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泉企制造业智能升级势在必行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08-11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转型?往哪里升级?对于以传统制造业为依托的泉州产业而言,惟有将后端的生产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更好地与前端市场联系,破解旧产能过剩的难题,方能把握消费升级方向,创造出符合市场的新产能,从而重拾供不应求的市场地位。

日前,在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及泉州市经信委与市企联共同召开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专题讲座,与会相关专家学者就该课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期民企观察站也将就此问题深入探讨。

泉州智能制造发展推动GDP上扬

主持人:目前全省及泉州的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陈居雷:去年11月泉州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复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目前全省就只有泉州一个示范城市。根据国家批复要求,泉州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试点示范工作,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带好头,做表率。近年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提出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面,推动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目前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七位,呈现良好势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0亿元,比增14%,实施机器换工约5150台(套),15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其中泉州共有4个项目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二,晋江更是成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

施金洋:今年上半年泉州GDP比增8.3%,这一数据与泉州两化融合的发展分不开。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打造新型制造体系,泉州市出台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泉州共有127个项目列入省库,总投资达126亿元,数量居全省首位。

两化融合抢占制高点

主持人: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或者说愿意主动对接互联网智能升级,在这方面的工作推动上,企业主应该要树立怎样的认知?

俞桥明:“十三五”两化融合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企业主应明确,全球产业格局正在面临大调整,围绕抢占制造业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在此过程中,一直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发展的泉州制造业势必不能缺席。当下,面对两化融合的复杂系统,急需形成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系统化新理论和新方法。必须明确的是,现存的管理短板效应在新技术背景下存在再度放大的可能,推进两化融合需要技术与管理并重。

蔡颖:目前我国制造业面临几大主要问题:首先是缺少创新品牌价值,其次是丧失制造成本优势,第三是设计到生产变通性差,最后是生产效率安全管理不透明。如今不少企业依然走按单生产的常态模式,导致“三高”——高交期、高库存及高成本的致命缺点。未来多品种小批量的按单生产模式将成为新常态。而该常态的背后必须面对复杂的大系统难题:研发周期短、多品种并行、资源共享易出现瓶颈,订单变化和生产周期的不确定性,计划排程应变差,设计生产线难以柔性应对,质量工艺无法迭代可靠,成本无法大规模化并精准化,监控订单进度难,物资需求变化多变,导致缺料与采购延迟严重等。想要突破这些难点就必须进行两化融合发展,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陈志明:真正深入市场一线的品牌企业会明显地感受到变化的到来,感受到变革的浪潮。消费者在变化,行业市场在变化,科技在变化,从品牌到零售再到消费者及工厂,必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畅通,由此才可以增强商品竞争力。目前企业基于市场需求打造了产品协同研发管理平台,实现了从供应商到买手到设计团队的多方协作信息共通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的数据沉淀将反作用于生产工厂的质量提升。多系统信息协作实现了整体周期信息协同,多个区间的信息流动,将企业复杂的规划、设计、开发、订货、采购、生产、交付、零售几大环节链接起来,大大缩减了成本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力推动管理体系评定工作

主持人:两化融合是制造业升级的必经之路,那么接下来继续推进的方向有哪些?具体落实上该怎么做?

陈居雷:下阶段,全省将继续深入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制造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形成示范效应,并且强化信息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提供过硬的后端服务体系。

施金洋:企业家的培训很重要,目前泉州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泉州市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专项计划》,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金融资本运作、企业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创新、新生代企业家成长等七大系统培训,全市每年举行100期以上企业家培训活动,年培训企业家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万人次以上。另外泉州也正在大力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目前全市已有45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占全省通过数量的三分之一,稳居首位。

周翼:根据工信部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将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要有超过5万家企业施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将精选确定200家以上贯标示范企业,培训超过百万人次。未来该管理体系也将成为引领企业战略转型、组织变革、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服务转变的重要抓手。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将具有实际的采信价值,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社会资源。从原料供应商、设备提供商、产品分销商、技术提供商领域里将享有更多的优先选择权,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生态系统。最终获得该评定标准的企业,将可以在全社会、深层次多领域里获得更多的肯定。当然最根本的是企业在进入评定申请之后也将在最快的时间里踏入智能制造升级的快车道。

脚踏实地促智慧工厂发展

在人人都提两化融合的当下,其实最重要的是应该懂得何为工业4.0,何为智慧工厂?

“数字车间是智慧工厂的前奏。”业界人士说,不少人以为工厂实现了信息互通就是智慧工厂,就是实现了工业4.0。“其实不少企业连1.0、2.0的信息化改造都还没达到,就口口声声提4.0。”泉州产业界人士说,人不可以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更重要的还是要脚踏实地,明确自己的发展阶段,了解自己的真正实力。智慧生产是大势所趋,可是这不能成为盲目投入、盲目发展的借口。

发展要先从认识开始,认识自己的生产水平与实力,认识市场的发展现状。商战如战场,战略性发展智慧工厂必然离不开知己知彼的认识阶段,只有真正理解智慧工厂的本真,才能知道企业的距离在哪里,如何去补齐。

信息互通、立足大数据分析、反作用指导生产的智慧工厂已经在泉州这片创业热土上生长,标杆企业的作用力也正在展现,对于更多的小微企业而言,发挥自己的长处,寻求共享共荣是值得肯定的发展路径。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