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内容

接地气、产业化,武术文化走出新路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08-11

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市民投入其中 (图片来源:CFP)

习武健身渐成市民新宠(陈晓东 摄)

武术爱好者参加比赛 (林劲峰 摄)

年轻人热衷武术健身

武术可以健身、防身

核心提示 曾经,很多人认为武术属于专业人员或武术爱好者的“专利”,仿佛可望而不可即。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武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正在走向大众化,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目光,让更多“门外汉”对武术渐渐产生兴趣。

本期“调查”让我们一起走近武术健身领域,了解习武健身在泉州的现状、特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象 习武健身渐成市民新宠

天色渐暗,落日余晖,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徐徐飘来。丁金朝像往常一样来到公园,雷打不动地进行武术健身。虽然他已经70岁了,但他的拳法依然威猛迅捷,刚柔相济,动如闪电,声发似雷,技法精湛,引来围观市民的喝彩。

丁金朝是泉州一家体育运动品牌的董事长,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仍然坚持练武打拳。此外,他还带动公司员工加入习武健身热潮中,把武术精神渗透到企业的发展中。在丁金朝看来,武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一项体育运动,在长期的练习中更能体会武术的深义。“武术是内修生命本体,外应社会法则。”丁金朝说。

武术对丁金朝来说,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缓解伤痛。据他回忆,有一位好友丁乃善不小心扭到了腰,一个人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无法动弹,虽然叫来医生,又是推拿又是针灸,但是效果不佳,丁金朝得知后,来到好友家,运用之前学到的南拳点穴法,巧妙运用穴位的原理,缓解了朋友的伤痛。

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已成为体育项目,是人们茶余饭后健身养性的活动。在泉州,练习南少林武术蔚然成风,习武健身渐成市民新宠。

变化 年轻人乐于与武术为伍

在泉州,与丁金朝这种年纪相仿的武术爱好者不在少数,他们一有时间就在一起交流、切磋,增进友谊,其乐无穷。而现在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这一热潮中,与武术为伍,以武术为乐。

记者来到泉州一家健身会所,训练场上,学员呐喊声势如洪钟,让人有加入其中的冲动。四川的杨川和海南的王建伟,两人体型瘦弱单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参加了馆里的暑假班。一个天赋卓越,一个刻苦用功,两人坚持训练收获颇丰。去年,两人参加澳门国际武术节,一个收获了铜牌,一个勇夺冠军。

武术不仅让两人收获了荣誉,更重要的是磨炼了他们的意志。通过照片的对比,两人的形体变化颇让人震撼,如今两人不仅肌肉健美,而且看起来阳光,有朝气。

曾经叛逆的他们如今也常常抽时间回家看父母。王建伟表示:“武术让我们的人生目标变得更加明晰,同时学会了进取,懂得了感恩。”而杨川则表示:“武术不仅让我们强身健体,同时教会了我们希望、自信、敬畏。”

进程 武术文化走进校园

少年强则中国强。武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它的发展和传承更需要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武术健身产生兴趣呢?张晓峰说,武术范围很广,传统、现代、内家外家、表演套路、实战搏击,细分起来有很多,老师可把武术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习欲望和兴趣;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健身、防身,还有陶冶情操、娱乐欣赏的作用,只有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武术,才能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更浓。

习武,是意志磨炼的过程,在挥汗如雨间领略劲力在体内涌动的奇妙,向大自然学习,观松柏之挺拔、体山峦之稳健、悟风雨之急速。

“在武术进学校方面,泉州的教育、体育部门下了很大的力气;泉州武术协会还主编了五祖拳操,以五祖拳元素作为体操形式;学校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比如成立五祖拳兴趣小组等;武术也可以走进老年大学、各街道、社会各层次。”周焜民说,习武、修身、养性,让武术走进校园是件好事,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华武术将在中小学校全面开花。

“武术长拳套路练习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各种动作,特别适合青少年儿童练习。”张晓峰说,在练习时,人体各部位几乎都参与活动,系统地进行武术锻炼,对人的速度、柔韧、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都有较大提高,也可促进少年儿童的成长与心肺功能的正常发育。因此,传统武术为具体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注入了一项具体而行之有效的实际内容。

借鉴 武术健身可与时尚结合

随着在群众中出现的习武热潮,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武术馆(站、校)越来越多,入校习武的青少年儿童日渐增多。

如何更好地推广武术文化,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借鉴跆拳道、空手道的发展经验:善于总结、归纳,形成统一的标准,易于传播。

韩国的跆拳道为了方便推广,不仅规范了动作,而且直接与时尚接轨。与完全不搭边的街舞融合形成“跆拳舞”,风靡全世界,不仅有舞蹈的时尚美感,还有跆拳道的动感和爆发力,迎合年轻人的品位。而“跆拳小子”已成为韩国的品牌,向全球输送其文化。反观中国传统武术,尚缺乏时尚感,没有很好地迎合年轻人的品位。

“武术健身要与时代相结合,比如可以把武术里面有用的招式整合成防身术,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亲子互动让孩子产生浓厚的习武兴趣。”泉州一家健身会所负责人张华说。传统武术在走进大众的过程中,可适度融合娱乐性与生活性。五祖拳是泉州南少林的主要拳种,周焜民表示:“可多设立五祖拳的传承点,无论在城里还是乡村,多举行武术交流活动。”

武术的时尚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应避免其娱乐化。丁金朝说:“武术的传承还是要努力保持其原汁原味,不能过度娱乐化。”周焜民也不赞成武术过度娱乐化:“武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原汁原味地保护和传承,一味地追求时尚化,有可能会走向世俗化。”

未来 武术健身向产业化发展

武术健身功能广为人知,应尽快形成体系,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改革、整合武术,把它置于健身原则下进行研究,把传统武术应用于全民健身将有利于其传播和发展。”丁金朝表示,把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与传统武术结合起来,可有效解决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更好地促进群众性健身运动的发展。

随着这几年政策的放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提高,武术健身产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目前武术赛事很多,今后将会面临洗牌,这是从业者面临的竞争环境,当然也是一种考验。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突出表现,它包含了儒家思想、道家精神、释家修养,具备了一种内敛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武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体育健身,更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武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产业界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开发。目前在武术领域已经形成了健身与教育培训、武打影视、表演等产业链。“将武术产业化,让其进一步融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周焜民认为,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其地位和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武术文化向产业化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相关链接>>>

习武避免常见误区

相关链接>>>

1.林中晨练

许多习武者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尤其喜欢在公园、广场的树林中晨练。从医学角度而言,这是不可取的。

人在夜间零时至5时睡眠质量最好,过早的晨练甚至在凌晨三四点起床,长期如此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对健康危害很大。林中晨练最好是在日出以后,并且时间要适宜,同时要选择安全、卫生、空气新鲜、无噪音处晨练。

2.不做热身

习武时不做热身活动,这个做法是不科学的。

人体运动时需要有一个生理的、心理的适应过程,热身运动能为武术训练做好准备,避免发生武术运动损伤,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一般热身可先做慢跑、柔韧练习、四肢操等。

3.雾天习武

冬天的清晨,往往是雾的世界,习武者室外练功要避开此时。

因为雾天气压较低,风速较小,空气中的废物不易消散,空气污染严重,雾天湿度大、可见度不大都会给训练者带来不适,所以冬日有雾的清晨,不要在室外练功,可进行调整或在室内进行。

4.突然停下休息

有些习武者往往在运动后,特别是运动量较大之后突然停下来休息,殊不知这种做法十分有害。

如果习武者突然停下来休息,就会使下肢的血液淤积而影响及时回流,心脏的供血量不足,输出也就会减少。习武运动后应继续做些缓慢的整理和放松活动。

5.训练后立即进餐

训练后立即进餐,不仅增加消化器官负担,而且还易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

科学研究表明,训练结束后休息30—40分钟进餐较合理,同时要求训练应在进食1.5—2.5小时后再进行。

6.顶风练功

有些习武者,认为顶着寒风练功,能培养意志,练出真功,实乃差矣!

有人误认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就是夏天在酷热的三伏天中练功,冬天在冰天雪地的三九天中练功,其实这句话只是告诫人们在最热的三伏天和最冷的三九天仍要坚持,夏天应到树荫下练习,冬天到向阳的避风处,过冷过热对练功都有害处。至于那些所谓的“化雪功”、“赤阳功”纯粹是武打小说、武打影视里的把戏,千万不能相信。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