主舞台和快车道。

张元林分析,十九大报告将奋斗目标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不仅是吃饱穿暖,更是消费内容的升级和整体幸福感的提升。生活的美好需要文化来创造,这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可以说,新的国家主命题为文化产业打开了全新的广阔天地。并且,这一次不是“单兵突进”,而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的百花齐放。

“因此,我们也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就是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传承、发展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张元林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建设新文化的物质条件,但反映时代面貌、弘扬时代精神、鼓舞价值理想的经典文化产品仍然稀缺,究其原因,一是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套上了“文化不自信”的精神桎梏,扼杀了文化的创造力和应有气象。所有文化事业和产业从业者,都应该自觉地投入到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浪潮中,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

乌兰图雅对电影领域有着长久的观察。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也越发受到国际重视。以电影为例,以前好莱坞大片一统票房的现象已被打破。在国内,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

十几年发展之路,不但使文化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新势力,也为业界验证了优秀的标准和产业的方向。

乌兰图雅以影视为例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电影《冈仁波齐》、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还有中国第一部进入世界影视票房榜的《战狼2》等,这些电影为什么深受人民喜爱?正是因为它们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人民的普遍诉求,因此,一定要坚信中国文化,要相信人民群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要精益求精地展示中国文化。只有能够跟人民的理念契合的电影作品,才会得到观众的票房支持。她坚信,未来5年会有更多优秀的、充满文化自信的团队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北京演出公司总经理郑颖表示,自文化产业概念提出以来,演出业的面貌已大为不同,此次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可说既是一种要求,也是时代所需。下一个五年,演出业必将和其他产业加速共融,并且派生出一些优秀且新鲜的商业模式,来弥补目前演出业存在的短板。

十九大对于教育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让她倍感振奋。她说,目前国家在演出上的扶持力度已然很大,但较多投入剧场、剧目生产,对观众的培养甚至对下一代的艺术教育,有望在十九大之后的下一个五年加速,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让人们看到这种“种树”之举对产业带来的良好影响。

郑颖说,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为演出明确了主题方向,打开了一片广阔的蓝海:传统文化将有助于演出找到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有助于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喜爱,甚至对国民文化自信的形成都举足轻重。

点燃“中国美学”这把火

明确国家的文化目标和决策方向,了解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都是为了一线的生产实践团队能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中国崛起为己任。

设计品是中华文化物化的重要承载形式,一些设计师们对新时代的新命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美好的想象。

“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品牌”,是转转会创始人成琳喊出的口号。她认为,国家对“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落实到工业设计领域,未来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时代,真正迈入“中国创造”的时代。设计企业积极创立自主品牌,创新设计,走向世界舞台展现自己,才能将我国的工艺在世界发扬光大。

成琳说,创意设计与传统手工艺中的优良资源结合,能让设计产业打上中国的烙印,打上文化的印记,在国际上形成属于中国设计文化的品牌观念。

成琳介绍说,转转会就曾组织一批国内外新锐设计师,去寻找中国传统村落里那些被遗忘或忽视的手工艺,创意设计出的新作品大受欢迎。这说明,对于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土地与人文孕育出来的精湛工艺,我们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积极引进创新的设计力量,通过市场运作平台,使这些优秀资源真正成为创新源源不断的动力。

“是时候点燃‘中国美学’这把火了。”TTF高级定制珠宝创始人吴峰华雄心万丈地感慨,十九大报告将文化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反复强调了文化创新、文化自信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国力强盛后,就应该在文化精品上下功夫,让中国文化在世界发挥影响力。

他说,“中国美学”的概念应被倡导和确立。放眼几千年文明中,中国曾经在美学上引领世界,比如影响世界深远的宋元陶瓷、明清家具、清代玉雕等。“中国美学”停留在时代、人心、传统文化中,而十九大则是重新点燃这把火的契机。未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内核,一定是充满着中国美学精神和价值观的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