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小成都”千古传奇:诸葛亮三箭退夷之地

时间:2016-0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进入下一页

古迹永赖同功

巴蜀之地,必看平原宝地成都,却鲜有人知晓川南还有一处好地方,称作“小成都”。位于宜宾市屏山县西北处的中都镇,东与乐山市沐川县相邻,北与乐山市马边县相连,海拔 400—1500米,相传其历史可上溯到古蜀国鱼凫时代。

日前,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贾银忠,四川省小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仁清,凉山州博物馆研究员安吉贤等,来自成都、昆明、西昌、宜宾、雷波、马边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古蜀鱼凫后裔夷、悦、夏三姓代表,再次来到中都,重访历代古迹,探讨中都文化。

点击进入下一页

龙虎洞

永赖同功一种传说一种正史

“中都有千年的‘夷都文化’、‘庄园文化’,还有‘三国文化’。”当地文化人介绍,中都镇在春秋时即属古蜀王鱼凫子孙封地,名“沐道”,唐宋时名为“夷都”。更有著名的“九庄十八坝”、楞严寺、五谷庙、丹霞洞、“永赖同功”石刻等名胜古迹,深得各界关注。

从中都场镇驱车而上至洪溪岩附近,此地正是传说中诸葛亮三箭退夷之地。相传,诸葛亮曾在今中都河一带与孟获和南人交战,南人只剩下13人,均被诸葛亮逮着。诸葛亮认为,孟获和他的人马大势已去,算不得啥,就放那13人回去。但条件是要孟获等人让出三箭之地。南人答应了。诸葛亮预先叫人打了三支铁箭,分别插在石岗、洪溪岩、大红岩上,当着孟获的人,朝西部屏山方向射了一支箭。箭射出去后,就派人找。谁知第一箭竟射到数十里外的书楼镇境内的石岗岩上……南人说话算话,孟获率部队退进了大红岩的深山,就是从如今的屏山进入了凉山。三箭退夷,诸葛亮大发感慨,在洪溪岩上挥笔写下“永赖同功”四个大字,并于字旁插箭三支为誓,自此夷汉间相安无事。据传,诸葛亮放走的那13个人,也就是现在彝族的13个家支。

传说如此,专家另有解释,“永赖同功”四个大字实为明代安边同知汪京所写。明朝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派四品官员汪京在此担任同知,因系列惠民措施,深得百姓爱戴,于是镌刻“汪公路”三字。据说,汪京认为不是他一人功劳,无奈之下,在洪溪对面红砂岩上用糯米浆调石灰写下“永赖同功”四字。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记录下当时年代的沟瓦和筒瓦

文化汇聚上溯到古蜀国鱼凫时代

与“永赖同功”相隔不远处有一个洞穴,其上方清晰可见“龙虎洞”几个大字。当地老者介绍,“龙虎洞”曾经是诸葛亮“屯兵”的地方,《四川通志》载:“马边厅东八十里有龙虎洞、观音堂,相传武侯藏兵处”。古时从屏山、中都通往马边的官道(汪公路)即从洞下的河边经过。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贾银忠曾带领课题组考证认为,龙虎洞崖墓遗址是鱼凫王族在西汉或秦时期的古墓。人像岩画在崖墓旁有一幅风化严重的“人像岩画”,这幅人像岩画只刻了头像,中都的鱼凫王族后裔一直传说那里有他们的祖先鱼凫先祖的像和鱼鹰的画,课题组在距崖墓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也找到了岩画,而且在墓侧上方还刻有两个目前还没有破解的文字。

“中都镇有双河景点、天堡寨景点、黄桷神树景点等很多古迹。”今年81岁的郑国恩老先生是云南省体委退休干部,也是屏山县中都镇人,说起当地名胜古迹和历史传说,他出有一书《夷都传奇》进行分析,“中都文化神秘又有趣,她有上千年的美丽故事和传说值得人们铭记和研讨。”

点击进入下一页

残存下的石刻古迹

传承经典高起点深度打造中都文化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贾银忠也曾著书《发现三星堆王族后裔》,研究古蜀国鱼凫王后裔今昔调查研究。他表示,作为富含历史文化之地,传承发扬中都文化要提炼核心竞争力,进行梳理、筛选,可将中都文化故事打造成小说或影视剧本,传承发扬下去。

“中都文化潜力巨大,精心打造如诗如画。”乐山市马边县文联名誉主席张三才表示,中都文化打造起点要高,将现的“永赖同功”、龙虎洞、古皇城遗址、大王庙等旅游景点统筹规划,形成系列观景长廊。还可以将中都油菜花海在深度上提升,修建观景点,例如以绿色的小麦麦苗与金黄色的油菜花形成“中都万亩油菜花海欢迎你”等字样,提升吸引力。中都河两岸九庄十八坝可扩大范围,集中打造。单独将九庄十八坝分别描述,挖掘内涵。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老人讲述中都文化故事 

中都镇党委书记曾宪章介绍,中都因文化传承而辉煌,因勤劳务实而发展。本次研讨会为科学探寻中都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资产转变的新路径搭建了一个沟通桥梁,对推动文化中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