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内容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6-12-23

泉州网12月23日讯   敷仁巷位于南俊巷中段,巷子不长约莫200米。窄窄的小巷由西向东逐渐爬坡,东边是繁华的南俊路,西边与镇抚巷交接,距离一百米便是热闹的中山路,南面是承天巷,北面是新府口,地理位置既四通八达,又是闽南人喜欢的“隐街僻巷”。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关于小巷来历,坊间有三种说法:其一,据说此巷曾是镇抚巷黄宗汉家族的夫人居住地,巷名“夫人巷”,久而久之,谐音化成了“敷仁巷”;其二,据传唐末有一位皇帝派人四处察看,如有帝王气象之地就予以破坏,后来堪舆到泉州承天寺的位置可以出帝王,便在寺的西边设置了三根箭似的小巷——承天巷、敷仁巷、新府口,分别对准寺的大殿、中庭及寺后的鹦鹉山,以此做破坏;其三,旧时曾有一座敷人宫,巷因此得名。

小巷所处之地,旧称“登贤古地”,因此巷口至今有一供奉温元帅的护界宫。徐姓家族是小巷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徐氏二世祖徐文凤经商腾达,清乾隆初其侧室携五子由南安官桥徙居府城,在登贤一带先后建六座大厝,泉城五子奋攻儒学,登科及第,人才辈出。巷子里,至今仍有两座300多年历史的文魁宅和进士第……

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这座古厝是三进三开间单护厝,木柱木门每年都会大清洗。这些盆景大部分都是我父亲以前种下的。”

——徐重庆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古厝隐身寻常巷弄,幽静古朴,耐人寻味。

问起敷仁巷,街坊邻居总指着“徐宅”,让我们到那里去聆听故事,寻访历史。在相邻的承天巷、敷仁巷内,鼎盛时期曾错落有致分布着六幢徐家大宅。徐氏二世祖徐文凤经商腾达,清乾隆初其侧室谢氏携五子由南安官桥徙居府城,在登贤铺一带先后建大厝六座,现存三座——承天巷名声在外的“青砖徐”,敷仁巷4号清代举人老宅、5号进士第,均已有300多年历史。

徐文凤兴文重教,其五子奋攻儒学,或领乡荐,或授邑宰,人才辈出。徐氏于此繁衍近300年,逐成泉州之望族。

敷仁巷4号

家中曾悬“文魁匾”关帝玉带传九代

隔着一道长围墙,敷仁巷4号徐宅,幽静古朴,耐人寻味。石埕、天井、厅堂、厢房的绝大多数建筑构件,依然保留着300多年前的精髓和味道,只是那早已无处可寻的“文魁匾”和关帝爷“玉带”,无声地讲述清代举人徐振声和他的家族故事。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古巷游成了不少年轻人逛古城的新方式

后人精心呵护 300年老宅古韵犹存

穿过古厝开阔的石埕,一座屹立了300多年的古厝在眼前豁然开朗。80岁的屋主徐重庆对来访者并不意外,这里不时有远从北京、香港慕名而来的电影拍摄者。

这座三进三开间硬山式单护厝建筑,前有石埕和围墙,后有花园,山墙是典型的出砖入石。300年间物换星移,但徐宅仍较完整地保留最初的模样:浮雕精美,木门古朴,梁枋彩画绚丽,清代工匠的精湛工艺一览无余。这一切均得益于后人的精心呵护。“30年前父亲更换了部分梁柱,古厝的木柱木门每年都会大清洗……”

据《泉州古城踏勘》记载,徐宅建于清中后期,厅前旧悬有“文魁匾”,宅主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徐振声。厅堂挂有“柏荪先生寿相”,这是一幅炭画半身像,上有清末进士黄抟扶题字。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小巷深处随处可见古井身影

书法盆景俱佳 名家隐居古厝

徐宅最吸引眼球的风景,莫过于天井里郁郁葱葱的盆景。这些盆景有的盘根错节、亭亭如盖,有的枝展叶舒、婀娜多姿。清风一吹,那浓淡相间的绿色互相掩映,像要从叶尖上流下来似的。

这些盆景大多是已故泉州盆景老艺人徐文章的作品。“父亲擅长盆景和书法。”徐重庆回忆,制作盆景并非父亲徐文章本职,但他却“玩”出名堂,是上世纪80年代小有名气的盆景师,他带作品参加1983年福建省首届盆景艺术展并得奖。

天井往前,便是古厝前厅。厅堂大门两边,木刻雅联“一庭明月照金兰,三径香风飘玉桂”。徐重庆介绍,他的曾祖父徐柏荪是私塾老师,祖父徐泽梁是泉安汽车公司的员工,父亲徐文章继承“衣钵”也成了工人,但他对艺术孜孜以求。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在后代的悉心呵护下,古厝至今仍焕发生机。

精制白玉腰带 奉敬通淮关帝正驾

老泉州大多知道,徐宅曾有两条祖传的关帝白玉腰带,每逢奉敬通淮关帝正驾时方用。然而,白玉腰带和“文魁匾”均在“文革”丢失或被毁。

根据《泉州古城徐氏先贤名人名居录》“仪轩公传”一文记载,徐氏先祖用重金购得珍稀宝玉三十二块,又用高薪聘请艺匠,雕琢精制白玉腰带二条,奉敬通淮关帝正驾。这尊正驾只有在全城发生重大事故必须动用出巡镇邪时,才挂在腰际,因此平时玉带由徐家六房保管。

“八块汉白玉均匀环绕腰带,每块玉上都雕有精美的桂花或菊花纹饰……”徐重庆说,玉带在泉州颇负盛名,然而“文革”动乱时有人假公行私,强借不还,这一传家敬神珍宝至今下落不明。

“父亲非常痛心,玉带传到他已经第九代,在他这一代把宝物丢了。”徐重庆长叹了一声。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敷仁巷5号,后代大多已经搬出。

敷仁巷5号

300多年进士第 曾悬“中宪大夫”三牌匾

5号徐宅,人称“进士第”。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徐氏委员会副秘书长徐鼎润介绍,进士第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徐云骧旧宅,宅内曾悬“进士第”、“文魁”、“中宪大夫”三牌匾,门口竖旗杆石,惜今已不存。

如今的进士第,后人大多搬出,只留厅堂祭祀时敬奉先祖,两侧护厝都已改建成三层民房,对外出租。

寻访时,正逢徐氏后人回祖厝祭祀。他们回忆,古厝清朝至今,已经有300多年,曾是三落五开间双厅单护厝的大宅,原有一穿着清朝官服的祖先像。

据徐氏宗亲会资料记载,进士第宅主徐云骧出生于南安,9岁能文,尤工诗赋,初试童子科即获冠军。嘉庆乙卯年选拔为举人,省试解元第一名,道光二年赴礼试获壬午科进士,朝考一等,分发山西试用知县。后以母年老,请改近省,莅广东大埔县事。徐云骧在任时,深受百姓爱戴,著有《琼田书舍试艺》。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80岁的陈阿婆守住破败的老宅

敷仁巷13、15号

悉心浇灌 养出满院青翠

透过矮墙上的镂空窗,清新的绿意映入眼帘,这里是陈氏老宅。藤编的两扇内门闭锁,老宅已几近荒废,一旁另有新厝盖起。

居住在新厝里80岁的陈阿婆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她的父亲在敷仁巷买地安宅,建起这间大厝。那时候宅子边都是田地,种了很多龙眼树。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一带家家遍植龙眼树,及至成熟时便有人收购龙眼,制成桂圆干销售。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庭院绿意盎然

绕过厨房,陈家古厝仿佛被时光定住。庭院被各种花草覆盖,茶花、兰花、含笑花、杨桃,郁郁葱葱。院中藏有一口老水井,陈阿婆每天就从井中取水,浇灌花木,养出这一院青翠。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两侧厢房,成套的长桌、“十八堵”雕花漆金床、床塌、脸盆架,摆放如初

但因年久失修,老宅的木梁已被严重腐蚀,下落的院前有一部分已经塌下。两侧厢房,成套的长桌、“十八堵”雕花漆金床、床塌、脸盆架,摆放如初,厅堂内,旧报刊成捆堆叠了一层又一层,墙上老照片的笑颜依旧,但这一切,落了一层又一层灰。

寻宝日记

12月20日 天气 晴

品古城韵味 收获总在不经意间

印象敷仁巷:一门六厝五才子 徐氏望族盛名扬

巷口的护界宫

敷仁巷不长,旧时除了青砖徐的几座大厝外周围原都是园地,但巷子里藏了不少宝贝。

13号、15号是一座三开间两进带后花园的陈姓民居,大门特别有柴扉不掩的味道。4号和5号是青砖徐六座豪宅其中的两座,据说徐家有条精美的关帝玉带,只可惜已经看不到了。

巷子里还有一尊温星君,传说当年青砖徐家迎神到徐家看戏,看完要恭请温星君回宫时,一直不得应允。徐家人问神是否是要留驻徐家,占卜得到回答“是”。温星君的神像因此留在徐家大厅,并设神帐供里人祀拜。直到1992年才恭请至护界宫。

因为喜欢这样的古巷,我在沟尾下开起时光客栈,把时光置放其间,为的是细细品味这座城的韵味。收获总在不经意间,或晴天,或雨夜。 (谢志坚)

征集令 如果您也想和早报记者一起寻宝刺桐城,欢迎拨打96339,或通过早报官方微博、微信报名。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