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内容

泉州武庙与关岳文化

时间:2016-01-22 来源:东南早报


泉州有一双名称相对的庙宇——文庙与武庙。文庙也叫府文庙、孔庙,有的地方叫夫子庙,除了祭孔外,平时无人到那里奉香。而武庙也叫作关帝庙,尊奉关羽;也有顺便供奉岳飞的,叫作关岳庙。武庙几乎天天人头攒动,香火缭绕。

武庙属何种宗教

一般人认为武庙是属道教,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属儒教。

认为武庙是属道教的理由是,西晋初年传入泉州建起的一批道教寺庙,从元妙观开始,接着建起的东狱行宫、城隍庙、天后宫、关帝庙、长桥宫、真武庙等百座道教宫,都是出自对那些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英雄人物的一种崇敬。而主张它是儒教的寺庙则认为奉祀关羽是充分体现儒教的思想。儒教推出“三纲”(君为臣纳,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教条,关羽正是最忠实的执行者。他与刘备原是朋友,后桃园结义为兄弟,最后刘备被尊为帝,关羽对他赤胆忠心,以身殉蜀,而蜀汉代表正统的王朝。关羽一生喜读《春秋》,行动上又明正统、仇曹孙,这些做法均以孔子倡导之儒学为依归,所以他是儒家推崇的忠义神明,他是武将,被奉为“武圣”,供奉他的寺庙也就称为“武庙”,岳飞也是这样。

两种说法都言之有理,实际上佛教先于道教与儒教,把关羽神化了。早在隋代,佛教就把关羽列为“伽蓝神”之一,杭州灵隐寺在十信伽蓝神旁妆塑关羽像供奉。不过《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笔下,则把这位显圣的关公,说是属道家之神。把关羽作为儒教之神,主要是因为一些皇帝给他的追封。最早是宋徽宗在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他为“忠惠公”,又于宣和五年(1123年)封他为“义勇武安王”,明代的万历皇帝则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他被称为“关帝”则自此时起。清代光绪帝封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他的封号多达26字,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明代开始,皇帝都重视建武庙以祀之,以与文庙相对应;又规定春秋二仲月(二月及八月)及五月十三日致祭,列入祀典,其规格“略降于先师(孔子)”,在清乾隆四十三年泉州宫献瑶《重修泉郡通淮街关帝庙碑记》详细记载。可见关公之奉祀乃是由封建王朝按儒教尊孔的办法直接倡导并全面加以推广的,说武庙属于儒教,一点也不过分。

众所周知,道教、佛教和儒教起初是三教鼎立的,但有它的共同点,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从不同的方面为同一个封建皇权服务的。它们之间有过矛盾和斗争,但儒教也认识到由于儒教建立较晚,佛教和道教的一些宗教思想可以弥补儒教世俗说教的不足。在唐朝后期,三教的重要思想家都主张三教会同,即儒、道、释(佛)融合。这种思潮,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起了稳定作用,从而延缓了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速度。三教合一,是中国思想史、中国宗教史发展过程的最终归宿。由于儒、道、释三教都是封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精神控制的有效工具,所以都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这又反过来促进了三教合一思潮的发展。不过笔者认为,武庙归属道教更为适合。

泉州武庙古今

泉州的武庙也是由皇帝下令建造的。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最先建的就是在东南门(通淮门)的武庙,也是今现存的一个。当时称为“关侯庙”,也叫“三义庙”、“关王庙”和“关帝庙”。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庙有左、右堂,各有前厅、正殿、后殿三进,左堂祀寿亭侯(关羽),右堂祀平浪侯(晏公,水神)。到万历年间,右堂改为三义庙,祀刘、关、张,附祀诸葛亮,并于左厅后殿塑关羽衮冕像,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增建崇先殿,祀关羽之曾祖公、祖父、父亲的神牌。民国三年(1914年),立庙祀“关壮缪侯羽、岳忠武王飞”,武庙便被称为“通淮关岳庙”。“文革”期间,庙中的塑像、匾额、楹联被扫荡一空,庙宇被作为社办厂工作场所,时值17年之久。直至1983年才重修,并于1986年、2007年两次大规模修缮。修缮后,外部富丽堂皇,内部却相对简单,体现一种清简、朴素的美学风格。

现存通淮关帝庙占地3000多平方米,在涂门街中段,坐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组成,均为三进。屋顶的造型是单檐硬山顶结构,每条屋脊的两端都是翘起的弧线。庙的门檐、斗拱、殿内都装饰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

武成殿为正殿,正位祀圣帝君(关羽,泉州人称为“帝爷公”)和岳武穆王(岳飞),配祀关平、周仓、王甫、赵云。左旁崇先殿祀关羽的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还有一尊端坐轿的关圣夫子像,是在灾祸之年招神像出巡的圣驾。

庙中现存碑记石刻十余方,包括了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及民国年间碑刻八方,庙门外两壁嵌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明代董其昌所书石刻诗二方,匾额十余幅,其中有朱熹书“正气”,张瑞图书“充塞天地”,蔡浚书“鼎汉立宋”,台湾王金平书“心源如接”,周焜民书“义范英风”,林剑仆书“普天怀德”,以及古匾“劻扶汉室”,庙门口有副对联,上联是“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下联是“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前殿外石柱的对联是:“通春秋而崇汉统,淮南北屡扫金师。”大门石柱对联是:“通荆门制曲,谰言骂使,实严争汉鼎;淮水西和戎,遗恨朝天,空谱满江红。”

这些碑刻、匾额和楹联,都是珍贵的文物,它们记录了本庙宇的发展变化沿革,是有价值的文化历史的研究资料。武庙被列入福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遗产。

在泉州所有宗教庙宇中,关岳庙是最受市民青睐的。除了“文革”期间,庙宇关闭,现在更是天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香火极盛。按唯物辩证法分析,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现象也有其积极性一面。有的学者认为,关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关帝信仰在泉州有着浓厚的基础,其文化内涵突出表现为劝人为善、助人为乐、造福为民、诚实可信、忠义爱国等。它对维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维系社会和谐起了积极的作用。泉州地面上的关岳民俗信仰,代代相传,呼应着这片土地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关岳民俗信仰是泉州人血液中流动的传统,在不经意间融入了百姓的生活,慰藉一代代人的心灵。

2015年6月28日,是关帝君1855周年诞辰,本市及厦门、漳州、台湾及东南亚各国逾万信众赶来聚通淮关岳庙庆贺,祈求“帝关公”保佑广大民众安康幸福、国泰民安。当日同时由有关负责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台湾巡境)摄影展。这些活动说明,关岳文化也是联结海峡两岸同胞和祖国与东南亚侨胞之间的无形纽带。

[责任编辑:谢自旋]

延伸阅读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本网保持中立

请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你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创意团论坛交流反馈。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

编辑部公告

本网热忱欢迎网友投稿,您可以从以下方式中任选其一:

投稿邮箱:whcyw888@163.com

注册论坛:创意团(www.hxci.cn/bbs/)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