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泉州戏剧“两条腿”走路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07-05

西方经典题材《美女与野兽》被搬上高甲戏舞台

新编木偶小戏《命运傀儡 》

泉州提线木偶戏《偶戏·冷臂》参与张艺谋导演的《对话·寓言2047》演出

泉州市木偶剧团参与北京卫视《传承者》的节目录制

泉州戏剧的舞台表现形式不断创新

核心提示:这几年,泉州的传统戏剧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无论是编剧、舞台表现,还是培养传承人,都有了不少新的尝试,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接受。他们把传承和创新统一起来,传承是“支撑腿”,是第一要务;创新是“迈出腿”,能让泉州戏剧走得更远。两条腿都活,才能让泉州戏剧走得更好。

(部分图片由剧团提供)

编剧

现代题材写入剧本

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尤春成说,新中国成立之前,泉州人就有看戏的习惯。当时,泉州市区逢年过节,四个城门头都会有艺术团体演出。而在泉州的乡下,农村的民俗活动必会请艺术团体前去表演助兴,增加节日氛围。“有些村落比较有钱,甚至请两个不同的艺术团体过去唱对台戏。”这些艺术团体表演的都是传统的古装戏。

这些年,编剧又有不少新突破,一些历史剧经过改编,情节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此外,也出现一些儿童剧、现代剧。

2015年,南安市高甲戏剧团编排新戏《郑成功》。据该团团长张芳颂介绍,该剧将郑成功完成的“收复台湾”和“反清复明”两件大事巧妙结合起来,让人物显得更加丰满。“嘉定三屠魂未定,扬州十日又血腥……”哀婉的女声唱起了幕后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面临着国破家亡,福州城内的文人只知愤慨,反而是义妓如花愿意卖身筹钱抗清。当时还是一介书生的郑成功为她的义举所感动,将二十万两银子交于她,资助抗清义军。回到家中,郑成功却发现父亲郑芝龙有降清意图,父子发生激烈冲突,郑成功愤而出走。降清之后,郑芝龙被杀害,郑成功的母亲不堪凌辱自尽而亡。面对国仇家恨,郑成功选择弃笔从戎,举起抗清大旗……最后一幕“焚青衣”,接过父亲兵权的郑成功完成了从书生到英雄的转变,走上收复台湾之路。

除了高甲戏《郑成功》之外,泉州其他戏剧在内容编排方面也做了许多创新尝试。据王景贤介绍,泉州传统的木偶戏所演出的剧、节目,大部分选材自历史故事、宗教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说,以及对《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说岳全传》等小说、话本、戏曲剧本的改编。其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思想内容与新时代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木偶戏首先对题材进行扩展,出现了大量现代题材的成人剧和儿童剧。提线木偶戏《雪域金猴》故事讲述的就是藏族小姑娘卓玛为保护珍稀的雪山小金猴与境外偷猎者斗争的故事。此外,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用闽南语台词和唱腔演绎西方经典《美女与野兽》。安溪高甲剧团也结合茶乡特色,推出摇滚高甲《山水茶都两岸情》。

尤春成说,发展至今,泉州的剧本创作除了编写新剧目外,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创作者基本上都根据该团演员的艺术风格和演出特点,创作出适合其塑造艺术形象的剧本。这样,演员在演出时能驾轻就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像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剧本女主角的塑造就体现了曾静萍的演出风格。

舞台表现

现代技术手段引入舞台

尤春成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艺术团体的演出仍采用传统的方式。后来,人物造型越剧化、舞台设计调度话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舞台的布景,采用了灯光、音响、道具等,让观众感觉很立体,很写实。以《吕蒙正过桥入窑》这一片段的戏剧表演为例,传统的舞台上空无一物,演员通过科步、动作、表情来表现过独木桥、摇摇欲坠的窑洞;而新的舞台却直接布置了独木桥、窑洞等元素。

这几年,舞台的表现形式更大胆。比如高甲戏《郑成功》应用了电脑灯等现代技术,在表现手法上更是颠覆了传统。传统戏在描写清兵杀戮中原汉民的场景时,往往是舞台上出现一些难民,清兵在后面追杀;《郑成功》却是让演员在舞台上摆出几个清兵杀戮百姓的固定造型,将电脑灯集中照射在这些造型身上,艺术表现力更强。泉州市木偶剧团在1952年成立时只能演古装戏,舞台上就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飞禽走兽。后来就有现代人了,有工、农、兵、学生、外国人、甚至有外星人和拟人化的动物以及物体。舞台形象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剧目所表现的内容不断变化,音乐、表演、舞台、美术,也都在变化。原来的戏台上只有一个屏风摆在那里,后来就有了大型的天桥、高台、立体舞台。有中、近、远景,有天上地下的配合表演,有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绎的西方经典《美女与野兽》开场部分,南音中使用的“四宝”(钱鼓、钱棍、响盏、竹板),破天荒地搭配RAP风格,也就是原本流行于国外的“说唱”形式。

而道具使用方面也更加丰富。比如新创作的木偶戏大量是现代题材的剧目,现代人不但脸部化装与古装戏人物大不一样,现代人的服装、盔帽也和古代人大不一样。现代戏的人物无法再像古装戏的人物,用宽袍长裙把自己的身体和四肢包裹起来,不但身体骨骼要让观众看清楚,连手、脚、指、掌的活动都逃不过观众的眼睛。此外,艺术家们费尽心思在小小的木偶头上设计机关,使它能够根据剧情和表演的需要动起来。也就是说,需要动眼睛就动眼睛,需要动嘴巴就动嘴巴,需要动眉毛就动眉毛,需要动胡须就动胡须。有的木偶头甚至能够变脸,能够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从嘴巴里喷出烟火。

新的舞台表现形式虽然可以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却少了传统艺术表演的韵味。孰好孰坏也是见仁见智。“我个人的观点是,演员在平时训练时,仍需要通过科步、动作等来表现,而上台表演,特别是汇报演出时则可以利用道具。”尤春成认为。

传承途径

培养三个层次的接班人

这些年,传统戏剧在传播途径方面也有很大变化。

“过去泉州木偶戏的传播范围在哪里呢?就在泉州的城市和乡村。”泉州市木偶剧团名誉团长王景贤说,这些年,我们的传播方式和范围都产生了很多的变化。借助现代传媒的渠道,从报纸,到电视,到电影,到网络,走出泉州,走向全省,然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传播的方式、渠道更多,传播的范围更大。泉州市木偶剧团参与拍摄了电影《木偶传奇》以及电视剧《潜伏》中的一个片断。如今,泉州不少剧团都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播报剧团信息并预告演出剧目。一些戏剧衍生品也被开发,比如木偶的造型,被做成玩具、旅游纪念品等。

剧团的传承也不断创新。传承工作关键就是培养接班人。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泉州的艺术团体演员们大多数目不识丁,他们都是通过身传口授来教会徒弟。如今,传承有了新的方式。泉州一些剧团与艺术学校结合,有艺校作为依托,剧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保证各个毕业生都是科班出身。”不过,学生从艺校毕业出来以后,剧团再重新进行训练,让他们重新拜师学艺。在艺校,一两个老师对着几十个学生,学生能学到的只是很一般的东西。要提高,要深化,就必须有专门的师傅手把手来教。

艺校学生是第一层次的接班人,一些剧团还培养第二层次的潜在传承者。比如泉州木偶和安溪高甲还走进校园,尝试让戏剧到中小学巡回演出,努力打破“青年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惯例。同时,尝试把戏剧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戏剧。“你让他接触了,他喜欢了,某一天他就可能成为你的传承人。”业内人士认为。

第三层次的传承者是欣赏者群体。欣赏者群体要面向国内外,广泛地培养,越多越好。

■专家说法

创新是对传统文化 另一种守护和传承

泉州师院教授、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泉州师院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桂炳认为,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域色彩极其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南传统文化的核心物种,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要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具有突出特色和重要价值的闽南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这是为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和整体性特征而采取的一种科学保护措施。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就其具体的保护对象而言,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等,同时也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

要保护好传统文化,必须把握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文化传承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横向交流传播和纵向继承及发扬。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发展,均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是传统文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可以认为文化创新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守护和传承。

关于闽南传统文化的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防止对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传统文化有多种形态,其创新亦有多种途径,难以一概而论,但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是一条基本原则,即在保护过程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过程中得到更好保护。

内容形式原汁原味 传播方式多加创新

传统戏剧、艺术与文化在当代社会应如何传承与创新?华侨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王建设提出了他的看法。王建设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与固定的展示模式,如果一味创新而不考虑好好传承,可能会破坏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实质,轻易地、随意地创新是不可取的。梨园戏之所以广被传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有好演员与好剧本。对传统戏剧来说,从演出到创作、从剧本到演员,有了精品,自然而然就能有口皆碑,吸引到观众。追求精品,是传统戏剧、艺术与文化在当代社会迸发新活力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艺术不会过时,保持优秀传统戏剧、艺术与文化的根基,也会更加契合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传统戏剧与艺术如何创新?内容形式上要保持原汁原味,传播方式上多加创新。第一,借助网络平台与媒体力量,通过网络电视节目、网上售票、自媒体推广等方式,线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第二,让传统“走出去”,在咖啡馆等一些现代化场所表演、传播传统文化;第三,培养观众群,增加观众的体验感。木偶戏、南音这些传统艺术可以深入高校,吸引年轻观众。演出者不仅要表演,更要能讲能说,可通过现场表演与讲解的方式激发观众的兴趣、增加观众的体验参与感。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