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动态 > 内容

蒋方舟推荐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http://www.qzwhcy.com 【泉州文化产业网】 时间:2015-10-09

作品何以打动评委?“口述史”比小说更不可思议

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也是一名记者,这也决定了她的作品多来源于实地采访,写实性极强,属于非虚构作品。值得关注的是,诺贝尔文学奖此前很少将奖项授予非小说类作家。1953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算起来也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

仔细一看就能发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但写作方式是很特别的,身为一名纪实记者,作品基本上是对重大悲剧性事件当事人采访稿的合集,更类似于“口述史”,作者个人的存在感比较微弱。但她能凭着纪实文学作品获奖,其中文译著责编陈亮就表示,你读起她的作品就会发现她这种纪实文学的东西比小说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她的东西绝对不枯燥,很冷静很客观。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此前曾多次获奖,包括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3年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去年,她还获颁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

昨晚,瑞典皇家学院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并以“她复调般的作品,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丰碑”评价她。

阿列克谢耶维奇此前一直是诺奖大热门,2013年取得了第三的成绩,去年第二,今年一举冲上榜首。

她主要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作品在美国、日本、越南、保加利亚、中国等19个国家出版,代表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

大家熟知的村上春树、米兰·昆德拉等作家呼声甚高,今年依旧没获奖,这也与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有关。瑞典文学院评选委员严格遵守纯文学的评选标准,并明确声称拒绝受政治、商业等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并不出名,很多专业人士都不知道她

对国内读者来说,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名字是比较陌生的。记者昨晚联系上武汉大学俄语文学系老师王艳青,她表示此前未听过这位女作家的名字,“她的写作是通过大量采访后创作的,角度比较客观。获奖后,国内学者对她的关注和研究会多起来。”

俄语翻译黄敬东先生昨天下午和远在莫斯科大学任教的朋友网聊时还提起过这位女作家,“我没听过她的名字,报告文学作品比起小说来,题材上‘冷门’一些。不过朋友当时说如果是她得奖,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虽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白俄罗斯人,但她用俄语写作,她的获奖也是对整个俄罗斯文学的肯定。”

制图/陶刚

蒋方舟荐书,女记者代表作震撼人心

作家蒋方舟昨晚在微博上晒出一张《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的封皮照,说“作者得了今年的诺奖,再次安利(网络用语,强烈推介)一下此书。”早在今年8月,蒋方舟就发微博推荐过此书,“新读一遍《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当巨大的建筑倒下,看到的是一个个人。消防员的遗孀目睹自己的丈夫一点点变成具有高放射性的物体,连死后的骨灰都令人躲避;父亲把六岁的女儿装进小小的棺材里……作者花了三年去收集和保存灾难亲历者的情感,因为‘人脑海中那些模糊的情感、传言和印象更接近真相’。”

这本书也可以说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之一,她曾用了三年时间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书中记录着受污染的世界里骇人的生活,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传达出不同的声音。

坚持真实还原是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一大特点,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就记录了众多参加了二战的苏联女兵的亲身经历,给人以强有力的冲击。还有《锌皮娃娃兵》一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等人的回忆,对战争细节的还原同样震撼人心。

责任编辑:刘永波

延伸阅读