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内容

清官之韧:宁可丢官 不可丢民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7-06-02

在温陵芝山洛阳派刘氏的族谱中珍藏着南宋抗金名将刘锜的画像

建筑构件精美

家庙大门上“刘氏家庙”横匾下方有“世承天宠”匾为张瑞图所书

家庙门口的石鼓极具特色

刘氏家庙外的照壁上镌有“名谏清卿”四字

钦赐的“忠孝两全”匾额高悬于堂

村中有明代的五孔井,疑为洛阳桥南刘氏先祖所掘。

洛阳桥南刘氏是南宋抗金名将刘锜的后裔,如今在他们的宗谱之中,还收录了明代的族规家约。走进家庙,翻开宗谱,那些数百年来恪守廉节、清风自携的人物,依然能够敲击人心……

谨守底线 清正为民

清代礼部尚书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他著有《却赠檄文》一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篇檄文是他在出任福建巡抚时为谢绝馈赠专门写的,也有后人将此文称为“清官之念”。

在泉州洛阳桥桥南一带,有一座刘氏家庙,其建筑的照壁上镌有“名谏清卿”四字,笔力雄健,系明代熹宗钦赐给刘氏族人、中宪大夫刘弘宝(也作刘宏宝)的。与《却赠檄文》不同,“名谏清卿”四字为后世解读为“清官之韧”。但刘弘宝与张伯行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是谨守廉洁底线、清正为民的好官。

刘弘宝,字公可,号台岩。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后任工科都给事中、浙江参政等职。《泉州府志》《晋江县志》《闽中理学渊源考》等皆有其人物传记。

探究刘弘宝的身世,我们发现,他竟然是南宋名将刘锜的后裔。而且,这支刘氏族群在历代以来,既出过廉吏,也出过贤相,还有“忠孝两全”的武将,令人心生景仰。而其宗族的家风遗训,亦有可供借鉴之处。

名将后裔 定居泉州

南宋抗金名将刘锜,曾在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兀术军,威名赫赫。在他病逝之后,宋高宗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武穆”(宋孝宗时又追封吴王,加太子太保)。据《温陵笋江刘氏新修宗谱》介绍,刘锜的儿子刘明将其灵柩从临安运至泉州,最后安葬在安溪长泰里院后山。后来,刘明之子刘逊娶晋江杨氏为妻,由泉州迁往大堡(今石狮祥芝境内,亦称芝山)一带定居,自此温陵芝山刘氏繁衍不息,并奉刘锜为一世公。

温陵芝山刘氏传至九世时,族人刘辰治迁居泉州洛阳桥南定居,成为洛阳派开基祖,其子孙在桥南兴建祠堂。累世之后,刘氏后裔又派衍至泉州城沙美下、黄甲街、溪后、浮桥、青阳等地。

簪缨相继 浩气峥嵘

刘氏家庙屹立在洛阳桥南村落之中。这座三开间、石木结构的古建筑物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明末扩建“下落”,在清末和1997年又各历重修一次。刘氏家庙建筑富丽堂皇,大门上有“刘氏家庙”四个镏金大字,底下另有“世承天宠”四字,据说是出自明代书法家张瑞图的手书真迹。门廊下有木雕人物、石刻花鸟,惟妙惟肖,具有明代雕刻风格。主殿左右两壁书有仿朱熹字体的“忠孝廉洁”,十分醒目。

据刘氏族人介绍,在刘氏家庙中收藏着的24块牌匾,泉州市文管所研究员黄真真表示,这些匾额反映了温陵芝山洛阳派刘氏由明至清,簪缨相继、贤宦辈出的状况。在这些刘氏先贤中,光接受过“恩纶诰封”的就有8人。明天启年间武进士刘光鼎代父出征抗击努尔哈赤的军队,后为国殉难,受明熹宗赐匾“忠孝两全”。该匾额迄今悬于主殿之上。

明代族人刘鳞长少年时曾求学于泉州方志史学家何乔远,后来历官至四川参议,南明时又“擢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家族的荣耀。已故泉州文史学家陈泗东先生曾在《福建乡土》杂志上撰文称赞他,并将他列为“温陵七相”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家庙照壁上的“名谏清卿”四字来源于爱民如子的刘弘宝,而他正是刘鳞长的祖父。

清介仁厚 为民请命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7·少卿刘台岩先生弘宝》中载:“弘宝,清介仁厚,蔬粝终身,所居不蔽风雨;其端榘正范,虽夜分盛暑必衣冠;与人交,毋问少长,恻怛至到,望之知为有德君子也。”从这记述中不难看出,刘弘宝是位生活简朴、品行端正的良宦。

据桥南刘氏族人刘以默、刘以华提供的族谱资料显示,刘弘宝在担任户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时,屡屡直言进谏,有时甚至不惜冒着“忤君”之罪为民请命,堪称“民为邦本”主义的践行者。据史料记载,为免除加在百姓身上的苛捐杂税,他谏阻乱征陶瓷6次、丝绸4次,在发生洪水灾难时,力谏治水救民,且对贪腐现象口诛笔伐;担任浙江参政时,他一方面施行仁政、“重教轻刑”,一方面洁身自好,恪守廉节,民感其德,各守本分,社会安定。

不过由于刘弘宝直谏时曾得罪权贵,有人伺机报复。后来有次皇家祖陵被河水所淹,问责治河大臣时,他作为曾经的“议河者”,遭人弹劾,“坐谪潮阳典史”。不久病逝。

熹宗继位后,为弘宝平反,恩赠“少卿”,谥“文清”,并钦赠其“名谏清卿”匾额。时人为联赞他:“名谏震朝野,为民请命,一旦贬谪终无悔;清卿泽遐迩,为国立廉,两袖清风甘如饴。”后世学者认为他展现了一位清官的韧性。

规约疏记 劝善惩恶

洛阳桥南刘氏十七世孙刘鳞应是刘鳞长的弟弟,他“以兄鳞长荫中书舍人、兵部员外郎”,在刘氏宗谱中收录了他在明崇祯甲申年(1644年)撰写的《刘氏大宗祠敦睦规约疏记》。

在此《疏记》中他指出:“三古以前,民风真淳,孝友恺悌,比庐可封。挽近世矫诈成习,戈矛同室,此皆由于教不先而率不谨矣。”认为要以良好的教育和贤达的表率作用,来挽救逐渐扭曲的世风。

文中还称:“吾宗群派,自宋制置公(刘锜)开基以来,代有闻人。诗书裕后,忠孝贻谋,奕叶重光,箕裘勿替。惟是生齿渐滋,众心靡一。或以下而犯上,或藉长以凌卑,或挟私以废公,或恃强而欺弱。遇灾弗恤,遭难不救,外侮横侵,罔协力以共御。骨肉相戕,每攮臂而争先,良心已泯,古道云亡。诚可悲夫?”这是以族内闻达贤者的事迹来劝诫后人,不要以下犯上、藉长凌卑、挟私废公、恃强欺弱。在遇到灾难时,要抚恤受灾的族人;遇外敌入侵时,要齐心协力共同御敌。

最后,文称“兹有族长公议,共立规条,以约束子姓……俾善有劝而恶有惩。凡我宗盟,咸宜遵守。庶几奕世敦睦。无负制置公忠孝开基之意。”强调了族规对于敦宗睦族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 赢得清誉

洛阳桥南刘氏族人表示,刘氏宗谱收录《刘氏大宗祠敦睦规约疏记》后,后世族裔也将此作为族规家训,谨守不忘。在世代更迭之中,不断有贤士以身作则,来擦亮族规的光芒。清康熙朝的刘琦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据《福建通志列传选·卷六》所载,刘琦龄字稚玉,晋江人。康熙丙子科举人,知澄迈县(今属海南)。他在政期间,减免渔民税收,修复盐埕,发展生产,修葺学宫。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海飓坏堤”,百姓风餐露宿,他立刻指挥发放救灾款,带头捐资修堤,使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后来,澄迈县碰上大饥荒年,上司居然置民众的性命于不顾,以“年丰”奏报朝廷。琦龄又一次挺身而出,如实上报,争取朝廷平粜救灾,并为民众设立男女粥厂,煮粥赈饥。不过这样一来,彻底得罪了上司,“遂以粜榖逾数罢”,他被上官以超额粜谷的借口罢职了。

在离任之时,“民遮道跪送,三宿乃出境”,澄迈县人民舍不得刘琦龄走,沿途跪送,以至于他整整走了三天三夜才离开县境。《泉州府志·循吏》中有刘琦龄的传记,他还著有《劝世婆心》一书。人们认为他很好地蹈履了刘弘宝“宁可丢官,不可丢民”的为官理念。

记者手记

谁是值得怀念的

如今回顾历史,刘弘宝、刘琦龄的遭遇何其相似,他们虽然都在官场中遭遇挫折,但却凭借自己的人生信念,以及对民众的爱护之情,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找到了一席之地。千百年后,人们怀念的,依然是他们这样的清官、好官。 (吴拏云)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思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