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打磨历史遗音——斫琴师董晋云的古琴匠心

时间:2016-07-2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昆明7月23日专电  九年前,董晋云横下心在自家客厅抡起菜刀朝一块木材砍去,不经意间找到了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古琴。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已有3000多年历史,留下了《幽兰》《高山》《流水》《广陵散》《忆故人》《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名曲,孔子、庄子、陶潜、李白甚至宋徽宗等都是古琴爱好者。

与古琴几千年的历史相比,董晋云的九年斫琴生涯显得微不足道。“当时很痛苦,不知怎么下手。”在昆明市团结乡斫琴工坊内回想起自己最初的斫琴生涯,他唏嘘不已。

初次听到古琴声音那一刻,他的心都“醉了”,自己动手制琴的念头油然而生。斫琴以前,他做过珠宝和建材生意,对古琴懵懂无知,却一头扎进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里。

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董晋云从各处找来的资料多是琴谱,提到制琴的不过片语只语。他好不容易找来几张古琴样图和一块木材,依葫芦画瓢绘好图样,但古籍提到制琴要“挖孔少许”却让他很困惑,几次拿起又放下。

犹豫再三,机械和制图的经历让他最终鼓起勇气边做边琢磨。历时三四个月,他斫出自己首张琴胚。按标准,那张没上漆的古琴白胚很粗糙,顶多完成四分之一的工序。上好弦后,他忐忑地试着拨弄琴弦,生涩的声音让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哪怕是中国最古老、最高雅的乐器,也要付出代价去传承。在刚开始斫琴一年里,董晋云做梦都在想制琴的事:一道工序该放前还是摆后?腔体该长一毫米还是短一毫米?……

他开始“恶补”关于古琴的各种知识。云南斫琴师数量屈指可数,他就到上海、江苏、陕西等地拜访斫琴名家,请教制琴工艺,并向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琴会的专业老师学习弹琴。

当初随随便便找一块木材就敢制琴,随着了解不断深入,董晋云开始跑遍云南和全国的木材市场,寻找各种适宜斫琴的老木料:杉木、梧桐……

当初的菜刀被扔掉了,他的斫琴工具箱迅速壮大:斧子、锯子、推刨、大小铲刀、夹子、凿子、雕刻刀、刮刀、砂纸、刷子和筛网等。

四年前,董晋云将斫琴场所从家里搬到占地1100平方米的团结乡工坊,流程也变得一丝不苟,选木料、找生漆、修外形、挖腔体、合底板、贴木漆……100多道工序需经反复打磨,平均耗时至少18个月才斫好一张琴。

“斫琴的关键在于耐心。”面对工坊墙上挂着的16张成品七弦古琴,董晋云的声音不疾不徐,温润如玉。“每一张古琴我都很用心去做。”

董晋云九年来共制作了200余张古琴,每张重3.5公斤到4公斤,售价从2.5万元到5万元不等。他的代表作是八宝胎,系用南红玛瑙、珍珠、朱砂、绿松石、红珊瑚、青金石等宝石灰调和生漆制成。

在工坊内,他甚至有了自己的琴童——一条凶猛的藏獒。他和夫人更因琴相识、相知而相爱。

董晋云说,斫琴对他整个人生和心性的改变非常大。以前,他很少接触中国文学,人生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斫琴以后,书不离手,生活变得更简单。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根深蒂固。我有幸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说,“很难想象没有古琴,中国传统文化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他看来,古琴是需要知音的。古琴音域非常广,声音中正平和、悲而不伤、哀而不怨,可演绎雁鸣、流水、松涛等很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声音。

尽管只有44岁,董晋云已开始考虑如何将古琴更好传承下去。

在昆明闹市,他开设了“老街雅集”,除了展示、陈列自己斫的琴,还专门教别人弹古琴。目前,找他学琴的以年轻人为主,但也不乏80多岁的老人。他未来打算开设专门的课程,把斫琴的传统工艺传下去。

他估计,仅云南学习古琴的人就高达3万,而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东部发达城市,古琴爱好者更多。

“古琴能让大家浮躁的心安静下来。”董晋云说,古琴的文化传承需要有心人。“你的心,才是最大的动力。”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